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教育强国建设

2019-04-18 07:44刘子一刘佳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

刘子一 刘佳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纲领,也为我们在教育实践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

【关键词】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

(一)成就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八大以来,我們党和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是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我国各级教育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新增长劳动力中接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其中高等教育比例超过45%。

二是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能力显著增强。高校每年输送近800万名学科专业人才,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之一。

三是教育公平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就学条件和更多接受更高一级教育、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四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校在世界多项大学排行中位次整体大幅前移,部分大学和学科点已跻身世界水平,具备了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的实力或潜力。

五是教育体制改革加速穿越“深水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教材管理、现代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等一批重大改革循序渐进、纵深推进。教育资源分配也逐渐向均衡化发展。

(二)现状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已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从国内看

一是我国教育事业对于实现中央要求、社会需求和百姓期待更好的教育,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还有差距;

二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现代教育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

三是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还存在障碍,地方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2.从世界来看

一是从我国教育数量上来说,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然而,从教育的质量来说,不管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大学教师的质量和学术研究的质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二是对我国来说,我国教育事业虽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创新型国家,还任重道远。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教育在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换言之,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创新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系统。在此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比较优势的最有力途径。

三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和生源竞争都更加国际化了。印度、中国、韩国成为欧美各国博士生生源的重要来源,而我国也是人才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世界,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启动了教育改革的议程。我国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

(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九大报告对青年寄予极大的期待,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理念。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这是对教育目标的提升和拓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条件下,十九大报告提出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旗帜鲜明回答了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按什么理念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事关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也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科教兴国战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优先次序。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人民群众对于高水平教育的渴望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的矛盾、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与相对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化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改革带来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同时,深化教育改革,解决在发展过程中观念、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问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发展能力、更好服务国家社会的发展。

(四)加快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底色和必然要求。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同时还包括教育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与时俱进。教育现代化意味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新成果,积极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

(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人民满意”是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

(一)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这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攻方向,也是教育强国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二)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状况,报告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完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促进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各个方面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考虑到职业教育跟不上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质量强国的要求。

3.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一个跨越式发展,正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之中。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本世纪中叶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引导社会办学

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将支持和规范相结合,以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朝正确方向发展。

(三)重视师资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报告中指出“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工作的动力系统。新时代对师德师风的要求,体现了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的观念,同时也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变革的挑战和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激励广大教师为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发展继续教育

报告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继续教育的过程即是对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知识补充、增新、拓宽和提高的过程,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发展,是正规教育后的高级教育形式。继续教育是高级专门人才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满足了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缓解了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大学后的在职人员和基本上已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所以在办学过程中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又要保证教育质量,从而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宝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J].人民日报,2017-10-22.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3]陈学飞,沈文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1(11):8-12.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