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9-04-19 08:59凌粉香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3期
关键词:我心爬山虎文章

名师简介

凌粉香 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原题回放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命题透视

扬州市2018年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作文题仍旧采用“导语+命题”的形式。导语由三部分构成:先是用诗意的语言阐述了“我心雀跃”的原因,分别从景、人、事的角度给考生设定了4个场景,兼顾时间与地点、听觉与视觉等,有助于考生打开思维;然后,解释了“我心雀跃”的含义,化解“雀跃”一词理解上的障碍;最后点明意义,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引导考生立意。

题目“我心雀跃”是个主谓句。从题面上看,限制点有两个:一是主语“我心”,二是谓语“雀跃”。“雀跃”,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高兴得像雀一样地跳跃”。本题鼓励考生抒写成长过程中真、善、美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启发和激励,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正能量。

就题材选择范围看,这道作文题为考生展开了广阔的取材空间。考生既可以自然事物为素材,畅写感悟;也可以社会活动为素材,力求深度;还可以个人经历为素材,写出独特的生活体验。当然,如果选择优秀文化为素材,对话文化,也是可以的。

评卷扫描

1.選材视野不够宽,“撞车”严重。

本道作文题的选材范围很广,考生可以从自然、社会、个人等多个方面选择写作内容,以此展现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本次考场作文中不乏这样的佳作。不少考生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兴趣雅好,或描写境外游学、远足、登山等经历,展现了对美的独特感知、对生活的敏锐把握。

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考生的选材重点依旧集中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上,依旧脱离不了写考试失利,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对“我”的关爱,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对“我”的关心指导,“撞车”现象严重,让阅卷教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能够在“雀跃”的品质上再进一步,联系生活、人生、成长、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思考,则文章的整体档次将会大为提升。

2.宿构作文比较多,缺乏真诚。

中考作文命题的难点在于限制语不能太多,要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写,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考生容易宿构。例如这道作文题,有些考生的套路感就过于明显,仍然将“压箱底”的李清照、苏轼、司马迁、屈原等人的事例拿来使用,却说不清楚这些历史人物坎坷的人生遭遇是怎么使得“我心雀跃”的。而即便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少考生也没有紧扣题目“我心雀跃”展开,感觉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在考场上誊抄了一遍。例如,有的文章乍一看还不错,小作者写自己陪爷爷奶奶下棋、喝茶、写字等,内容具体,文笔灵动;问题是扣题生硬,只是在开头、结尾贴上“我心雀跃”的标签而已。少数考生在文章中也写到自己心情的转变,但表述极为生硬,甚至祖父母的临终嘱托也可使自己内心雀跃,让人哭笑不得。

3.语言表达欠生动,平铺直叙。

在题材接近、立意没有明显高下之分的情况下,语言表达就成了拉开分值的重要指标。如果文章内容充实,且语言表达生动流畅,自然会赢得高分。然而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着实堪忧:平铺直叙,行文呆板,如同流水账;语言平庸,过于口语化,使人感到乏味、单调;写人记事缺乏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安排不当,又不会使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有的考生甚至连用词准确这样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这样的文章,自然令阅卷教师提不起兴趣,甚至“倒胃”。

迷津指点

1.可以将目光投向乡村的人文风物,以满足读者返璞归真的情结。

看到作文题,同学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老师对这几年扬州市中考高分作文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在这百余篇高分作文中,乡村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乡土气息即质朴无华、自然平凡的气息,这类题材的作文缘何易得高分?老师认为,这可能一方面由于此类作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易于展开描写,容易抒发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此类文章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情感需求。如今,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人们开始关注心灵层面的回归,开始推崇乡村的纯朴与诗意,开始追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厚重,因此,饱含乡土气息的文章似乎更容易与读者骨子里返璞归真、田园牧歌的文化情结产生共鸣。

例如“我心雀跃”这个题目,就有考生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写自己回老家的一次经历,农村的袅袅炊烟、阵阵蛙鸣让自己感到生活的美好,雀跃之情油然而生。这其中,一直生活在乡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最好的写作对象。对同学们而言,他们是你们极为熟悉的人,是生命中永远的牵挂,所以,如果选择写和外婆一道整理菜园子、和爷爷一起写对联,或者回忆奶奶做的一道美食、和外公一起老去的自行车等,就会因为“真”而显得情感饱满,“雀跃”之情就是自然的、发自肺腑的,容易打动读者,诚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次考试中,还有少数考生写了庙会、贴春联等乡村风俗人情,谈及其带给自己的雀跃体验,同样让阅卷教师赞叹不已。

