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019-04-18 07:44熊晓彤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熊晓彤

【摘 要】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趋于平等的因素。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中国梦实现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与人力资本相关的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的差异,分别从东中西部选取三个省份江苏省、安徽省和贵州省进行比较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简单论述论文人力资本的基本理论,对国内和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回顾。利用各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收集了各省人口总量、受教育程度、教育经费支出、生产总值等变量的数据,将三省的人力资本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度量和分析。接着提出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实证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极富有独创性研究思维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所著的《人力资本》一书堪称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经典,引发了20世纪60 年代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至此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宣告产生。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保罗·罗默发表的《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和罗伯特·卢卡斯发表的《论经济发展机制》为标志构建了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在介绍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大部分研究都是介绍新经济增长模型,或是引用外国的一些实证资料来论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也有学者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人力资本具有要素和效率两个方面的生产功能,前者是指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或投入要素;后者是指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一是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其自身生产效率;二是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纵观国内外人力资本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并传播人力资本理论;一方面是利用它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也有对理论本身进行大胆探索。

二、三省人力资本状况分析与比较

人力资本水平从广义上包括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健康、卫生和人际关系投资等各种代表人口质量的因素,狭义上也可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这一指标来代表。由于数据所限,本文只研究通过教育这种形式开发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人口总量的变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环境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00至2015年江苏、安徽二省人口保持平稳增长,而及近年来贵州人口有所回落,人口自然增长率贵州省>安徽省>江苏省,由此可以看出,从地区分布上,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中部地区次之,经济欠发达地区最高。

根据了江苏、安徽、贵州三省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构成,同时将三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江苏省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安徽省次之,贵州省人数最少,江苏省人数约为贵州省的3.4倍。同时分析每十万人中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可以看出,平均每十万人口中,江苏省大学生人数最多,安徽省次之,贵州省最少。而贵州省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最多,安徽省居中,江苏省最少。

从2006年到2015年,江苏省、安徽省和贵州省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占GDP的比重均每年增长。到2015年,三省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2246.4亿元,1157.8亿元和927.7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3.20%、5.26%、8.83%。贵州省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最高,安徽省次之,江苏省较低。表明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重视,每年投入资金數额不断增长。

三、三省经济状况度量与比较

(一)经济增长状况的度量

广义上,经济增长指经济结构转变,最重要的经济结构就是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结构;也包括贫困的减轻,收入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狭义上,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一般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用实际的GNP或者GDP除以一国总人口,便得到人均的GNP或人均GDP,是反映一国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从本文分析的内容上看,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在理论上还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二)三省经济增长状况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东中西部省份近几年的增长引人注目。

江苏、安徽、贵州三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从2000年8553.69亿元、2902.09亿元、1029.9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116.38亿元、22005.63亿元、10502.56亿元,平均增速分别高达12.7%、12.2%、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1765元、4779元、2759元增加到2015年的87995元、34425元、29847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

①第一产业,农业,在生产总值中份额大幅度下降,绝大部分产值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创造。到2015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5.6%,安徽省为11.2%,贵州省为15.6%。

②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有的省份略有增长,有的省份有所下降。

③第三产业总体而言三省均有增长,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研究方法

(一)模型选择与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A(t)LγKαμ(5-1) 这一经济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α+γ=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函数中把A作为固定常数,本文在函数中增加变量h表示人力资本投入量,β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具体表达式为 Y=AKαhβLγ(5-2)。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 ㏑y=㏑A+α㏑K+β㏑h+γ㏑L(5-3)。本文的数据采用2000年-2015年共15年的三省相关经济与劳动力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

①产出Y 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②资本投入K 采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物质资本存量的数据

③劳动力投入L 以历年年末从业人员总数来计算

④人力资本投入H 一般是劳动力数量L乘以人力资本水平E,H=L×E

本文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将文盲半文盲人口、小学辍学人口均按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来计算,对小学学历按5年计算,而初中毕业学历按8年计算高中毕业学历按11年计算,大专及以上统一按大学本科的实际教育年限15年计算。则计算公式为:

H-P1·15+P2·11+P3·8+P4·5+P5·1(5-4)

h=H/∑Pi, L=∑Pi;

其中,H为人力资本总存量,P1到P5依次为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和文盲半文盲的从业人口数。

(二)模型的检验

根据表中各省数据利用stata统计软件针对式分别进行回归。回归检验结果见表:

表1 三省总体回归结果

首先回归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解释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化的99.2%,表示三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年末工作人数和人力资本水平能较好说明各省GDP发展情况。各解释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协整方程中的符号一致,因此该回归方程能够说明长期的各变量的关系。

回归结果显示年末工作人数每增加1%,GDP增长5.184%;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GDP增长0.476%;人力资本水平每增长1%,GDP增长0.792%.

①物质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②平均来看,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由积极的影响,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

③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其他要素相比为最低。

五、相关建议与对策

①重视教育,全面开发教育资源

我国人口的学历结构与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较多,这对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很多的阻碍。应当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经费支出。

②积极培养中高端人才

优先培养中高端人才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更高的收益,同时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对总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③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動力流通

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并进一步改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准的灵活高效的用工体系,使劳动力能在市场中充分流动。

【参考文献】

[1]龙美林,向南平.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11,10(2):52-54.

[2]赵荣春.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 2006(9):26-29.

[3]刘勇,张徽燕,李端凤.人力资本的定义与分类研究述评[J].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0(11):49-57.

[4]李福柱.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 2005(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