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8 07:52李秀云龙军成赖勋耀孔秋燕张冬玲陆小花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窦性心针对性发作

李秀云,龙军成,赖勋耀,孔秋燕,张冬玲,陆小花

(英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清远 51300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是一类异质性心律失常疾病,为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1]。临床上PVST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发作后若不及时处理,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2-3]。因此,PVST患者病情发作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和开展针对性急救护理,对于救治患者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PVST患者,分析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经心电图确诊的PVST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观察组男13例、女24例;年龄18~83岁,平均(56.7±14.3)岁。对照组男12例、女26例;年龄18~79岁,平均(55.0±14.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行心电监护,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改善微循环的相关药物。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给予患者有效吸氧,氧流量4~6 L/min;发病期间若伴有呼吸困难症状,适当减少氧流量,通常为2~4 L/min。实施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针对性药物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发病突然,多数患者入院后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一同努力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到体贴与照顾、心理上得到安慰,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转归。(2)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科普PVST的发病原因,讲解该病的基本知识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患者家属讲解病情突然发作时应当如何应对,指导患者平时练习改良Valsalva动作,在病情发作时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而终止PVST,嘱咐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及作息习惯。(3)针对性药物护理: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抗心律失常,维拉帕米5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0 mL,以4 mL/min速度静脉推注3 min后按2 mL/min速度继续静脉推注;如未转复,15 min后再按上述方法给药,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即停止静脉推注。根据发病时间注意用药剂量及保持合理推注速度,老年患者推注速度应减慢,观察此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随时备好急救药品,确保能及时进行抢救。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改善情况,包括自动转律、转为窦性心律、近期效果不佳等。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总治疗依从性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性。记录两组患者身体不适发生情况。

出院时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业务熟练、预后指导4项内容,每项25分,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较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效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动转律10例、转为窦性心律23例、近期效果不佳4例;对照组自动转律10例、转为窦性心律16例、近期效果不佳1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效果不佳发生率分别为10.81%(4/37)、31.58%(12/38),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急救效果相对较好,其近期效果不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

2.2 治疗依从性和身体不适情况

观察组总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身体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05%(27/38)、91.89%(3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2,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总治疗依从性和身体不适发生情况[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PVST是临床上快速心律失常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率约为2.5/1 000,临床症状包括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头晕、心绞痛、心力衰竭等[4]。大多数患者在发作时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紧张与焦虑、抑郁感[5],而严重心理负担会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不利于病情转归。治疗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急救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6]。

本研究中实施的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除包含常规护理内容,还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针对性药物护理等。本研究中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显示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有助于患者心律恢复、改善预后。此外观察组总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身体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考虑实行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发病后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身体不适的发生。出院时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研究结论与戴丽娜[7]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述,PVST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身体不适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窦性心针对性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