当然,同学们在内容选择上也要注重实际。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一定不要勉强下笔,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显得虚假、空洞。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认真思考,才可能完成一篇考场佳作。

2.不妨尝试使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激发读者追逐诗意的情趣。

要想在万千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必须出彩。丰富美妙的词汇、灵动的句式自然会增添文章的魅力,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其中,传神的词语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不同句式的交替、富有诗意的语言等,都是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这里不再赘述。

本次考场作文中,就有不少考生善于描绘这样的美的情境,如乡村田园的清新自然、异域风光的旖旎新奇、城市书房的宁静优雅、咖啡小屋的质朴怀旧、落日余晖中奶奶飘飞的银发、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自行车后座上外公温暖的脊背、婴儿车里妹妹粉红的脸颊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温馨之美。并且,此等美的画面往往与小作者美的情感融为一体,让人感到生活如诗一般美好。

一起欣赏几个富有诗意的片段吧:

“推入虾子酱油汤中,豆腐块便如小鱼儿般游散开去,欣然起舞。加入淀粉,汤汁渐浓,豆腐块稍稍定格,如身着素衣的芭蕾舞者,美好,绚烂。捧着热腾腾的吃食,钻进房中。汤汁凝起。忽忆汪豆腐别名‘珠湖雪浪,望着香雾,倒确有几分空中飘雪、江面滚滚的豪态。”这是描绘汪豆腐的美丽画面,是不是让你垂涎欲滴了呢?

“早晨的云烟轻轻柔柔地笼着,像待嫁姑娘面颊上的两团绯红。对面楼有早醒的花,带着被露水沾湿的清新。万籁仍俱寂,仿佛一场戏剧将开场前的宁静。”如此清新的窗外美景,是不是让你倍感生活的美好呢?

“阳光透过窗子,投下一片跃动的光圈,充满着生命与活力。弟弟此刻在襁褓中傻笑,双眸大而明亮,像两颗葡萄;甜甜的酒窝弯弯的,似能化解世间百忧。”面对这般可爱的新生婴儿,你是否也产生了要抱一抱的冲动呢?

3.讲究一点谋篇布局的技巧,以唤醒阅卷教师疲劳的双眼。

中考作文批阅过程中,面对题材的频繁“撞车”、语言表达的平庸无趣,阅卷教师很容易疲劳。如果文章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更会让阅卷教师“毫不留情”地给出低分。因此,同学们在写作考场作文时,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要学会运用一些谋篇布局的技巧。

以本次作文为例,不少考生在结构安排上还是颇具匠心的。他们主要运用了下列布局方法:

双线并行法。善于构思的考生往往会在行文过程中设置一条线索,使文章呈现出形散神聚之美。而巧于构思的考生则会设置不止一条线索,他们往往是编织的高手。例如,有一名考生围绕“温馨的农家生活”这一主线描绘了三幅画面:土灶边烤红薯,圆桌边吃团圆饭,田埂上嬉戏。三幅画面写得有详有略、生动鲜活。此外,文章中还设置了一条情感线索,即小作者的那颗雀跃的心。从“些许雀跃”到“不管不顾地雀跃欢腾”再到“雀跃得难以按捺”,情感的不断升华显示了小作者构思的巧妙。

对比映衬法。有的考生会将两件事或两个人或两幅景对比着写,在比较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或关于生活的思考。例如,有一名考生从眼前的高旻寺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的盛况着手描写,回忆了从前去高旻寺时泛舟湖上、清风佛面的怡然。小作者并没有褒此贬彼,而是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肯定了传统美与现代美均能使自己身心雀跃。

片段组合法。这有些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就是通过几个画面的组合,把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剪辑在一起,以突出文章主旨。这种手法取材比较自由,可以省去过渡和铺陈,便于集中精力描摹刻画几个片段,结构层次非常清晰。例如,有一名考生围绕栀子花展开描写,撷取了有关栀子花的三段记忆:“我”为妈妈插上栀子花,小店夫妇烹饪栀子花,栀子花给“我”的书房送来花香。选择的材料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每一处对栀子花的描写都让人感到生活的恬静美好,让人心生雀跃。

★一类文

我心雀跃

听,夏的足音渐响。果园那一面老墙上朵朵绿色绽放——那是爬山虎生命开花的声响。叶儿青青,如心的形状。清风中,烈日下,心儿飞扬,编织一首绿歌,在时空的尽头久久回荡。

夏日里,它们迫不及待地奋力生长,那绿意盎然的倩影仿佛在高声呼喊:“我们要向上!向上!”它们层层叠叠,抱紧团结,密密匝匝地将墙壁覆盖,漫成一片绿帘。有的地方浓绿到深邃,有的地方又淡得透明可爱,真似一幅水墨画!

