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社区技术治理的系统框架及发展建议

2019-04-18 07:44万理文张大权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治理智慧城市

万理文 张大权

【摘 要】在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智慧城市与人本主义的浪潮已经触及了城市的细胞——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未来十多年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社区工作理论、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的某些智慧社区治理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智慧社区技术治理的一般框架并对在实例研究中总结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社区治理

一、智慧社区的提出背景和现状概述

2009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率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物联网列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国内随即掀起一股“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建设的热潮。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智慧社会”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一起提出的,并且强调要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无锡等13个城市提出或者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在此基础上,城市的细胞——社区的智慧化治理已成为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我国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显示出一些喜人的进步:一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居家养老、停车引导,就业推进等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在社区逐步开展。二是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改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社区信息化建设,不少地方尝试“一站式”服务;通过多种资金获取渠道,社会力量开始参与为社区提供服务。三是服务环境不断改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种专业人才开始向社区渗透,国家围绕社区服务设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出台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智慧社区技术治理的系统框架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倡导人本理念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最小建设示范单元,其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建设逐渐成为建设的核心方向,而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社区环境、社区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重点。智慧社区建设推动了现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的深入发展。

智慧社区技术治理应以人为核心,依托物联网技术,并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结合我国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据此,我们在王操(2018)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逻辑框架基础上加以补充得到如下逻辑框架:

①治理目标: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表现为社会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社会运行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社会发展有序和可持续。

②治理策略:“共治、共建、共享”。

③治理体制:“五位一体”,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④治理机制:“四化同步”,即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⑤治理内容:分为管理、服务与规划三方面,分别需要做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动态化规划的程度。网格化管理即在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城市网格化建设以街道、社区、网格为范围对象,通过对社区地图、房屋、楼栋、人口党建安全、纠纷等民政和治安信息的数字化,实现即时、联动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尤其是對社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社会治安等事件实现即时监察、调整与治理,并通过构建不同角色模块和打造互动平台,为社区居民与各级管理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不同等级社会管理部门与同一等级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处置,及时听取社区居民意见与建议,反馈社情民意。精细化服务即将服务项目不断细化,落实到居民切实需求的方方面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养老、医疗、文娱、家政、警务、便民设施、志愿者服务、舆论引导等诸多方面。动态化规划即充分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已有基础,打破传统基于空间的治理思路,从居民行为分析出发,实现社区管理网格的科学划分,向以人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变。居民社群日常行为早已冲破了社区的物理“围墙”,往往依托社区周边各类设施供给,不同居民个体或居民社群的日常空间会经常出现空间重叠和共享,即社区生活圈。高时空精度的居民行为数据是测度社区生活圈合理范围和进行社区生活圈规划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区居民时空间行为和社区周边设施利用状况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获取和整合。[2][3]基于居民时空行为特征,用海量数据挖掘、地理计算、智能分析、地理叙述等方法科学测度社区生活圈,将社区周边合理范围纳入社区规划的边界,将社区规划聚焦社区生活圈规划,动态科学地划分社区网格,了解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制度基于不同网格、不同人群、不同行为的社区治理方案。[4]

⑥战略方向:从“为民服务“转向与民服务”;从“刚性治理”转向“刚柔并济”;从“党建统领”转向“一核多元”;从“政府主导”转向“社会培育”;从“条块分设”转向“智慧协同”。

按照上述逻辑框架我们提出智慧社区技术治理的参考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该框架分为六个区域,从上至下、从内至外分别为资源互通区、用户区、管理服务区、感知控制区、运作监管区、大数据计算区。

用户区包括居民系统、工作系统、政府系统、企业系统、社会组织系统、公众系统等,他们代表了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如图二所示)。通过这些接口,多元治理主体可以即时在线获取相关信息,充分沟通和协商,并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科学、民主地制定治理决策。同时,为不同主体的系统做个性化功能区分,便可将主体间等项目合作、资金往来等记录全部信息化。

感知控制区是各类社会信息采集以及各类社会管理和服务执行的智能控制体系,由智能化自动采集和执行体系与人工数据采集、报送和管理、服务执行体系两大功能体系构成。智能化自动采集和执行体系主要由感知设备和物联网构成,进行智能化自动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执行(如交通治理、网格化管理)。人工数据采集和管理、服务执行体系主要承担较为复杂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执行任务 (如社会调查、社情民意调查)。[5]

大数据处理区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是资源互通区、管理服务区和运作监管区等支撑平台,向它们提供行动依据和网络支撑。

三、智慧社区技术治理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建议

(一)智慧社区治理问题分析

目前,“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提出的,出现的时间较短,从行业到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解,尚未形成相应的行业标准,导致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智慧社区”服务基本体系架构。但需要明白的是,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落实初期必将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在日后的经验中完善它。

2、服务系统集成化程度低。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包含众多的应用系统,不同的系统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不同的系统归不同权力部门管理等各方面原因,造成各个系统间互相融合、整合程度非常低下,基本还处于条线管理状态,而完善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需要深入整合资源,提供高度整合、集约的管理平台,从而降低建设与管理成本。

3、服务人才体系不健全。“智慧社区”服务人员需要较强的信息化、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而传统的社区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而服务人员引进机制尚不健全,对社区服务人员认可程度低,从而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

4、缺乏合适的运营模式。由于智慧社区提出的时间较短,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有效的运营模式仍是整个产业链参与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对于智慧社区治理现存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1、加强社区智能化服务集约平台建设。由于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各种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而形成的信息孤岛亟需更高程度的整合与互通,需要加速智慧社区技术与社区生活全面融合,重视社区居民的用户体验,形成基于物联网的完整智慧社区生态链。并树立品牌意识,整合智慧社区产品与服务行业,在统一技术标准下竞争,使不同商家产品可以用同一App控制,给社区居民创造全掌控式智能体验,进而推动智慧社区相关产业发展。

2、加强智慧社区治理团队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发智慧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招纳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来社区就业,优化社区服务人才结构。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加强培训、职称考试、业余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水平,为其扎根社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内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智慧社区服务研究和智慧社区服务相关学科建设,为智慧社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5]王操.我国城市智慧社会治理的模式分析与系统实施建议[J].智慧城市,2018.

[2]秦萧,甄峰,熊丽芳,等.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探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32(9):1352-1361. 2013.

[3]甄峰,秦萧,王波.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与应用实践[J].人文地理,27(3):1-6. 2014.

[4]柴彦威,申悦,陈梓烽.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J].国际城市规划,(6):31-37,50,2014.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社区治理智慧城市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