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难题”踏上新征程

2019-04-18 07:44王小玉王玘张雨菱史雪凡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资源现代技术

王小玉 王玘 张雨菱 史雪凡

【摘 要】随着“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入了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三点半难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引起人们的热议。“三点半”现象作为近年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一直让诸多双职工家长困扰不已。从三点半难题的提出到现如今的着力解决,我们问题解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将已经实施的“弹性离校”所取得的地方效果与还未实施的地方现状做比较,分析“弹性离校”实施的可行性并对“三点半难题”的解决作出新的展望。

【关键词】三点半难题;弹性离校;辅导机构;现代技术;社会资源

一、三点半难题破局遇困境

2018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时也表示,为此将考虑实行弹性放学时间。为破解“三点半难题”,各国、各地的不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社会、学校、家长等三方力量的积极参与,首先是对学生在文体活动、兴趣爱好、课外才艺等方面的广泛培养,其次在财务支出、政策指引等方面一致突出了政府的主体担当和责任意识,另外家长对于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实施中也是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在我们对南京和扬州当地调查的情况中,我们发现扬州并没有实施“弹性离校”政策,当地小学生家长更希望由在校的小学教师来直接承担课后托管的责任。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在校教师来说,他们并不希望负责学生的课后托管。大多数的小学教师认为在平日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大多数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辅导参与课后托管的学生。并且,大多数教师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在下班后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有他们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就南京而言,在当地一些已经实施“弹性离校”政策的学校里,就老师的立场而言,校方给进行课后托管的老师们的补贴差强人意,没有充分尊重老师们参与劳动的合法权益,这也成为了一些小学教师不赞同“弹性离校”政策的物质因素。以上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大多数小学教师对由“弹性离校”政策产生的课后托管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赞同甚至是抵触的心理,因此,这也成为了众多学校难以实行“弹性离校”政策的重要原因。

“三点半难题”的客观存在,使得小学生的课后托管成为一个与我们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且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直面的、现实的社会问题。首先,对家长们而言,为应对“三点半难题”,大多数家长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放学后去兴趣培训班和课外辅导班等培训机构。这无疑让教育培训这一行业迎来了“春天”,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正在发展壮大,家长们对培训机构的需要越发旺盛,这在推动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也相伴而生——费用高涨。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认为培训机构费用高昂的家长占了大部分,大多数家长表示这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虽然利用培训机构暂时解决了“三点半难题”,但与此同时又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困扰;其次,由于补贴金额低、师资数量少、工作强度高等问题,有些学校虽然对应“弹性离校”政策提供了课后托管服务,但教师们在课后托管服务中表现出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另外,如今存在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运营情况良荞不齐,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由于家长无暇抽空接孩子,因此把孩子放到课外辅导班托管,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一些缺乏责任心的家长,他们可能并不关注辅导班的实际成效,这就造成了培训机构的监管漏洞,社会上的人们对这些培训机构的关心程度也有待提高,培训机构之所以会产生问题,究其根本是缺乏各行各界人士的有效监管。作为“三点半难题”涉及的主体之一,学生们也应该得到极大的关注。在“三点半现象”出现以后,很多学生可能面临着被家长强制送入辅导班或放学后无人看管独自回家的问题,安全责任问题谁来担?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可能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上所述的种种,都是在“三点半难题”的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棘手问题,这使得我们在解决“三点半难题”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

二、三点半难题破解新高度

在“三点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托管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性的政策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国家课后托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如何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困扰一直存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问题在我们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之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南京的“彈性离校”政策曾经获得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点赞,陈宝生部长更是提出南京市探索出的有关“三点半难题”的解决经验可以推广。我们认为这对于解决扬州市的“三点半难题”可以起到借鉴作用。南京的学校在进行课后托管服务中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宣传、管理、公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广“弹性离校”智能管理模块,使各区的小学“弹性离校”服务更精准,更人性化。家长们通过平台,可在手机端进行简单操作,即可非常方便地完成孩子参加“弹性离校”活动的报名,并且可以根据家长及学生自己的需要,进行动态报名。学校的这一系列操作,充分做到了服务家长、便民利民,具有实际的推广意义。

