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词分析的产教融合实践及其创新模式

2019-04-17 11:20钟珊
关键词:共词分析网络爬虫社会网络分析

钟珊

摘 要: 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是我国教育行业的重要创新。为分析和了解我国产教融合实践的现状,通过运用网络爬虫方法对产教融合实践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搜集,使用Ictclas分词系统提取关键词,基于共词分析的理论,采用Ucinet软件构建了关键词社会网络图谱,计算了高频关键词节点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解析了我国产教融合实践中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产教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网络爬虫;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4.024

一、 引 言

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与产业的供需矛盾,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需求的发展。因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各地区相关部门制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实施方案,众多高校和职业院校响应号召将产教融合付诸实践。因此,探讨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情况,以更深入地了解产教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产教融合的模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为职教学院的产教融合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产教融合。首先,从有关我国职教学院的产教融合研究来看,陈年友研究了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内涵和实现途径,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产业的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的与企业深度合作[1]。和震立足于职业学校的角度,研究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的顶层设计机制,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建议[2]。刘立新通过研究德国双元制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经验,得到了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启示[3]。王丹中认为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必然出路,提出要通过教、产“三对接”和内外协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4]。杨运鑫提出通过创建和完善相关的统筹督导机制、法规保障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多元配置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5]。其次,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产教融合相关研究来看,柳友荣总结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模式,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模式,并总结了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双方耦合因素等[6]。曹丹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困惑,提出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生产和教育培训的一体化[7]。赵慧勤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从多元协同育人平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体制机制六个方面构建了产教融合模型[8]。于竞认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强国建设的核心机制,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核心机制[9]。

从现有的产教融合相关研究情况来看,其更多的是偏重于关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而对于普通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产教融合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理论分析,且采用的主要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对于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显得不够。毕竟,归根结底,产教融合的内涵和模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而更源于实践之中。因此,本文意在采用爬虫的方法获取互联网中有关产教融合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产教融合的现状,并从中提炼出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

二、 相关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以“产教融合”为主题,通过选取百度、搜狐等主流门户网站进行搜索,运用网络爬虫方法搜集产教融合的相关互联网信息,获得相关数据741条,通过删除无关信息和重复的信息,得到有用数据489条。

(二) 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法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文献计量学家提出[10],并于1986年由法国CNRS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出版[11],其核心围绕文献计量学的引文耦合和共被引概念[12]。共词分析法通过统计一组关键词两两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并分析计算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13]。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运用网络具有相关性的联系分析网络的属性结构,研究数据之间的关系[14]。社会网络分析法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網络分析的方法,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探讨产教融合的内涵和模式。具体而言,作者首先通过网络爬虫方法获得产教融合实践的信息741条,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无关和重复的信息,得到信息489条,然后运用Ictclas分词系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并对所获得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选取词频数大于6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教融合实践的特征,与此同时,建立高频词共现矩阵,体现产教融合实践中一组关键词同时出现的频次,最后,本文构建出高频词社会网络图谱,以揭示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计算高频关键词节点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等指标。

三、 实证分析

(一) 高频关键词的确定

通过采用网络爬虫软件从百度、搜狐、新浪等主流媒体获得关于产教融合的相关数据,然后人工剔除无关和重复的信息,运用Ictclas分词系统提炼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再运用Bibexcel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高频关键词若干,从中选取词频数大于6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词频数最大的是“产教融合”,为478,其次是“人才培养”,词频为219,再次是“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词频分别是186和108。其中,关键词“三链融合”、“协同育人”、“人力资源”、“高等教育”等词频数均大于20。

(二) 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构建

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编号,将20个高频关键词用Ki表示,i属于1-20,如表2所示;运用Ucinet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构建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如表3所示。

由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可知,K1产教融合与K9人才培养、K13校企合作、K18职业教育相关性较大,说明在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中,产教融合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其实现途径较多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践的主体多为职业院校;K13校企合作和K9人才培养相关性也非常大,说明校企合作始终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人才培养;K13校企合作和K18职业教育关系密切,在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中,职业教育最早实行产教融合,也更注重校企合作。

(三) 高频词社会网络图谱分析

为探讨我国产教融合实践中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运用Ucinet软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高频词社会网络图谱,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产教融合实践中各高频词的社会网络图谱由许多节点和连线组成,表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产教融合是最核心的关键词;校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它跟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三链融合、人才培养等均联系密切;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重要节点,其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创新创业等节点关联;三链融合、协同创新、高等教育等关键词也是重要节点。

(四) 中心度指标计算

中心度指标主要包括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为了进一步探讨产教融合社会网络的特点,我们运用Ucinet软件计算中心度指标。

点度中心性主要体现产教融合实践中的节点与其它节点连接的数目,点度中心性指标越大,说明此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越重要。产教融合实践中的点度中心性如表4所示。其中,产教融合的点度中心性值最大,在该网络中占核心地位,其次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点度中心性均为89.474,再次为职业教育、三链融合,点度中心性分别为57.895和52.632。这说明,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三链融合是关键的要素。

中间中心性体现一个节点的连接作用。节点的中间中心性越大,体现该节点的中介作用越强[15]。产教融合实践中的中间中心性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产教融合的中间中心性值最大,其次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中間中心度值分别为16.823和16.335,再次为职业教育,中间中心度为4.279。大部分节点的中间中心度值较低,说明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模式选择较为单一。

