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众参与意识与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

2019-04-19 01:35焦丽
祖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

摘要:一直到2017年7月9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经达到52项,当中世界文化遗产一共3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中,我国的排名仅次于意大利,在世界排名第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需要积极联合多方力量来进行,尤其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只有不断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才能够更加有利于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就对公众参与意识与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不断增强公众对于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参与意识,从而更好的推进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   公众参与意识   保护工作

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就是对其传承和利用的基础,这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应该积极联合多方力量,引领多个领域共同参与,尤其包括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对于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形象,只有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才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1]。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世界遗产保护知识教育,保证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到世界遗产,并不断健全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规范,全面公开世界遗产保护信息,加强公众和世界遗产保护部门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公众更好的参与到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一、增强公众对于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参与意识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当前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项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一些遗产地的政府和公众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出现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现象,这也让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岌岌可危[2]。世界遗产作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加强保护和抢救世界遗产工作,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针对当前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要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只有积极动员社会上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公众力量,来关心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一个保护遗产,人人有责的环境,才能够真正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真正实现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素质,提升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关注公众的生活质量,努力让公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鼓励公众投身遗产地旅游开发,将公众关心遗产保护上升为积极参与。从而真正营造游人和遗产地居民之间的友好相处,创建一个相互沟通的和谐环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公众需要服从相关部分的管理,而相关管理者有履行对公众进行管理的义务,为公民提供给相应的帮助和服务,让其生活的更加美好,这也是公众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而公众对于世界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能够更好的提升遗产地的知名度,那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随之而来,从而给人带来更大的实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提升公众遗产保护参与意识的途径

提升公众遗产保护参与意识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开展各种形式的遗产保护知识教育;让公众走进更多的世界遗产;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遗产保护知识教育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下,动员社会公众力量保护世界遗产,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加强世界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升社会公众对于世界遗产保护的能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综合素质,这是对世界遗产进行科学保护的基础条件[4]。首先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开展各种专家讲座和咨询等活动,充分发挥相关专家的作用,在各高校积极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注重对于遗产保护高级人才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到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可以积极开展相关的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和交流大会,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契机,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以此有效丰富公众的世界遗产保护知识,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于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好的推动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另外,可以通过各种有利于接近生活、趣味性比较强、容易让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影视剧作品、书籍等来宣传中国世界遗产,更好地让公众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文物遗产部门可以借助当前发生的文化遗产热点事件,强化引导,更好地告知公众如何去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也可以制作趣味性强的动漫视频或者公益广告,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向公众传达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在传播渠道上,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新型媒体和社区宣传平台,让文化遗产保护真正走到公众当中去,拉近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之间的距离。报告呼吁,有关部门要做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要做到城市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让公众走进更多的世界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世界遗产,游客在进入遗产地通常都会被其独特的人文环境所吸引,从而自觉的产生遗产保护意识。因此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到世界遗产,了解世界遗产,也是提升公众遗产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那么我国相关遗产地,要保证门票价格合理,只有這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5]。这在增加自身旅游总收入的同时,还能够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走进世界遗产,从而产生更大得到社会效应,真正影响到更多的人,有效提升其世界遗产的自觉保护观念,实现我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

法律是意识的有利导向。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完善的法律,可以清晰明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基于这种逻辑关系,完善、严格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可以引导人们保护文化遗产,不断增强文化。

(四)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

各级政府应将社会组织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制定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将一些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并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提供资金,为社会组织的日常工作提供某些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或奖励。这种激励措施鼓励社会捐赠。一方面,社会组织应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应改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自律机制,逐步向规范,积极的方向发展。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努力营造尊重和关心全社会志愿者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志愿者的鼓励和支持,加强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带来更多有志之士。更多有志之士被吸收到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中,使其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

三、结语

意识的觉醒是文化遗产最有力的保障,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切实树立起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真正从自觉状态走向自发状态[6]。总之,近年来我国公众对于遗产保护的意识一直都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投身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这也充分体现出遗产保护的精神和理念,而这也是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强.鼓浪屿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研究初探[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04):16-21.

[2]王元.活态世界遗产英国运河管理规划解析——兼论对中国大运河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5,(06):90-98.

[3]郑越,张颀.世界遗产保护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策略初探——基于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研究[J].建筑学报,2015,(05):33-37.

[4]阙维民.圆明园遗址还要申遗吗?——圆明园罹劫153周年之问[J].中国园林,2013,(12):85-88.

[5]松坦·苏克萨旺,赵智聪.泰国世界遗产管理的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12,(08):75-77.

[6]刘鸣.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下城市建设发展的良性互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298-299.

(作者簡介:焦丽,本科学历,作者单位:瓜州县文物局锁阳城遗址文物管理所,单位职位:办公室文员。)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
浅析新疆霍城伊犁河谷湿地重要价值及保护措施
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
加强大庆湿地保护工作 促进大庆生态环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