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9-04-24 09:59
关键词:血气插管呼吸机

韩 韬

(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的舒张或者收缩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不能将静脉的回心血量排出心脏,致使肺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引起动脉血液无法灌注而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症[1]。这种障碍集中体现在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往往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而这种心力衰竭往往从左心衰开始。呼吸衰竭是肺通气或者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而引起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的综合征[2]。无创呼吸是一种借由无创呼吸机向患者加压输送氧气的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因此,本文就无创呼吸应用在心力衰竭伴随呼吸衰竭患者身上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均分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2.35±4.62)岁;对照组中共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为(63.21±4.87)岁,对他们的一般资料给予分析,发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利尿、强心、抗感染、扩张血管、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即鼻导管吸氧,将氧流量的速度控制在2.5 L/min左右。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将氧气面罩戴在患者面部,把无创呼吸机设置成自主呼吸模式,并将氧流量控制在2.5 L/min,将吸气压控制在8~10 cmH2O,逐步增加到18~20 cmH2O,将呼气压控制在6 cmH2O左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在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统计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如PH、PaO2、PaCO2;统计两组治疗一周后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用(±s),给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标示,给以x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一周的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一周后的死亡为1例,死亡率为5.88%(1/17),对照组治疗一周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16.67%(3/18);观察组的气管插管为2例,插管率为11.76%(2/17),对照组的气管插管为4例,插管率为22.22%(4/18),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

观察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为(18.26±1.35)次/min、(69.25±8.13)次/min优于对照组的(23.87±1.26)次/min、(81.36±7.65)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对比表( ±s;次/mi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对比表( ±s;次/min)

分组 n 呼吸频率 心率观察组 17 18.26±1.35 69.25±8.13对照组 18 23.87±1.26 81.36±7.65 t/12.717 4.540 P/<0.05 <0.05

2.3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PH、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分别为(7.31±0.11)、(59±16)mmHg、(38±6.5)mmHg均优于对照组的(7.18±0.23)、(47±9.5)mmHg、(44±5.7)mmHg。此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对比表( ±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对比表( ±s)

分组 n PH PaO2 PaCO2观察组 17 7.31±0.11 59±16 38±6.5对照组 18 7.18±0.23 47±9.5 44±5.7 t/ 2.112 2.716 2.908 P/ <0.05 <0.05 <0.05

3 讨 论

呼吸衰竭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此病通常因为肺泡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而导致患者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患者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发生紊乱[3]。临床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呼吸衰竭,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的方式不恰当,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缺氧是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表现。因此,辅助呼吸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无创呼吸机通过加大通气量能有效的抑制患者的呼吸道梗阻[4]。这对患者的抢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代替患者呼吸,增加肺泡的压力,防止肺泡出现萎缩,降低患者因为肺水肿而造成的肺泡液外渗,增强了氧气进入毛细血管的能力,大大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无创呼吸机在增加肺泡通气量的同时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氧合,减少了回心血量,增加了心肌的供氧量,从而降低了心脏的负荷,稳定了冠状动脉的血供[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一周的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无创呼吸机效果可观,可减少患者的死亡,两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而且在改善相关血气指标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心率与呼吸频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插管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