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9-04-18 07:44许可可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人工智能大学生

许可可

【摘 要】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局势, 分析了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面临的就业选择和就业问题,为未来大学生社会就业创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生;就业创业

1.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顾名思义就是人造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涉及多个学科,其中包括計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等学科。自20世纪末以来,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热潮逐步显现, 推动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地加速深化, 引发了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猜想,并极有可能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支撑性技术,不仅推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还将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就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2.人工智能为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2.1新兴就业机会不断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少产业领域都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智能教育、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医疗及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涌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端的就业机遇和平台。全国多个省市将机器人等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来重点培育,涉及航空制造业、电子、食品工业、军工、医疗等多个领域,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2.2技术技能型岗位需求旺盛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操作、设计、编程、维护等技术技能型岗位需求的不断增长, 创造了更多适合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机器人這一新兴行业为例, 从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的研制, 到中游整机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 再到下游系统集成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 都将直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2.3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在技术进步加快背景下, 多关节、多维度、个性化机器人渐次出现, 它们将更多劳动者从工序复杂、简单重复、耗费体力、环境脏乱恶劣、具有一定危险的工作岗位中替换、解放出来, 促进了整体就业质量的提升。据一些制造企业反映, 在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后, 原先又脏又累且不安全的岗位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3.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3.1 就业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毕业生需求

高校的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2017届毕业生预计将接近800万。毕业生逐年增加, 社会无法满足就业岗位数与毕业人数的匹配。

3.2 毕业生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人工智能发展急需大量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应用领域复合型通才, 但目前不仅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一些创业型、掌握前沿技术的高端人才更显不足, 难以满足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部委测算, 到2025年,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950万人,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

3.3 毕业生的择业标准高

近年来, 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沿海城市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向往的目标;薪水高、环境好、可发展成为大家追求的标准, 然而, 这些地点、这样的公司的岗位需求有限, 导致众多大学生在毕业一年后、甚至几年后仍奔波于一线城市的就业市场, 而边远地区、三线城市提供的岗位往往无人问津。

3.4 部分传统产业就业岗位受到冲击

随着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 部分标准化、程序化的中低端岗位被取代。随着“无人工厂”“无人仓储”“无人超市”“无人驾驶”等逐步兴起和“财务机器人”“编辑机器人”等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应用范围从生产向流通和消费环节扩散, 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蔓延, 从体力型岗位向技能型岗位拓展, 机器替代人现象逐渐增多, 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初露端倪。

3.5 法律制度不健全

首先,人工智能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 哪些行业或经济行为应该纳入人工智能统计尚未明确。其次, 相关统计指标不清晰, 部分人工智能企业难以确定应归入哪类产业进行统计。此外,现行劳动合同法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随着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一人多岗情况不断增多, 但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社保缴纳等问题未得到解决。

4.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建议

(1)政府要做好大学生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职业教育和完善再就业培训系统建设。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发展多样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就业渠道,同时政府要规划和引导人工智能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强监管与扶植。

(2)企业要顺应时代要求,提高高新智能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大做强,肩负企业的社会责任吸纳更多大学生。此外,企业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 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流趋势。

(3)高校要不断转变办学理念,树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把社会需求、产业发展作为驱动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适应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4)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更应该修炼内功提升自我,选择正确的择业观。

在大学期间,坚定梦想和信念,要学会知识拓展和思维发散,用创新性思维来面对问题,用适应能力来应对变革。

5.总结与启示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始终应当坚信自身的价值, 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激发自己的创新性。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是无所畏惧的, 是充满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经过反思和历练,一定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认识自我, 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燕春子.人工智能改变就业及商业模式[N]. 金融时报,2017-01-07(008).

[2]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7(10):169-181.

[3]岳昌君.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J].教育经济评论,2018,3(02):3-8.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人工智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学生之歌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