三、三点半难题破解注意点

在现行情况下为了更好的解决“三点半”难题,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

(一)在政府政策层面: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扛起大旗,通过“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形式确保公办中小学发挥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提供的稳定的经费是课后服务顺利实施的保障,相关设施和场所的修缮、相关教师和学校的补贴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政府应该先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教师相应的补助。在政策的指引下,学校、教师等会更好的落实政策内容。“弹性离校”不能广泛的实施就在于各地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南京市出台“弹性离校”后,学校、教师等各级都在例行实施,在破解三点半难题中获得非常好的成效。同时,“弹性离校”政策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助,在资金上给予最大的支持。除了出台“弹性离校”相关政策,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紧对课外辅导机构的监管,建立托管机构准入机制,加强托管机构运营监督。为了营造良好的辅导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作用,对不良辅导机构进行查处,提高课外机构的质量。

(二)在学校层面:在实施弹性离校的南京市,调查发现弹性放学收费屡被诟病,其实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很多人认为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的,“三点半”后的看护费用学校不该收。但需要看到,放学后实际上已经是非义务教育时间,弹性放学的成本应当由家长合理分担。学校有必要向社会理清这一基本问题。其次,弹性放学被很多老师和学校视为义务之外的“帮忙”,因而在管理服务上放松了质量要求。收了费却不服务、少服务、服务不到位,也让很多家长对此有了抵触心理。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学生呆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学校应当落实相关政策,为了学生的发展提供教室等场所,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更好方便学生、家长。实行“弹性离校”,首先学校要给教师相应的补助,增强教师进行课外辅导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学校亦可自行与课外机构进行合作,形成灵活化的处理模式。在与托管服务方面加入现代技术因素,例如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

(三)在教师层面:需要我们大家注意的是,一项措施的出台,总是伴随着“几家欢喜几家愁”,关于课后服务的新规定,家长普遍拍手称好,一方面不用担心这个“空挡”孩子的去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老师相比爷爷奶奶看管更“靠谱”。然而,作为这项服务的承担着和实行者,教师群体更多的是一种“有苦说不出”。尤其是中小学老师,无疑加大了工作量。而且,“只要孩子在学校就一刻不能放松”。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们都表示支持国家的各项规定。但是现实压力很多,参加课后服务也不是老师不愿意做,只是需要在其他方面给老师减负,才有精力做得过来。但是其实学校安排的轮班制,老师们一个月轮班次数也并不多,还是需要老师自身能主动承担一些。

其实无论是学校里的教师还是课外机构里面的老师,都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要发挥积极作用,做好自己的本职作用,要自觉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辅导学生应更注重责任心,而不是利益。其实对于在校教师来说,学校进行托管服务带来的压力并不大,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责任感。此外现在课外辅导市场良莠不齐,课外辅导机构质量堪忧,多数原因也是在于辅导机构的教师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使家长花费大量金钱却收不到很好的成效。

(四)在社会层面: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是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强心剂。教育是全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社会组织和公民也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帮助拓宽三点半问题解决的路径、地域、范围的等等;多样的人员参与也是帮助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开展的保证之一,学校可以动员社区志愿者、赋闲家长、大学生等人员协助学校开展课后托管,不但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给予教师一些空间,缓解一下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还能给学生带来接触各类人员的机会,带来一些不同于学校内系统知识的体验,多方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力求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在家长居住环境中开辟途径,但凡是有条件的社区都可着力进行托管服务,建立“三点半课堂”。现代社区有条件可以建立不同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减轻校方压力,丰富社区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社区居民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五)在家长层面:随着家长们减负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实施“3点半”放学的政策时,随之而来的“3点半以后”难题,却成了众多家长们心头的一根刺,一时对于怎么接孩子想不出好的办法来,许多家长把矛头一转,对准了另一个群体——老师,甚至发问:“老师凭什么三点半就能下班?”事实上,老师们就算是三点半下课了回家还要进行备课,并没有那么轻松。对此回应,许多家长也表示理解。家长作为“下午三点半”现象的困扰者,首先要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不能以一己之私去妄加评价,其次在给自己孩子选择晚托班时要擦亮眼睛,为孩子选择质量高、负责任的辅导机构,规避安全风险。