记得去年夏天游览果园时,果农老林对我说,这里原是种满了爬山虎的,只可惜后来被人齐根斩断,绿意不再。他抬起那久久面向土地的脸庞,左手撑在刨地的耙上,右手在布满汗珠的额头上飞也似的一抹,意味深长地说道:“爬山虎是个好东西,一个劲儿地游!呵,真有趣儿!啥果子也比不上它啊!”说着,他展开双臂,比画着爬山虎奋力向上的情景,目光里满是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一幅向上的绿影好似浮动在眼前。

而今,看到那斑驳的墙壁上又蔓延着绿意盈盈的爬山虎,顿时,我心雀跃!

我走近它。那手掌似的在风中开合的叶,泛着绿色的光。看那坚强的根哪,它深深地眷恋着土地,汲取丰沃的营养,向上,向上!雀跃不已地生长!它无声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那叶茎的每一处分支与蔓延都是生命坚定的抉择,嫩红的卷茎包藏着的是青春的伟力,汩汩的血液在迸溅、在澎湃!

我细听它。清风徐来,碧绿化作铿锵的歌,叶与叶的摩挲是亘古的生命之歌在唱响。

生长吧,爬山虎!力争上游的爬山虎!我的心将为你永恒地雀跃。

绿意涂抹之处,必有催人奋进的赞歌,歌颂青春的伟力,歌颂生命的姿态——向上,向上!

综合点评

好的文章是有色泽和味道的。这篇文章就有着鲜亮的色泽和阳光的味道。其鲜亮的色泽表现为小作者文笔的灵动细腻以及文风的清新婉约。小作者善于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技巧——生动的修辞、凝练的用词、长短句交替、多感官描写等,描画出爬山虎浓浓的绿意和奋力向上的姿态。其阳光的味道表现为文意的轩昂以及小作者情思的饱满丰盈。小作者本意是要唱一曲爬山虎的赞歌,所以言辞饱含深情,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爬山虎青春的伟力和生命的色彩。

★二类文

我心雀躍

初三的生活是紧张的,是急促的。教室里总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每晚回到家,星星早已在天幕上闪烁。枯燥,整个心都沉寂了。父母心疼我,让我回老家散心。

乡下的老屋如屋顶上的鸟笼般散发着旧茅草的朴实气息。炊烟袅袅升起,你家的,我家的,缠绕在一起。乡下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不设防。

“回来了啊!”奶奶的嗓门依旧很大,声音如洪钟,大老远就听得到。“是啊!”我也大声回道。一进厨房,红烧肉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好香啊!”我笑着说。奶奶也笑了:“小馋猫!”我坐到灶膛前,往里面加了一把干豆荚,看干豆荚在火红的火焰中仰起又倒下,最后消失殆尽。耳边,如小鞭炮般清脆热烈的声音炸响,让人感受到乡间独有的朴实与宁静。我的心,渐渐褪去了沉重的链条,学业的压力也似乎离我远去了。最后一簇火,焖着已熟的米饭,将香气氤氲在我的胸膛。午饭不过是一碗米饭、一盆红烧肉和一盘子菜,比不了城里,却极美味。

饭后,爷爷搬了藤椅在庭院阴凉处午睡。奶奶做着女红。我选择到田间走走。

阳光肆意笼罩着田野阡陌、流水山庄。水上有舟楫,田间有农夫,远远地似能听到几声鸡啼。寻一处田埂坐下,以草丛为林,观蚂蚱跳跃。蚂蚱有绿蚂蚱和灰蚂蚱两种。偶有七星瓢虫停下,细察其纹理:黑色斑点,七颗,不多不少。忽有“大飞机”呼啸而过,盖一只大蜻蜓也。玩累了,随手摘一根狗尾巴草,躺下。作业?不去管!学习?一边去!至少现在我是自由的、雀跃的。

黄昏是悄无声息到来的。当我注意到它时,它已经在树梢上坐着了,在人家的屋顶上坐着了,在我的肩头坐着了。我的心顿生雀跃。黄昏?有多久没看见了?城里是没有黄昏的,教室里的日光灯生生地将黄昏给吞了。我静静地凝视着它,看它将金色的碎片染于小巷深处,将镇子镀上一层金边,再慢慢地落下去,落到天边,成为一个熟透了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人间有味是清欢。”原来,能使我心雀跃的,不过是尘世里淡淡的欢愉啊!因为它们,活着,也就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综合点评

