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19-04-17 12:03郭爱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手语聋生障碍

郭爱娟

在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起于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心理辅导活动普遍开展,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聋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学聋生大多进入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关注聋生心理成长与发展,完善聋生人格与个性,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来面对这个社会,为回归主流社会打下基础。

一、聋生健康心理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活动中的完全满足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等躯体表现。它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当前,由于听障学生自身缺陷,加之受到社会和家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听障学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调查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全人差,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其中躯体化、偏执、人际敏感、敌对、自卑倾向等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存在自卑倾向与不同程度的对人焦虑,并伴有明显的社交回避问题。

二、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造成听力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聋生由于听力缺陷,被迫地去听,被迫地去看,被迫地去适应,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而抑制了交往中的自信,造成的心理负担,限制了交往能力的发挥,使之在面临新环境时常错误的评价自己的能力。总体上,聋生能够采取较理智的方式帮助自己发泄不良情绪,也会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去补救,但他们比较容易受消极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在寻求外界帮助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认知因素

1.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在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优势地位。听力障碍学生主要借助于视觉、触觉、肤觉、运动觉等感官及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比如通过看别人的口形、表情来明白别人讲话的意思,用手摸来了解什么是圆形,以及大小、长短的概念。听力障碍学生的听觉缺陷,严重影响了其思维的发展,使得他们的记忆与思维也主要依赖于感知觉。比如听力障碍学生常认为猫、狗、牛、马是动物,而蚂蚁不是动物(以为动物要有大的躯体);认为小麦、草、树 是植物,而海带不是植物(以为植物要有绿色的叶子)。因此,對听力障碍学生来说,直接感知过的形象记忆比语词记忆的效果要好,而动作直接参与的记忆效果就更好。

2.语言发展

手语作为聋人交际的工具并不能被多数人所掌握,聋生的交往只能局限于聋生与聋生之间及聋生与老师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走上社会,甚至一些聋生的家长都没有掌握手语。聋生语言交往上的障碍,更加剧了生理上发育的超前和心理发育的滞后这两者的矛盾冲突。

3.情感发展

初中聋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作为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经历着较大的生理心理变化,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处于羞耻难于开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开始关注异性的变化,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出现“单相思”,学习无心或恋爱不成而苦闷,自暴自弃;另一方面,聋生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以及伴之而来的语言障碍,致使他们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与猜疑,从而引发出不适当的情感和行为问题。

(三)家庭因素

相对来说听障儿童的父母比正常人的父母为儿女付出的更多,精神负担更重。有的家长认为听障孩子是负担,不太关心,任其生长,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心灵上蒙上了阴影。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可怜,要什么,给什么,别人说不得,碰不得,没有原则,没有要求,希望这样能给孩子一些补偿。家庭教育跟不上这一普遍现象,让孩子在许多具体事情中失去心灵疏导的时机,这对聋孩很重要,因为在具体环境中得到指导,更便于他们领会、纠正,效果会更好。

(四)社会因素

虽然我国正大力推进全纳教育,而《2013 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全国残疾人社区活动参与率仅为 43.1%,还有一半以上的残疾人没有真正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三、增强聋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一)提高聋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亲子互动等活动建立听障学生家长的自信心,同时让家长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对聋生的重要性。加强教师与家庭的联系,及时正确的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一味的溺爱或是打骂。

(二)提高聋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展兴趣课教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特长的机会。进行人际关系技巧和方法教育,教给他们人际交往技巧,教会学生主动和他人交往,让自己融入社会不再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圈子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疏通心理障碍,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受挫时怎样克服急躁、破罐破摔心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三)促进残健群体融合

建议残联等政府机构建立手语培训中心,定期举办手语培训活动,培训的主持人可以是聋生,这能够促进他们与健全人之间的交往,同时能够增加他们的价值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与健全人进行交往的信心;学校中也可以创办手语社,增加聋生与健全生的沟通交流机会。另外,在普及手语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聋生家长的手语培训。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孩子;用微笑去增强孩子的信心;用平等与尊重的心理去改善孩子们的内心。在听障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授者,有更多时候更像家长、朋友,甚至是心理医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仅仅要有足够的教学能力,还要有永不间断的爱心、聪明的处理问题的手段、与学生相处的能力。听障孩子的良好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个特殊教育老师以及每个有特殊孩子的家庭的共同心愿。我们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工作中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

猜你喜欢
手语聋生障碍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跟踪导练(四)2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心灵休憩
奇怪的手语图
选择障碍症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