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模式在提高儿科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的应用探讨

2019-04-20 05:38刘丽平岳晓燕李丹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导师制儿科导师

刘丽平,岳晓燕*,李丹丹,李 黎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在临床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护理规范化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工作的转变的重要措施。从临床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看,护理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业务能力以及今后的发展,尤其是针对儿科这类特殊科室的护理人员培训。与常规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儿科护理工作需要一线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耐心以及专业精神。基于此,崔璀等[1]就知-信-行理论在儿科护士的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分析。围绕儿科护理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实习生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我院积极开展了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践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科2016-2018年期间接受的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29名规范化培训学生为研究组,选取2016年前实行传统一带多教学方法的2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所选学生均为女性。年龄构成上,研究组为21—23岁,平均年龄(22.3±0.4)岁;对照组为21—23岁,平均年龄(22.1±0.3)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一带多”带教方式展开规范化培训,研究组学生则采取导师制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1)建立规范化导师制度,导师资格审查的高素质化,标准包括: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或以上,工作3年以上,临床工作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2)从本科室现有护理人员(本科室共8名导师,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中筛选出符合上述标准的“导师”,采取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择各位学生的带教老师;(3)在做好常规授课内容的讲解的同时,导师每周至少一次对学员运用考核法实施临床带教,并进行答疑、行为观察及周考核;(4)由导师根据每周行为观察与考核的结果,安排下一周的教学任务清单,保证每月教学任务完成,每周复评上周不合格内容,直到合格为止;(4)指导学生进行儿科护理相关内容的自学,每月主动约见导师谈话,自行准备复习任务清单,按时上交作业、反思及康奈尔笔记,并按时填写师生评价表;(5)每月至少进行4次理论与制度考核、临床技能考核(DOPS)、整体护理考核(CbD),并做好教学考核结果的记录,指导后续教学实践工作;(6)导师每月与学员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压力以及学习困惑等,做好谈话内容的记录,并进行积极的、正向的引导;(7)导师每月批改学员作业,每月反思及康奈尔笔记并写评语,并于护理教学期间指导学生书写一份护理个案。

1.3 培训效果的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选取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技能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学生的月评价表得分为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其中,理论知识考核采用我科自拟的问卷,于学生完成培训后展开调查;技能实践考核成绩由导师根据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DOPS)、整体护理考核(CbD)得分情况给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客观评价指标

表1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对比

2.2 主观评价指标

表2 两组学生的月评分表得分情况对比

3 讨 论

在护理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新护士作为整个团队的新生力量,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对整个护理团队的护理水平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为满足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对一线护理人员培训的实际需要,张荣生等[2-3]就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培训效果展开了研究与讨论。从其研究结果来看,导师制带教模式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当下医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实际环境与具体目标,在关注医学素质教育的同时,引导新护士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项常用护理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护理知识,培养其临床护理能力与团队写作能力等,能够为优质护理团队的打造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鉴于此,相关的医学人才培养机构以及临床带教老师应当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以及临床各项能力的培养,如临床思维、职业精神等,都应当是护理教学的重点。

导师制教学模式是临床带教领域中相对较新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以及医护人员培养需求发生较大转变的大背景下,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与临床价值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肯定。为切实掌握导师制带教模式的临床价值,获得导师制带教的经验与方法,我科以现有的护理人员为基础,积极建立规范的导师制度,通过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筛选以及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组建了导师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团队。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与传统的一带多教学模式相比,导师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而在岗位胜任力与临床护理能力方面,施行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学生也展现出了较为显著的优势。因此,在儿科护理培训活动中,导师制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从儿科护理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来看,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重要的渠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是整个护理教学的难点,尤其是临床思维的培养,很容易被学生忽视。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取导师制教学模式,定期进行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导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后续的教学实践工作;通过相应的反思与考核,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实际能力与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继而为学生后续的针对性学习服务。因此,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儿科护理相关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规范化培训活动中,导师制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较好地提升临床带教的质量,并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及时沟通提供渠道,满足学生在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指导、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需求。

猜你喜欢
导师制儿科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V eraW an g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