四、三点半难题新展望

“弹性离校”是学校制度迈向人性化的进步。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将现代技术与“弹性离校”相链接。“弹性离校”智能化是南京市玄武区不断推进的,并且具有一定成效。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弹性离校平台提供灵活的配置能力,根据不同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流程进行后台适应,家长通过手机端简单操作,帮助孩子报名参加弹性离校。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可以把这种技术运用到弹性离校中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好方便、服务家长。利用现代技术的同时,也可以组织社会资源来更好实现“弹性离校”。通过建立“安心驿站”和“临时等待区”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还可以在社区建立学堂,可以丰富社区文化,同时也可以缓解家长的压力,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课外辅导在现行趋势下发展迅速,但是教育机构的专业老师数量有限,很多机构招收兼职的大学生作为学生的辅导老师,辅导机构良莠不齐,很多机构高额的辅导费让家长倍感压力。政府机关要加大监管的力度,对课外辅导机构进行规范化,使辅导机构健康发展。实行“弹性离校”,主要还是学校采取相关措施,这离不开教师的作用,一个学校不可能始终安排同一个老师去看护“弹性离校”的学生,所以是教师轮流值班。值班的教师可以在“弹性离校”的时间段进行批改作业或者备课。对于教师增加一部分的工作量要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教师也要加强自身道德素养的建设,在对待“弹性离校”的学生、家长的困难问题上,教师也要做出一定的理解,秉持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弹性离校”离不开教师、学校,更加是解决家长的难题。为了更好的实行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解决学生放学后的安全问题,督促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和开展课外活动,有效缓解家长的压力。最重要的还是相关政策的出台,学校执行政府政策,教师也会顺应政府政策,提高教师课后托管的补贴,也会更加认真执行。

为使“三点半难题”能得以有效解决,最重要的还是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解决政策,现已出台的“弹性离校”体制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但这一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要能够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目前,已有二十多个省份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情况的解决措施。就实际而言,课后托管服务还应由学校多担当,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提高进行课后托管服务的老师们的补贴,把活动内容的选择权下放到学校,学校再通过学生、家长进行调研摸底,因时因地因校制宜,政府相关部门更应起到规范和监管作用。目前来说,积极采取解决措施的地区在“三点半难题”的解决进程上都有了不小的进展,而那些还未具体实施的地区,对这些地区而言,最关键的是根据已有成效的地区的探索经验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我们相信经过各行各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之后,“三点半难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劉志华,张艳玲,康秀平.“三点半难题”解决思路和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08):190-191.

[2]周方苗.“三点半难题”的实质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27-31.

[3].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必须全覆盖[J].领导决策信息,2018(35):15.

[4]逯海涛. 解好“三点半”难题[N]. 浙江日报,2018-09-05(007).

[5]唐守伦. 解决“三点半难题” 政府要舍得花钱[N]. 中国教育报,2018-04-17(002).

[6]刘宇佳.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的现状、问题及治理[J].当代教育论坛,2018(02):16-22.

[7]杨仑. 解决“三点半难题”还要兼顾教育公平[N]. 科技日报,2018-03-13(002).

[8]胡印斌. 破解“三点半难题”需综合施治[N]. 中国教育报,2018-03-04(002).

猜你喜欢
社会资源现代技术
资源依赖理论与乡村草根组织的健康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技术的思考
浅谈森林火灾的现代监测技术
浅析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