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伊岭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19-04-18 05:20吕澜清
四川有色金属 2019年1期
关键词:辉钼矿花岗细粒

吕澜清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

1 研究区铜金多金属矿床特征

研究区位于五星—西林多金属成矿带北端,该成矿带呈NE向展布,长约120km,宽约25km。区域上已知有铅、锌、镍、大理岩、金、铜、铁、钴、白云岩、石棉、蛇纹岩、玄武岩、煤等众多矿产。

1.1 白桦河铜矿化点

矿化点位于峻岭林场白桦河西1km,出露岩性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铜矿化位于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矿化体宽1m,走向NW,围岩见有星点状黄铁矿化。在矿化点东及北东方向72线~80线间见有北西走向花岗细晶脉及数条北西走向石英脉,石英脉最宽达40cm,倾向220°~270°,倾角普遍为30°~40°,Cu品位为0.207×10-2。在北侧石英脉发育处肉眼见辉钼矿化。矿化体受北西向构造控制,为印支晚期中低温热液型。

1.2 白桦河金矿化点

矿化点位于峻岭林场白桦河西1km,出露岩性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金矿化体位于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金矿化体呈NW向,宽1m,围岩见有星点状黄铁矿化、硅化。依据资料显示,无黄铁矿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各元素含量均不高,含黄铁矿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Au元素达到矿化为0.46×10-6,控制宽度约1m。矿化体受北西向构造控制,为印支晚期中低温热液型。

图1 花岗闪长岩中发育的褐铁矿化(左)及辉钼矿化(右)

图2 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块状铁锰氧化(左)及甘河组碳酸盐化(右)

1.3 二清河金矿化点

金矿化体位于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NNW向破碎带中,金矿化体宽40cm,长度未控制,倾角陡,近于直立,走向北北西向,Au品位为0.4×10-6。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在节理裂隙面亦见有黑色、褐黑色铁锰氧化膜,最厚处达1mm。矿化体明显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为印支晚期中低温热液型。

1.4 桔源林场玛瑙矿化点

矿化点位于乌伊岭区桔源林场采石场,出露岩性为早白垩世甘河组气孔状、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致密状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二者呈互层状,接触面明显,产状较为平缓表现为倾角10°,走向NW向。玛瑙为灰白色,含玛瑙层位为黄褐色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厚度2m。玛瑙大小一般在1cm~2cm,大者可达5cm,含量约5%。含玛瑙层位主要受甘河组火山岩的产状和规模控制,为火山低温热液成因。

图3 气孔杏仁状玄武岩中的灰色玛瑙

2 研究区铜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分析

2.1 成矿规律

研究区地质背景为大面积分布的侵入岩,区内与金属矿化有关的岩体主要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晚三叠世-早侏世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和中细粒正长花岗岩,在峻岭林场东南部白桦河-二清河一带分布的上述岩体内见有金、铜矿化。

花岗闪长岩呈大的捕虏体形态赋存于正长花岗岩中,节理、裂隙发育,并发育有NW向破碎带及花岗细晶岩脉和石英脉,在石英脉发育处岩石裂隙中多见有褐红色、褐黄色铁染,肉眼见辉钼矿化。构造以NW向构造为主,局部地段发育多组灰白色石英脉及花岗细晶岩脉。同时见有星点状黄铁矿化。在铜矿化体NE向亦发现很窄的金矿化体。

正长花岗岩多呈NE、NNE向展布,岩石面貌较新鲜,节理裂隙发育,在节理裂隙面见有黑色铁锰氧化膜,一般厚度在0.2mm~0.5mm,在二清河林场发育有近东西向破碎带,发育的铁锰氧化呈块状,与破碎带近于平行呈断续条带状分布,同时在二清河林场东路边采石场的NW向破碎带中见有很窄的金矿化体。

矿化蚀变主要见有黄铁矿化、辉钼矿化、硅化、铁锰氧化膜、铁染,多分布于岩石的节理裂隙中。黄铁矿化呈星点状,硅化多发育于石英脉发育处,铁锰氧化膜分布于节理裂隙中,多呈膜状,亦见有块状体,铁染多分布于风化基岩的节理裂隙中,辉钼矿化偶见于白桦河工区石英脉发育处并有硅化的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

2.2 主要矿种的找矿模型

2.2.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该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经历了陆块基底形成及演化阶段、陆块裂解闭合和多旋回碰撞造山阶段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陆内发展演化阶段。晚三叠世完达山板片拼贴于佳木斯地块东缘,由于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在本区形成正长花岗岩广泛侵入,与其相关形成了铜、金、钼、铁矿床。早白垩世,由于库拉—太平洋板块与东亚大陆相互作用和地幔上隆,产生了一系列NNW向断裂和钙碱性岩浆喷发和侵入,在本区形成的中基性火山岩中产有玛瑙。

2.2.2 找矿标志分析

区内的金、铜矿化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体中,沿风化基岩中的节理裂隙发育有褐红色铁染,在石英脉发育处可偶见辉钼矿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体的节理裂隙中发育有黑色铁锰氧化膜,可能与岩体后期热液活动有关,金矿化赋存于NNW向的构造破碎带中(二清河林场北东)。早白垩世甘河组基性火山岩中含玛瑙层位为紫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其产出状态及层位主要受古地貌和甘河组火山岩的产状、规模控制。

2.2.3 找矿模型建立

本区通过发现的矿化蚀变及地质体特征、构造作用影响,找矿模型示意如下:

图4 找矿模型示意图

3 结论

研究区处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端与佳木斯隆起成矿带北端之结合部位,但以前者为主,具备两大成矿带的成矿特征。所属成矿系列主要为:与印支晚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铁、钼矿床成矿系列,赋存地层为富含大理岩、碳质板岩的中浅及浅变质岩系,兼具与燕山期中浅成岩浆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列特点,赋矿地层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经历了陆块基底形成及演化阶段、陆块裂解闭合和多旋回碰撞造山阶段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陆内发展演化阶段。由于多期次的构造运动、频繁的岩浆活动,使本带成为我省最主要的铅、锌、金、银、钨、钼等贵金属-多金属共生的成矿带。

区内的金、铜矿化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体中,沿风化基岩中的节理裂隙发育有褐红色铁染,在石英脉发育处可偶见辉钼矿化。早白垩世甘河组基性火山岩中含玛瑙层位为紫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其产出状态及层位主要受古地貌和甘河组火山岩的产状、规模控制。

猜你喜欢
辉钼矿花岗细粒
外在水分对潮湿细粒煤风力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万众一心战疫情
天然辉钼矿尺寸调控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新型高效辉钼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①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浮选过程中辉钼矿的氧化溶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