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互助方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献综述

2019-04-17 11:13安海涛贺栋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海涛 贺栋

摘 要:文章对我国近年来关于朋辈互助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研究结果做了分析和总结。主要从朋辈互助的定义内涵,朋辈互助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方式方法,朋辈互助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加以梳理。对如何运用朋辈互助方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朋辈互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献综述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如何运用朋辈互助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开展的并不是很多。本文旨在对这一主题的论文加以梳理,进行综述。

一、文献选取

通过访问中国知网(www.cnki.net),分别采用不同检索方式获得如下数据。

(一)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关键词检索近三年文献

2016年共检索到各类论文1179篇;2017年共检索到各类论文902篇;2018年共检索到各类论文511篇;近三年合计发表相关论文2592篇。可以得出结论,近三年该主题是研究热点,但研究热度逐年在下降。原因主要在于创新研究的难度在逐年加大。

(二)以“朋辈互助”为关键词检索近三年文献

(三)“以朋辈互助”和“核心价值观”两个关键词检索

可以检索到三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1篇,期刊论文2篇。

综合上述检索结果,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需要,我们选取了其中的13篇文獻进行研究。

二、朋辈互助的定义及内涵

李成瑶、范爽、龚梦雪、刘思彤在论文中对于“朋辈互助”的定义和内涵给出了自己的界定。他们或者从身份上对于朋辈加以限定,如都是学生。或者从其工作、生活、学习、年龄、兴趣、追求等方面加以限定,有大体相似的经历。强调这是一种是符合互助双方个人意愿的自愿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他们强调“朋辈互助”应当是一种有计划、目的的行为,要经过周密部署,找到共同接受的话题和活动,采用实践指导、谈心谈话等彼此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作为切入点,要通过共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内容要保证互助的成效,达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他们认为这种互助,应该对于促进互助双方在思想理念、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个性成长、价值观念、全面发展等方面能够有所帮助。

三、朋辈互助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李艳萍、张真真、安海涛、刘思彤对于朋辈互助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的作用,做了如下阐述。

他们都认为朋辈互助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因为朋辈之间在年龄、语言体系、工作生活背景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之处,使得他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容易被接纳。朋辈可以有效的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思政工作模式及补充,其不仅有助于促进政治教育和朋辈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还会在实践工作中产生相应的功能。从而达到内化教育力量、激励广大学生的作用。

四、朋辈互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方法

关于朋辈教育方式方法,很多论文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其中王立成、龚梦雪、刘思彤提供的方式方法尤其值得借鉴。他们给出的具体措施是:第一,要加强对于拟担任此项工作的学生的选拔工作,要突破紧紧考虑学生干部的思维,扩展普通学生的参与度。第二,要加大对于朋辈辅导员等人员的岗位培训,要明确其岗位职责,从工作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第三,要深入挖掘朋辈互助的潜在发展空间,向纵深、科学、系统拓展,从新生入学教育、日常管理、毕业离校等方面覆盖全过程。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线上方式,搭建良好平台环境,为朋辈教育提供物质人文支撑。第四,要加强此项工作的考核工作,根据岗位职责加强队伍管理,同时要针对学生特点给予适当的激励,形成朋辈互助队伍的良性循环。第五,要建设一直专业化管理队伍,做到“专人管、一起管”,使之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朋辈互助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马曌堃认为在发挥朋辈互助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时,要充分考虑该群体的集群化、圈层化特征,要发挥群体中优秀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要从培育和践行的视角来综合分析评判其现实意义。刘长平认为朋辈互助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他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朋辈互助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朋辈互助有助于培育互助文化,明确价值取向。

六、朋辈互助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方式方法

马曌堃认为构建朋辈互助交往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朋辈互助交往活动,其中朋辈帮扶者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对其他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是第一位的。刘长平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表率作用,通过心理互助、学业互助、物质互助等方式,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关于运用朋辈互助方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朋辈互助的定义虽然没有达到完全统一,但是对于其基本内涵还是形成了共识。二是朋辈互助作为一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已经开展了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对于利用朋辈互助方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还缺乏深度,同时缺乏实践研究。但毋庸置疑,朋辈互助方式,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途径,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成瑶,欧芷莹.基于德育视域的大学生朋辈互助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国际,2018(13):20,19.

[2] 安海涛.基于朋辈互助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研究——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1):77-80.

[3] 范爽.高校朋辈教育德育功能的实践路径[D].西安工业大学,2018:63.

[4] 龚梦雪.高职院校朋辈互助育人教师满意度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7(9):182-184.

[5] 赵楠.浅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朋辈互助模式的建立[J].科技经济导报,2017(3):230.

[6] 马曌堃,李伟.发挥大学生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的路径探析_以朋辈效应为视角[J].知与行,2017(7):112-115.

[7] 刘思彤.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47.

[8] 李艳萍,廖利明.朋辈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48-150.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