受限空间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例

2019-04-17 08:53李广宏黄青飞
供水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厂站处理单元模块化

李 辰, 李广宏, 潘 军, 周 凯, 黄青飞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1131)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治理也受到更大的重视。针对农村、高速服务区、农家乐等污水管网难以敷设的区域,居民日常排放的生活污水难以接入市政管网,即使接入也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此类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一般采取就近集中处理。目前,针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使用较多的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具有投入成本低、施工简单、移动性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在农村区域被广泛应用。

中水回用不仅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也对生态环境改善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住宅小区、商场、企业等污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一方面符合国家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要求,另一方面确保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对于某些特殊的污水处理站,由于土地规划利用等原因,其选址具有空间限制性。因此,此类厂站的建设应根据选址特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建设方式。

1 项目概况

某商业区餐饮商铺污、废水采用分流制,公共卫生间的污、废水采用合流制。餐饮商铺的废水经室外隔油池处理后接至室外排水管网,再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最高日污水排放量为523.4 m3/d。根据建设要求,污水处理站选址为地下停车库内,其出水作为中水回用于绿化灌溉。

2 设计水量与水质

该商业区最高日排放污水量为523.4 m3/d,平常状态下污水排放量不足500 m3/d。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500 m3/d,并保留10%的设计余量。由于缺乏实测数据,参考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确定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

表1 设计进水水质Tab.1 Design quality of influent

该项目建设场站出水主要用于商业区内绿化,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相关要求,见表2。

表2 设计出水水质Tab.2 Design quality of effluent

3 工艺设计

3.1 设计思路

对于处理规模较小的水处理厂站,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设备[1-2]结构(碳钢或玻璃钢结构)以及二者结合使用。

3.1.1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处理构筑物大小不受限制,较大规模的水处理工程通常采用该结构。但是该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①建设周期长,工序复杂;②一旦成型很难变更,不利于远期扩建;③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1.2 一体化设备结构

一体化设备结构一般采用碳钢或玻璃钢材质,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将几个处理单元高度集中到1台设备中。这种方式只需要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地面硬化处理以及设备安装,无需复杂的工序制作。一体化设备结构的移动性好,可进行多组拼接,并可根据近远期规划灵活运用,初期投资成本低。

3.1.3 二者结合使用

格栅调节池和生态滤池等单元一般采用钢混结构,将生化处理单元、沉淀过滤等单元集中到一体化设备。

对于该中水回用项目,由于设在地下停车库内,空间受限制,应尽量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考虑采用模块化设备的结构形式。格栅和调节池采用碳钢防腐材质,生化单元、沉淀单元和深度净化单元集于一体,设备主体采用碳钢材质,消毒清水池采用不锈钢水箱。

3.2 工艺选择

该建设厂站进水为生活污水,基本无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较好的生化性。根据出水水质标准要求,BOD、氨氮和SS为主要控制指标。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即可满足出水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氮、磷。

根据厂站选址和出水要求,该中水处理项目应选择一种高度集成、灵活多变、出水效果好、运行稳定、方便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3.2.1 生化单元

生化处理单元采用强化型AO配合应急加药工艺,该强化型AO在传统AAO的基础上增加了后置缺氧和后置好氧区,属于改良型A2/O工艺[3-4],对COD和氮磷的去除均有较好的效果。根据生物处理效果配合化学加药,能提高对SS和TP的去除率,保证整体出水达标。

3.2.2 深度处理

在斜管沉淀后采用浸没式MF膜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单元[4],对水中SS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3.2.3 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的腐蚀性较小且配置简单,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能保证出水总余氯满足标准要求。

3.3 工艺流程

根据处理规模和出水要求,以设计思路为指导并结合现场工况条件,对该项目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得出如图1所示的工艺路线。

图1 污水厂站工艺流程Fig.1 Process flow chart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

污水经管网收集后通过格栅拦截较大的漂浮、悬浮物质,再进入调节池对水质进行均质、均量处理。生化单元包括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与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硝化液进行反硝化反应。经过首段处理,脱氮除磷已基本完成,但是对TN的去除尚不完全。紧接着污水进入第二段AO反应区,进行二级脱氮,后置好氧区用于去除残留的有机物,保证出水COD。最终出水经加氯消毒后,达到回用标准,输送至储存水池。

系统污泥通过斜管沉淀池底部的穿孔排泥管定期排至化粪池,排空管接至地下泵房集水坑,通过集水坑进入化粪池或排水管网。

4 中水处理站设计参数

4.1 格栅调节池

格栅调节池采用一体式结构,格栅渠中设置人工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物质(例如纸巾、塑料等),保证后续水泵的正常工作。

格栅渠尺寸为1.0 m×2.5 m×3 m,钢制结构,1座。对污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且具有预沉池的部分效果,HRT=2.5 h。

调节池尺寸为5.6 m×2.5 m×3 m,钢制结构,据现场情况可拆分,1座。

4.2 生化处理单元

该单元主要由多重高效生物处理区、高效澄清区、精密度过滤区、排空排泥装置等组成,在污水处理系统内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等营养性物质的去除,并强化除臭、除色等深度处理。生化处理单元中的各个功能区可模块化拆分。

该单元尺寸为8.0 m×3.0 ×3.0 m,钢制结构,模块化设备,5台,单台规模为100 m3/d。

4.3 接触消毒池/储存水池

尺寸为4.2 m×2.5 m×3.0 m,钢制结构,1座。主要作为中水回用的临时储备及加氯消毒处理,HRT=1.5 h。

5 运行效果与分析

污水处理厂站建成后已运行半年多,在此期间厂站一直保持良好运行,各类出水指标见表3。

表3 进出水水质Tab.3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mg·L-1

由表3可知,出水指标虽有波动,但整体都能达到设计标准。其中出水TP波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未定时排泥。当进水TP较高时,仅通过生物法难以达标,可通过絮凝沉淀化学除磷法去除。实践证明,该方法高效实用,但产生的剩余污泥较多,需要及时处理。SS和CODCr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与采用浸没式微滤膜有关,由于此浸没式膜池处于末端,因此膜污染相对较小。根据工程经验,当膜池运行一段时间后,膜污染造成污水通量下降,可采取气洗、水洗或离线药洗等手段恢复膜池的处理效率。

6 结论

① 针对受限空间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污水处理设备或构筑物可采取模块化装置,以“积木”的方式进行现场组装,能实现结构和功能的模块化,有效解决施工难、运输难、吊装难等问题。

② 利用“格栅调节池+A2/O+A/O+沉淀池+浸没式微滤”的工艺路线,可有效提高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其中浸没式微滤膜对SS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工艺整体出水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标准。

③ 目前,对于污水管网难以敷设的区域,例如农村、高速服务区、农家乐等,模块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施工简单、运输方便、灵活多变、处理效果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对于某些特殊污水厂站的建设,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出水要求,实现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和功能的模块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厂站处理单元模块化
基于供区的输电网接线图厂站网格布局算法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BIM技术在燃气厂站的应用
不同生物链组合对黄河下游地区引黄水库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能耗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一种高可用负载均衡网络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模块化住宅
厂站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
浅谈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与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