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实践

2019-04-18 07:44彭博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融媒体

彭博

【摘 要】在电视综艺节目林立的今天,一档清流般的节目在网络视频客户端横空出世,那就是见字如面,《见字如面》是由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联合出品,腾讯视频网络独播、首播的一档文化节目。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由于节目采用了融媒体模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收视群体涵盖了各年龄段及阶层。

【关键词】融媒体;综艺节目;传播效率

一、融媒体播出决定节目品质的高度

节目组邀请了多名资深艺术家和当红演员,于2016年12月29日在腾讯视频播出,2016年12月31日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由黑龙江卫视主持人翟毓红主持。节目将持续推出近百封最切近中国历史节点,以单曲、合集两种格式创新推出。《见字如面》合集版每一集不但会集结多位明星读信,还会请出两位重量级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见字如面》袒露的正是流淌至今的那条中国人的精神脉络。这些纸上的声音、书信里的中国汇集起来,就是电视人的文化情怀。《见字如面》已经完全与一线娱乐节目比肩,人人都在谈论了。《见字如面》制作和传播实践让大家看到互联网的世界同样是宽广而多元的,观众不都是喧嚣浮躁的,好的传播内容可以满足受众永不餍足的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愿望。

这是一档非常尊重演员的节目,它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为目的,而是在用明星的正面影响力,利用明星最擅长的本领,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示文化类节目应有的魅力。

二、融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见字如面》通过“书信情怀”传递出一种“文化现象”,其巧妙之处在于“以小见大”。把普世情怀升级为文化,从书信入手去打开历史,用细节动人。网台融合相辅相成,极大促进了节目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可以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探索。

这档节目播出后,被称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没错,这就是书信的力量。

起初,这样一档从去年12月底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节目,并未受到太多关注,可随着王耀庆、张国立、归亚蕾等明星所演绎的一封封书信在网上扩散开来,节目很快赢得好评,还被喜欢它的观众命以“清流综艺”。特定文本携带的人文色彩与话题能量,使“见字如面”在充斥荧屏的综艺节目中具备了相当的辨认度。但谁能保证它能在一个碎片与速食的流行文化背景下突围出来?

“见字如面”成败的核心在于每封信选得对不对,信的演绎是不是足够精彩。一句话,相信书信本身的力量。

三、融媒体发展需要大胆创新

“见字如面”的想法并非原创,确切地说,是英国一档“Letters Live”的明星读信活动的火爆,给了关正文最初的信心。

选信的标准是什么?节目组最初的设想,一是它能打开历史的某些场景和节点;二是在传播意义上,能给公众带来意外。名人书信是首先考虑的对象,此外,那些能够以亲历者身份提供补充丰富历史细节的普通人的书信,也在选择之列。

除了互联网的泛搜,由30多位学者、书信藏家、传记作者组成的顾问团,以及诸如中国家书博物馆、中国人生活资料研究中心等公共资源机构,都成为节目中书信线索的重要来源。

这档节目还有一个成功主题就是不变的人性:1925年,诗人徐志摩陷入与陆小曼的热恋之中,其时陆小曼还未与少将王赓离婚,更要命的是,这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少将丈夫对她非常之好。也正因此,两人的恋爱从一开始便陷入热烈的纠葛之中。“小曼呀,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叫我眼看着你这样生生地受罪,我什么意念都变成了灰了。”面对徐志摩的热情,陆小曼的回信同样一往无前:“志摩,你是第一个能从一切的假言假笑中,看透了我的真心,认识了我的苦痛,叫我怎能不从此收起以往的假而给你一片真呢?我自从认识了你,我就有改变生活的决心。为你,我一定认真地做人了。”最终,两人终于摆脱束缚走到一起,妙的是,王赓最后成全两人的爱情,并终生未再娶。

比起才子佳人的热恋,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0师翻译官曹越华写给恋人王德懿的信,则是大时代里的战地情歌。在发表一番往事追忆与战地感想后,24岁的随军翻译官在信末写道:“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您深情的目光辉映着我曾经苍白的青春,我将回报你最倾心的微笑和任何风浪都无法剥落的温柔。战争结束后,我将在黄土地上筑起一座小小的城堡,让我俩相偎守着炉火,倾听那杜鹃鸟清啼的声音。”

“文明会改变,文化会进步,但人性不会改变。”许子东引用学者张灏的话说,比起那些沧桑岁月中的流变,他更为看重书信中所传递的不变。

情感的共鸣,历史细节的打开,让节目在播出后受到关注和讨论。“这样的读信节目,如果早出10年可能就难说,在今天可能恰恰赶上了某种文化的自我修复进程,是那种感官型娱乐已无法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一种说明。”

四、融媒体传播的根本在于人文情怀

某种程度上,真正动人的是书信背后的一个个故事,大江大海,亦不乏至情至性。经由一个个读信明星的表演,而非朗诵,书信中的历史片段再现。节目除了对代表一种文化秩序的书信文体的怀念,另一个不可偏废的功能是打开缺位于教科书中的历史盲点。“信里面讲的很多事情,很多观众不知道,而且不知道的还不是唐代宋代的事情,而是当代的事情,这尤其教人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节目中张涵予、张腾岳演绎的“文革”结束后宋振庭与夏衍的往来书信格外感慨。大病之中的原吉林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写信为自己当年“文革”中的整人行为忏悔,夏衍则回信表示不必忏悔:“我们这一辈子人生活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两千年的封建宗法观念和近一百年来的驳杂的外来习俗,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很难洗刷的斑痕。上下求索,要做到一清二白,不犯一点错误是不可能的。”整人与被整,无疑都属于一个时代的悲剧。有意味的是,夏衍还在这封回信中,戏仿明末清初流传甚广的《剃头谣》写下打油诗:“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须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在两封书信于1988年被公开发表后,成为传诵一时的会心之作。

相继看了《见字如面》与《朗读者》这两个节目。起初觉得这两个节目实在是相似,但是现在发现了差异。见字如面是八位演员用声音演技来演绎这从史至今的一封封情谊饱满的公开信或是私信。在演员读信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仿佛这些写信的人物就呈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有一种确实可感的神奇性,他们的故事供我们了解回味思虑,更加耐人寻味。从电视节目的角度讲,《见字如面》更能吸引眼球,打动人心,不愧于“综艺清流”的称号。

【参考文獻】

[1]《那档豆瓣评分9.0“零差评”节目要出第二季了》,腾讯新闻2017-09-10

[2]用书信打开历史:全屏首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在北京开机,网易新闻2016-12-27

[3]《见字如面》:用书信打开历史.腾讯视频[引用日期2016-12-27]

[4]《见字如面》第1期 (腾讯视频版/2016年)片尾字幕29分25秒-60分05秒

[5]《见字如面》第二期笔记.豆瓣2017-07-14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融媒体
主持人在当下综艺节目中的角色功能转变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的创新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