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9-04-23 08:23李光集
上海商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果品业态品类

文/李光集

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总规划占地1528亩,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目前一、二期共占地827亩,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三期规划占地面积701亩,正在积极开展规划和方案研究。西郊国际是上海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领域唯一的主中心批发市场,是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型的区域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上海市重大民生工程,承载着“保供、稳价、保安全”的重任。

一、西郊国际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自2015年开始,西郊国际进入整合融合、转型升级、兴市成市阶段,果品业态、肉类业态、进口业态相继启动。经过几年的努力,肉类业态、果品业态和进口业态发展成效显著,主中心批发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完善。

到2018年底,西郊国际各类农产品年批发交易量达到近110万吨,优势品质初步形成规模和特色,其中,果品批发交易量日均2800吨,实行会员制管理,在全市首家实现电子结算追溯交易,成为本市最大的果品交易市场;肉类批发交易量日均3800多头,实现全场自助式电子化结算追溯交易,其中分割肉交易首创电子结算追溯+批配交易模式,在全国同行业中成为领头羊;进出口业务在中美贸易摩擦和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全年完成36711个进口标准集装箱,货重42.88万吨,货值13.94亿美金,分别同比提升11.22%、7.33%、51.72%。共有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2122个商品从西郊国际口岸登陆,进口业务形成规模效益,全球采购业务初见雏形。

然而在西郊国际大踏步发展的同时,企业的内外部情况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上海市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批市场行业格局变动和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提升,都将对西郊国际的战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的发展现状与西郊国际战略定位与目标的实现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态结构

农产品业态结构仍不完善,未能很好地体现“一级批、全覆盖、国际化”的定位要求。经营品类虽然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但还存在品类的空白点;肉类、果品在上海区域基本体现了一级批,但其他品类仍未达到;品类结构中,高蛋白品类总体占比比较低,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也不高,进出口和口岸业务规模仍不大,在品类的国际化方面体现不充分。

蔬菜业务:目前规模不大,在上海市场份额不高,除少数精品和菌菇类品质外,基本仍是二级批,与一级批的定位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果品业务:国产水果业务在上海虽然初步形成了一级批的格局,但在长三角区域,尤其是与嘉兴市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进口果品总体规模还不大,海外直发的一手货不多,与上海辉展市场相比有差距,基本还算不上一级批;口岸类果品业务多数是过岸业务,现场落地交易的很少。还未形成对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有效辐射。

肉类业务:虽然是上海肉类批发的三驾马车之一,但与上农批和江杨市场相比,没有明显的规模和份额优势;在肉类结构中,牛羊肉规模不大,特别是优质进口牛羊肉业务需要努力扩大。

进出口业务:总体规模不大,品类不多,功能不强,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与“全球农副产品的登陆中心、集聚中心、辐射中心和服务中心”发展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冻品、粮油、干活、水产品等配套业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还有空白点,尤其是冻品的现状与未来对冷冻食品消费日益增长的趋势不匹配,需进一步拓展新的主力经营品类,完善和提升综合配套品类,为现代集配、中央厨房、一站式采购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业务支撑。

(二)经营管理服务

西郊国际作为上海市唯一的主中心批发市场、大型城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中枢、全国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其高定位、高标准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虽然在电子化结算、食品安全检测及追溯、国际化业务以及市场环境形象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要求仍存在显著差距。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模式仍未完全摆脱传统市场模式的影响,现代科技的应用面还不够广泛,平台功能还不够完善、商业模式和管理手段还比较传统,流通效率和管理效率仍不是很高,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仍有很大的空间,推进新农批、智慧农批及绿色市场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等等。

二、关于西郊国际市场业态发展的思考

西郊国际未来应进一步顺应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以及未来农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要求,充分考虑上海和长三角区域消费者未来农副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重点围绕菜、肉、果、冷冻食品等品类发展:

