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美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

2019-04-22 10:07赵敬轩
神州·下旬刊 2019年4期

赵敬轩

摘要: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美术高考教育正直火热的发展期,但是就当地的美术高考教育培训而言,却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培养模式。笔者通过长时间的一线教学,对于美术高考的有效培训教学方法提出系统性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西藏林芝市;美术高考;教育教学方式

近些年来,艺术招生考试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2015——2016年度艺术类招生考试人数有71.28万人,整体上成为另一种颇具规模的参加高等考试进入大学的方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每年在学校内参加美术高考的人由寥寥无几,迅速发展成每年近70人的高考队伍。甚至对于大部分高中来说,美术高考成为了一部分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顺利进入大学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然而就当地的美术专业培训而言,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面对如何能够使得美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能够使得考生在培训中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教师怎样在培训中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的方式。在此,笔者通过在西藏林芝市某高中进行长时间的一线教育后,就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有效教学方式进行如下讨论。

一、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程明太在所著《美术教育学》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动力。兴趣是自觉地动机,是智慧和灵感活动的起点,是对所有事物活动有所创造的重要条件”。[1]在进行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佳的初始状态务必是使得被教育者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对于美术的兴趣放之四海而谈就是对美的追求。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在教学中所需要传授的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引导。通过与日常的联系,将高深的知识点和陌生的专业术语进一步的进行通俗化的阐述。形成“艺术产生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皆有艺术”的学习态度。从生活中着手进行引导,进而继续将生活中的美术与部分教学中浅显的知识点进行挂钩,引导学生对于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激发其对已知的既定事实和未知的纯熟理论之间联系的探索。通过日常中的审美,譬如生活的中服装色系搭配、流行趋势下的艺术设计、常见电器的工业设计、妆容的色彩技巧等时尚的、新颖的、话题性极强的目标题目为切入进一步的进行探索。逐渐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堂,从而激发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有效的美术教育方式中的第一步奠定踏实的基础。

二、遵循美术教育规律

纯粹的绘画美术真正所培养的是眼、脑、手的整体而协调的发展,需要掌握如何用眼进行观察、发现和欣赏;如何用脑去理解、分析和艺术性的处理;如何用手去掌握美术的技能、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表现风格等。所以在有效的美术教育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欣赏,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艺术性的理解;需要临摹,从而学会创造艺术的具体方式;需要写生,从而探寻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美术教育的固有规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创作。[2]

而以创造性能力为重点的多元化艺术概念,所涉及到的内容除了绘画以外,在设计创意、空间形态、平面视觉传达、构成要素以及抽象转换等方面的其他的专业知识,则应该以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为基础,将学生的艺术思维进行拓展,艺术修养进行提高。从美术教育的入门阶段就进行全面的现代美术思维理念的初涉和建立,并且着重注意实践环节中的锻炼活动。

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后的一环便是要使得学生学会分析并进行艺术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分析自己或者他人的缺点和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触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瓶颈的突破,从而形成一个良好并有益的循环提升过程。

三、重视审美观的培养

审美观的培养意味着是对于学生在感受外界的美、欣赏客观世界中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明确的分辨出美和丑的能力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中的主要作用。在一开始就应该在学生的脑海中培养出一种正确的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念,训练其最基本的审美能力。通过系列的审美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审美意识,建立独特的审美情趣。而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其审美能力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占据着优越性的地位,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以及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网络社交、实时通讯极度发达的今日,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使得在同级层面上的载有审美倾向的物质载体良莠不齐的出现在学生面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倾向,急需通过审美观的培养,清楚地使學生分辨出个性多样的审美和层次高低的审美是有本质性的区别。通过审美观的锻炼培养,夯实美育教育基础,促进整体审美观的形成。

四、落实考前模拟培训

完善和丰富美术高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表露情感的自由,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设计和展示独特的方式。

美术高考教学中的模拟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就通过模拟获得心态方面的充分锻炼,最终使得能够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可以减少慌乱喝紧张,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3]并从另一方面来说,模拟训练的成绩对于高考而言也是十分重要,是一个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所以作为培训而言,应该秉持对考生负责的态度,做好充分的考前模拟培训,使得学生能够能摆正心态,稳定情绪,在最终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只有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培养,才能使得美术高考培训真切的变成一种人与艺术的交流,将美学教育以及美学表现手法在学生的身上进行培养和发酵。是的美术高考培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应试教育方式而存在,更多的则应该形成一种长久的美术思维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大根.谈谈美术高考培训的有效教学[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2):8-9.

[3]艾亚利.探析美术高考培训的有效教学[J].艺海,2013 (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