接近中心度指标衡量的是节点与其它节点的联系数,并未考虑其主导作用[16]。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接近中心度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产教融合的接近中心度值最大,该节点与其它节点联系最多;其次为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其接近中心度均为90.476;再次为职业教育、三链融合和创新,其接近中心度分别为70.37、67.857和61.29。通过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结果可知,除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之外,其它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值均为50—60之间,差异较小。

(五) 结果分析

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产教融合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中,目前的主体多为职业院校。从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来看,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等节点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较高。从我国产教融合实践来看,大部分主体为职业院校,其次是应用型高等院校,而综合性大学参与产教融合实践较少。说明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主体有待拓展。

第二,产教融合实践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是仅次于产教融合的重要节点,其点度中心性为89.474、中间中心性为16.823、接近中心性为90.476,说明在产教融合实践中,人才培养是关键要素。

第三,顶层设计是基础,协同发展是目标。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关键词顶层设计、协同发展等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均较低,如顶层设计的点度中心性为15.789。说明在实践中,这些要素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但是尚未得到全面落实。

第四,产教融合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融入新的元素,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点度中心性均为21.053,中间中心性均为0,接近中心性均为55.882,说明这两个关键词在目前的实践中尚未处于核心地位,也未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这些新的元素说明我国产教融合实践发展越来越具有创新性。

四、 产教融合实践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产教融合的实践要从职业学院扩展到普通高等院校,产教融合的模式也亟需多元化,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目前来看,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大学嵌入产业模式(大学到产业园区、企业开办分校、研究中心)。这种模式是通过大学到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区等开办分校或研究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园区企业的发展,实现教学和生产融合。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打造市校共建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将大学的科研和智力优势融入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深港合作与国际化等方面实现市校共赢。

二是应用型大学模式。与学术型大学概念相对,这种模式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办学,紧跟市场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例如,武汉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28个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夯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学生企业实践环节累计1年(不少于32周),协同开展虚拟班授课、企业讲座、企业合作课、实训工程项目等。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产业战略转型升级的需求。

三是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产学研”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种模式通过共建一个“产学研”于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为主导,实现生产实践、教育和科研协同发展。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由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众多的企业如武汉理工通宇、武汉理工新能源、力强动力电池、武汉欧源动力等汽车科技公司共同参与,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开展研发与产业化。

四是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政府的积极鼓励下,通过多个大学与当地政府合作,以大学周边为基地,打破大学围墙,就地建设研究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教创融合。例如,武汉市正在建设的环东湖创新经济带,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加入,依托各自优势,在大学周边发展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新材料、交通等产业集群。

五是企业嵌入大学模式(企业与大学共建学院、研究院)。这种模式是通过企业与大学共建学院或研究院的形式,达到实践引导教学科研、教学科研促进实践的目的。例如,武汉理工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双向、双轨嵌入的方式实现在汽车科技创新领域的产教融合。双向,是指大学、企业相互在对方设立机构,即武汉理工大学在上汽通用五菱设立研发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在武汉理工大学设立五菱研究院;所谓双轨,是指除了设立研发机构外,还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嵌入,即武汉理工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博士后工作站对接,互派人员,共同培养汽车领域的博士后。

五、 结 论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方法获得了产教融合实践的信息,运用Ictclas分词系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了关键词的提取和关键词的规范化处理;选取了词频数排名靠前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高频词共现矩阵;借助Ucinet软件绘制了高频词社会网络图谱,揭示了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计算了高频关键词节点的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等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产教融合实践中的问题和特点,并提出了创新性的产教融合模式,希望本研究能为我国的产教融合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2] 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38-142.

[3] 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3,37.

[4] 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47-49.

[5]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39-43.

[6] 柳友榮,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8.

[7] 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30(1):133-138.

[8] 赵慧勤,陈晓慧.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6-8.

[9] 于竞,鞠伟.产教融合推进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48-50.

[10]储节旺,郭春侠.共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EXCEL实现[J].情报科学,2011(6):931-934.

[11]Callon M,Law J,Rip A.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M].New York:The Macmillan Press,1986.

[12]张勤,徐绪松.共词分析法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揭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结构[J].管理工程学报,2008,22(4):30-36.

[13]He Q.Knowledge Discovery Through Co-Word Analysis[J].Library Trends,1999,48(1):133-159.

[14]栾美惠,赵辰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的高校筹资热点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30-36.

[15]何文珍,蔡跃.我国智慧教育领域研究热点探析:基于网络知识图谱和共词分析[J].教育导刊,2018(12):20-29.

[16]宋钰,谢科范,梁本部.基于共词和网络分析的踩踏事件特征与致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9-38.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China's educat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the inform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on the Internet is collected with web crawler.And the keywords are extracted by ICTCLAS word segmentation system.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word analysis,this paper uses UCINET software to construct the keyword social network map,to calculate the degree centrality,betweenness centrality and closeness centrality of the high-frequency keyword node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domestic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innovation mode is put forward,aim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domestic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Key words: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web crawler; co-word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猜你喜欢
共词分析网络爬虫社会网络分析
炼铁厂铁量网页数据获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