(一)承接、做大、提升蔬菜经营

结合市场布局调整和改扩建的要求,西郊国际应对原有的蔬菜批发业务再作进一步梳理,提高交易平台的运营效率。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承接、做大、提升”为主线有序推动蔬菜核心品类的经营发展,通过进一步完善交易服务设施,为全面承接江桥市场蔬菜业务做好准备,并在不断做大蔬菜批发交易量,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努力优化和创新蔬菜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探索蔬菜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蔬菜业务的发展质量,通过提质增效更好发挥市场在本市的菜市基础保障功能。

(二)拓展国际进出口业务

按照光明食品集团国际化战略要求,应充分利用西郊国际优越的农产品口岸功能,以及关、检驻场的优势,进一步创新监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国际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快速推动规模扩张,进一步构建市场在该领域的主导性地位。在国际进出口业务中,重点是要加大农产品进口贸易的拓展力度,将国外优质高蛋白的冷冻海产品、肉类、奶制品以及果品等农产品引入国内,依托上海区位优势,向长三角乃至内陆广大区域形成辐射,使市场成为全球采购的农副产品集散枢纽工程。

(三)提高牛羊肉经营比重

随着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日益提高,近年来人均猪肉消费已趋于平稳,甚至略有下降,但对于牛羊肉的消费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西郊国际在顺利承接华江市场肉类业务资源的基础上,肉类批发经营在本市的市场份额已举足轻重,未来重点需要在牛羊肉的批发经营方面寻求突破,通过有针对性的业务招商和资源导入,快速做大牛羊肉批发经营量,抢占市场先机,形成高地优势,确立在本市牛羊肉批发经营中的主导权,并进一步改善市场肉类经营的品种结构。

(四)提升果品经营量能

西郊国际前期抓住上海农产品流通行业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吸纳了部分果品业务资源,快速成为本市果品批发流通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后应继续巩固和拓展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紧盯和对标上农批、上海辉展果品批发市场和嘉兴果品批发市场等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进一步增强在果品品类上的掌控力和话语权,力争经过几年的发展,能确立行业主导权。在做大、做优国产水果的同时,重点要按照国际化的定位要求,结合自身平台的优势,突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即:在经营量不断巩固提升的基础上,需充分利用市场的口岸优势,大力拓展进口水果批发经营,努力做好本市进口水果的市场入口和核心枢纽,打造西郊国际果品优质、高档的品牌形象,并努力将进口果品向长三角和内陆区域形成中转辐射。

(五)开拓冷冻食品市场空间

冷冻食品不仅是更加健康的食品,也是国际性的食品消费趋势,当前该环节在国内农产品流通领域尚较为薄弱。随着上海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观念的改变,以及与国外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冷冻食品日益走进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该业态未来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西郊国际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中心批发市场,在谋划业态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结合当前市场正在推进的设施改扩建,以及市场及周边冷库、冷链资源丰富的特点,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抢先一步,加快开拓该部分市场空间,提升自身市场平台的经营结构和毛利率水平。

(六)满足一站式采购需要

西郊国际作为本市未来最大的综合性农批市场,在改扩建过程中应预留少量场地空间用于设置南北干货、调味品、少量鲜活水产品等经营品种,既可以丰富市场的经营品类,较好体现了市场的综合性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相关消费团体和第三方配送商“一站式采购”的需要,有效完善和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并有助于推动市场内集成加工配送、生鲜电商、餐饮服务等附生和新兴业态的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市场主体众多、产业链丰富、信息资源汇集、互利共赢的农产品经营生态体系。

三、关于西郊国际市场平台功能完善提升的思考

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质是一个实体性交易平台,除了交易功能意外,还需要信息服务、价格发现、仓储物流、金融服务、资金结算以及其他生活配套等功能。西郊国际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具备较为完整的基础性功能,但在综合配套和辅助功能方面则与“一级批、全覆盖、现代化、国际化”的市场战略定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为进一步推动市场的转型发展,更好发挥市场的平台作用,西郊国际未来的发展应该以平台经济理论为指导,在优化交易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同时,重点完善和提升信息服务、资金结算、仓储物流、进出口服务、金融服务、生鲜集配等功能。

