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9-04-23 09:35杨凯
财讯 2019年30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政策建议一带一路

摘 要: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计划,“一带一路”从提出到落实都不是顺利进行。 特别是财务问题在确定“一带一路”项目的方向选择和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资金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使中国企业顺利带动“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问题;政策建议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增加投资143.6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占比为总体的50%,交易总量下降10.26%,并购投资额相比起来较上年增加了32.5%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年。 互惠互利是“一带一路”的根本核心。广阔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沿线国家所拥有的。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金。资金是项目的血液。因此,融资的困难成为一带一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特点

(1)中资机构成为主导力量

根据穆迪的报告,中国金融机构投入7500亿美元来支持一带一路项目的开展,远高于2018年底的一带一路融资。到2018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900亿美元的信贷在1200个项目的发展中,占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 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1150亿美元,占国际贷款的35%专门针对302个项目开展。60亿美元、20亿美元、674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的贷款分别来自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资。 2013年至2018年,中国出口信提供了423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2)国有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印度尼西亚首条高铁从雅加达到万隆,它投资51.3亿美元用于印度尼西亚首个高速列车项目,该项目由中国铁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和印度尼西亚的国有印尼公司共同承包运营。中国铁路工程公司建设蒙巴萨–内罗毕标准铁路项目,其中总投资约为38亿美元。中国铁路建设和中国中铁公司共同运营建造埃塞俄比亚 - 吉布提铁路项目。一项太阳能项目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约15亿美元投资,中兴能源(中兴能源有限公司,由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南亚投资有限公司建造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第一个中国获得海外流域综合总体规划项目的是老挝南欧江水电。对其投资28亿美元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运营。

(3)跨境并购成为主要方式

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并购成为中国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交易的主要方式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4年至2018年,中国的并购可能成为超越美国和日本的主要买家,“一带一路并购金额从22.6亿美元增加至97.5亿美元。“一带一路”中资本项目和贸易活动的报告是根据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显示,核心基础设施领域(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通信、建筑、能源和环境中)根据并购市场报告分析,2018年一带一路境外并购交易数量为99个,总值474亿美元。其中,亚洲最大的现代物流设施供应商普洛斯以160亿美元收购。

(4)融资工具不断创新

国家开发银行参与筹集国际投资项目通过多边合作资金的方式。具体形式如下:股权投资、准股權投资、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证券等形式;如果不是在非外交政策下可以将资金投入其他信托。 2014年,第一家在中东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是农业银行。 2015年6月,为了满足沿线国家或机构对资金的不断需求中国银行发行了40亿美元。随着中国银行业模式“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应用,推出跨境金融服务“一揽子”,通过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在公司进行多元化投资。

二、“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1)资金成本高,压低了项目回报

目前,“一带一路”项目是由中资公司负责推进。一般来说,中长期借款的利息约为5%至8%,管理费用约为1%至2%、投入费用为5%至8% 、承诺费约1%/年,保费溢价为0.6%-1.2%/年。每年7%至10%的项目贷款总额占比。比较而言,该项目的资金用量大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会下调到下游价格,以降低项目的实施成本和降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风险分散难,中方担保偏重

目前项目的融资为了分担风险。事实上,中国投资者对担保负的责任很重,中国资本集团的信誉决定投资项目成功与否。事实上,虽然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正在进行中。由于政策风险与经济风险之间的差距,银行业务需要普通公司确保担保底线。如果该项目的合作方没有良好的信誉,中国的投资公司将因担保银行的外方股权比例而承担风险,这将使公司的担保责任更重。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担保额度直接受国家法律限制,与公司的净资产和营业利润挂钩。

(3)国家担负较大规模最终风险

开发以及实施一带一路项目的过程中,中国投资者投资资本金和企业信用担保进入项目开发。投资一带一路不是短期利润,而是长期的战略性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在早期阶段中国以投资者和资本者角色进入东道国,并为该项目提供资金。带动中国产品的出口,但通过投资获得的巨额回报取决于东道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实现项目的商业化预期。中国的投资是三到五年,但实际的回报往往超过十年。十年期间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所有不利变化是该项目的风险。中国的投资银行和中国信用保险中国政府确实承担了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大部分主要风险。如果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分配给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该风险仍然集中。

三、"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政策建议

(1)打造“命运共同体”

只有我们集合各种主体,约束各方利益,共同承担风险,才能确保投资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结构长远发展。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共建”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原则,建立区域性国际金融机制。项目的东道国需要承担大部分责任,还应向区域金融机构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中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谈判,“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应由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完成。

(2)境外项目规划与布局政策方面要导向明确

需要根据海外项目计划和布局政策制定明确的目标。在整体控制的基础上,我们将一带一路项目从一般公司和白名单企业中分离出来,并为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通过颁发统一证书,“一带一路”政策得到有效推广。

(3)加强资金支持

中国公司收到的政府资金、税收减免和其他补贴形式在参与国外项目招标时可能是不利的,因此要设立专项基金从国家外汇储备划拨资金参与中国项目的建设。鼓励国内和商业银行为“一带一路”项目筹集资金。在海外或中国发行债券。可以考虑中国和外国主权基金来建立工业投资信托基金。

(4)对外商务国际合作政策简政放权

在国际商务合作政策方面,我们简化权力管理,“滤纸”控制,杜绝形式主义,减少双重批复,提高效率。对于国际合作重要性高的项目,应放宽硬性指标,确保灵活管理。

(5)创新盈利模式

作为投资项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传统的市政债券和政府信贷计划是外国政府可以利用的之外,还必须继续扩展授予中国公司的特许经营模式。外国地方当局使用消费税和财产税等税收来制定偿债模式。从债务融资模式来看,地方政府与中国公司合作,为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创造可持续的业务运营,并开发其他项目来降低债务风险。

(6)正确处理“一带一路”国际融资与外汇管理的关系

在跨境现金流动监测和收支平衡管理方面,我们正确管理“一带一路”外币管理之间和国际金融关系,同时考虑到项目的整个发展周期根据项目的整个过程来评估国际收支管理,而不是使用货币流出或流入来确定项目对本国货币的总体影响。对于首次投资,流動控制和监控可以适当减少。

(7)提升合作层次

纵向一体化在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产生了协同效应,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投资成效。改变传统的工程思维模式,将中国走出去战略和资金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指引承包商或其附属公司参与长期项目管理。SOT财务模型,通过这样做,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私营部门和至少一个融资银行,大大减少了中国公司融资困难的问题,并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

(8)增加“一带一路”融资和保险额度

则需要更多地关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相关项目的筹资成本和效益。

四、结语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建立国家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利用政策性基金对风险防控意识进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李铮.“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风险及管控措施分析——以老挝某电力投资A项目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8(14):14-16

[2]郑雪峰,刘立峰.“一带一路”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8(15):34-36

[3]李铮,罗晨.“一带一路”国际项目融资问题及政策建议[J].国际商务财会,2018(05):12-14

作者简介:杨凯,1987年10月,男,汉族,山东枣庄人,任职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坦桑尼亚市政项目经理,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政策建议一带一路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