小作者巧于构思,能够截取乡村生活的片段展开描写。“灶膛前烧水”“田野间漫步”“凝视黄昏来临”,这些都是乡村生活最典型的画面,也是最值得写的内容。小作者又很善于描写,几处细节刻画生动传神,富有诗情画意。不足之处在于,小作者对乡村缺少最为真切的体验,观察不够细致,少数描写可能是想象中的画面。如今,“水上有舟楫,田间有农夫”的乡村之景已不多见,乡村可能已经听不到“鸡啼”,也不是随便就能“寻一处田埂坐下”,所以这样的描写不能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此外,少数字词句的表达欠斟酌。

名师下水文

我心雀跃

凌粉香

七月的热浪终被这突如其来的台风“安比”席卷而去。夜晚,为享受暴风雨后的清凉洁净,我独自前往“自在公园”漫步。设在引江河畔的“自在公园”是一处植被葱茏、水肥草茂、生态环境极佳的悠闲去处。

仍然微雨的缘故,公园里缺少了往日的喧嚣与拥挤,于是我便可以独享这曲径深处的阒寂安然。对于喜爱独处的我而言,自然心生微微的喜悦。不觉到了荷塘边。没有月色,只有灯光,满塘的或打着朵或绽放的荷花在光影中越发显出绰约的风姿。微风过处,清香扑鼻,于是我便陶醉于眼前的荷影花香中了。

“咕咕、咕咕咕”,一两声微弱的似乎是蛙鸣声在耳畔响起,继而又归于沉寂了。正在我怀疑是否听错之时,“咕咕咕”,这次我听得十分真切:没错,是蛙鸣!这只不知名的青蛙不知躲在哪个角落浅吟低唱。它似乎在试探什么,又似乎在召集它的乐队成员。果真,在它的號召之下,潜伏在荷叶下的歌手们渐次登场了。很快,这支大自然的乐队就凑齐了人手。它们开始高唱这个夏夜的第一首情歌。那高低错落、此起彼伏的蛙鸣,仔细听来有着别样的趣味:“咕咕咕咕咕咕”的嘈杂声是它的背景音乐,“哇呜、哇呜哇、哇哇哇”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是它的主旋律,“呱呱呱”是粗犷豪放的男高音,“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是细腻绵长的女低音,此外还有“唧唧、唧唧”的虫鸣作为伴奏……或轻重缓急,或远近高低,夜幕下每一个生命似乎都在卖力地歌唱,讴歌这场爱情的盛宴。

许是唱累了,它们会集体在某个音符上做短暂的停留。但在你的耳鼓还没能辨析夜的宁静时,它们的歌声再次如疾驰的风掠过荷塘,于是你听到的便是一场更为热情奔放的荷塘演奏会,一阵紧似一阵,一声高过一声,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至,生生吵翻了一个静寂的夏夜。

这是一种怎样的喧闹与合唱啊!它定然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喜悦的宣泄,一种发自肺腑的幸福的绝响。

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音乐吗?我心里陡然充满了说不出的欢喜,童年的记忆被这一声声蛙鸣瞬间唤醒。儿时夏夜的帷幕就是被这阵阵蛙鸣生生扯下来的。暮色四合,月升星明,稻田里的庄稼在悄悄地拔节,沟渠里的月亮在悠悠地摇晃,庭院里、矮桌旁,时时飘来栀子花的芬芳,叔叔伯伯们的鬼故事已然开讲。伴着永不变更的蛙鸣,在妈妈轻摇的蒲葵扇中,睡意如潮水般泛上来,就像这蛙的交响乐,淹没了整个稻田与村庄……

如今,庭院里蒲葵扇轻摇的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快节奏的生活已让我们无暇倾听这声声蛙鸣。今夜的久别重逢,是一次多么美的相遇,让我的心顿生雀跃——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这么肆无忌惮地歌唱;也让我的记忆渐渐丰满——它唱响的是一支关乎故乡的童谣啊;更让我干涸的灵魂变得丰盈——无论纷扰的时光多么繁忙,让我们在心底保留一个干净的角落吧,去感受这夏夜的虫鸣蛙唱!

新题练笔

1.请以“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请以“这物,那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猜你喜欢
我心爬山虎文章
爬山虎
爬山虎
爬山虎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爬山虎
我画我心
我心相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