(一)不断优化交易功能,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为了全面承担本市农副产品流通枢纽的任务,西郊国际应借鉴国外先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验和模式,不断优化市场交易功能。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市场布局调整,开发完善西郊国际综合交易结算系统,加快推进全场电子化交易结算,积极探索交易模式创新,提高线上、线下双线交易撮合和达成能力,努力实现客户、渠道、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交易速度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二)完善信息服务功能,提升市场服务能级

西郊国际应加快推进和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通过加大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投入,提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构建西郊国际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主要农产品产销信息、价格信息、市场运行走势的监测统计,争取西郊国际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探索者、信息发布者,从而发挥平台“指导生产,促进流通,引导消费”的作用,提升市场的服务能级。同时,应进一步探索以西郊国际为中心,在集团系统内各批发企业间实现交易信息集成共享,并真正实现智慧农批时代集团各批发市场的集团化运作和产业链资源的全过程管控。

(三)增强仓储物流功能,提升市场保障能力

应结合西郊国际一期改扩建,统筹市场仓储资源,合理化物流布局,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保障农产品品质、提高商品周转速度上的服务功能。要根据市场的品种结构、业态布局和未来经营规模,开展仓储物流前瞻性研究,掌握市场未来冷链物流需求规模,争取与海博投资10万吨冷库项目实现业务联动与协同发展;要着眼构建国际化流通平台的发展需要,为将来可能建设的西郊国际农产品保税仓库建设项目预留发展空间;要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公共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仓储物流企业提供空车配载、冷库供需对接、库房租赁等专门仓储物流服务。

(四)探索金融服务功能,补齐金融服务短板

进一步探索市场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功能,与金融机构寻求合作或发展自己的小贷公司,依托西郊国际各项业务和大数据信息资源,定制精确到点的金融服务方案,探索建设大宗农产品交易结算平台、发放小额贷款、设立产业基金等模式,切实解决市场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难,更好帮助客户做大规模,并打造西郊国际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市场与客户的互利共赢。

(五)拓展集成集配功能,提升市场流通效率

利用西郊国际农产品资源汇集的平台优势,积极探索以集成化的发展模式拓展市场的集成加工配送服务功能,在引导和推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力求进一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批发-配送-零售”的无缝衔接,促进市场平台在拓展服务功能上的模式创新。同时,进一步整合内外部资源,努力构建以西郊国际为中枢,其他各专业市场和区域中小市场为支撑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城市集配网络体系。

(六)完善口岸服务功能,提升进出口商品综合保障能力

充分依托西郊国际作为国家指定口岸和商检驻场查验的优势,大幅提升口岸服务能级。通过与海关等部门的密切配合,进一步为客户提供通关便利,提高通关速度,把西郊国际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出口农产品集散平台。同时,还要不断引导和优化口岸贸易的结构,逐步提升落地交易的比重。

(七)强化检测服务功能,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要统筹西郊国际检验检测场地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投入,适度充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能力。要利用与国家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共建机制,加强进出口产品的检验检测。要通过“技术+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大全市场食品安全管控力度,逐步实现市场所有品类、批次进场产品检验检测的全覆盖,逐步实现市场内所有交易产品的可追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为市场经营与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八)提升消费体验功能,引领农产品消费新趋势

进一步把握现代社会更加注重消费体验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积极探索在市场中增设能够提升消费体验的业态、设施和服务功能。借助西郊国际三期国际食品小镇的规划和落地,利用互动式、一站式、体验式APP购物平台,营造优良的购物体验和人文环境,使西郊国际真正成为引领未来健康消费理念的传播平台,全球优质食材、食品的集中展示平台,国内外特色食材、食品和农产品的交易平台。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商家需求,通过扩大服务功能,或者引入餐饮、住宿、购物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最大限度为入驻商家开展经营提供便利,努力构建和谐共荣的批发市场产业生态圈。

猜你喜欢
果品业态品类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谢先文:面对新常态 开创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