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山到太平角

2019-04-24 08:58崔燕
青岛画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太平青岛

崔燕

如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和很多守着美景长大的城市居民一样,像我这样从出生就一直在青岛生活的本地人,对随处可见的风景区常常抱着熟视无睹的态度。但这也正是为什么青岛对外来人非常包容,也非常适合旅居的原因之一。很多城市因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因此让最美好的风光遭遇到大举的入侵,到处都充斥着旅行团和旅游车,却把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无形地驱逐了。然而青岛却不同,它给青岛本地人留下了很多享受这片美好山水的空间。这些地域,基本不在官方主流推介的视野,有着只有青岛人才能解读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与风情。比如从太平山到太平角,这条楚楚动人的“太平”线,常让旅游未遂的本地人淡淡地幸福起来。

太平山宽广地铺陈在祥和的老城区,太平角则静默地承载着城市窗户一样的清新海景。从太平山到太平角,仅望文生义就充溢着厚实的安全感。对于青岛本地人而言,是一种熨帖的归属感和强烈的自豪感。

尽管青岛的CBD、泛CBD的地盘越来越大,建筑越来越个性,地标越来越高峻,但还是替代不了青岛骨子里雅致淡定的情调。这种情调有一种速度感和力量感,随着日子的流逝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度,愈发显示出其摄人心魄的动人之魅。

作为青岛老市区第一高山,太平山山石嶙峋,草木葱茏,逶迤绵延,灵秀俊逸,开阔大气,山中有景,景中有典,美丽中透着厚重。太平山向西延伸为青岛山、八关山及小鱼山,向东伸展为湛山,向北的余脉则成就了榉林山。这些山都在老城区的闹市区,无一例外地被林林总总的民居包围,四面八方通向车水马龙,清新悦目而欣欣向荣,充溢着大隐隐于市的亲和力,象是老百姓自家的后花园。爱好休闲运动的青岛人基本上是出了家门,拔腿就去。

青岛楼市闻名全国的噱头,主打的就是大众“海景”概念,它最早缘于太平山一带。尤其在植物园附近的佛涛路,从八大关一直绵延到太平山脚下,一座座红屋顶的民居隐于路旁经年的绿树中间,随山势递增。那些幸福的民居不仅充溢着看海的元素,而且绝对是别墅区里依山傍海、山海景二合一的顶级住宅。背后是山风满楼,前边可登高望海,青岛最美的两种景致尽收囊中。

太平山尽管广大绵延,却充溢着无数细碎的灵动与情趣。佛涛路是众多太平山下的道路之一,最有韵致的算是近太平山那段老路,仅有过一次修葺的路面至今保留并使用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古力。当踩着城市里已经几乎绝迹的烙印,久远的年代感会在心头瞬间战栗。还有汇泉广场近中山公园的那段杉树林,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耸起在市中心大众所及的视野,常给人带来如同置身郊外的恍惚。尤其雾季,这片挺拔俊秀、四季常青的林子会幻化为一片梦幻般的水墨画,宁和静美。

红尘内外,两个世界。清逸的太平山东侧,湛山寺在车水马龙、香烟鼎盛中成就了虔诚的意境,也简化了许多本城人的烦乱心绪。暮鼓晨钟,烟峰重峦,湛山寺于上世纪30年代海选而出的老“青岛十景”中留下了绮丽的历史背影,“湛山清梵”得以闻名遐迩。作家郁达夫的名句描绘的, “湛山一角夏如秋”的一片清凉世界,就是湛山寺。

既然是山,就有山前山后之分,山前向阳,山后则背阴。如果说以小鱼山、湛山和中山公园这三处亮丽景点示人的太平山山前,象一个正当青春年华的二八佳人,张扬着鲜亮而饱满的风花雪月。那么榉林山和青岛山这两处偏于前海更近城市腹地的区域,则因为有理直气壮的健身区域以及深得民心的早市,而更象一个喜气洋洋张罗着素常居家生活的温婉少妇,有着老百姓过日子的平实。

想唠叨一下的是榉林山。这里因为保有着当下难得的原真状态,常常让人惊喜与珍惜。这里没有开发太多人工的项目,始终以多年如一日的山野状态示人,走到某处甚至还有深山老林的原始感。难得的是这里又临近多个居民区,有连接山前山后的顺畅小路。尤其是早晨,常有各路人马从不同方向翻越山头,边看看应季花草、听林间鸟语,边去赶早市,购买最新鲜的呆蔬与海鲜。当然,人们走在人烟稀少处,还可以放开扯开不同格调的嗓子,舒展一下喉咙与心情。城市里能够放肆的如此,很是难得。

由太平山南去海边便是太平角,这里以“湛山”与“太平角”打头的10条道路与八大关的10条道路连成一片,除了道路的名称和规划没有八大关那样的细腻,其他几乎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相上下的秀色与风情,相得益彰的格调与气氛。除非要依照太平角一到五路或者湛山一到五路这样的门牌号按图索骥,大多游人甚至包括青岛本地人,都习惯将太平角算作八大关的一部分。

实际上,八大关景区广义的划分的确包括太平角。太平角的光芒经年隐在八大关的大气场下,近年则借着通透的海滨步行道和光鲜的第三海水浴场,显现出一种时尚气质的明快与清澈,于静默中丝丝入扣地闪烁出与城市国际化同步的曼妙和浪漫。

如果把青岛海滨许多风景秀丽的海岬比作散落在海里的珍珠项链,那么最美的太平角无疑就是项链吊坠上那颗最闪亮的钻石。20世纪初,这里就建有德国教会山东教区传教士疗养院。供在山东传教的德国传教±度假避暑。上世纪30年代,青岛市在太平角开辟一处海岸公园,定名为太平角公园。1934年,来青岛逃热的苏雪林曾写下的《太平角之午》精彩地还原了当年的太平角——青島最高的太平山迤逶引向东南成为太平角的一个土股,像一只靴子似的伸入海中。不过这只靴子和意大利的那只不同。意大利的是摩登女郎的高跟鞋,还带着一截肤光致致的玉胫;而太平角呢,只不过是中国古代做官人所穿的臃肿的朝靴罢了。因其地势偏僻,而风景清幽,故也成为游览胜境。沿角一带海岸崖石,峥嵘竞秀,又是汇泉浴场所无。有一处景色更为特别。一座大崖,崛起于平地,高约十数丈,远望似一朵吐自海面的紫云。海浪自崖底扑来,一阵急、一阵缓、一阵高、一阵低、一阵过去了,一阵又来,迸起丈许高的浪花……

从第三海水浴场的蜿蜒于海边的道路,径直往里去,柏油路没有了,取代的是一条几乎无法会车、狭窄颠簸的土路,周遭貌似乡野的凌乱与太平角景区的华美有天壤之别。带着有些犹豫的困惑继续前行,海风袭来,闻到了纯粹的、浓郁的大海的成香味道。苏雪林笔下的美丽文字随着道路的嘎然而止,鲜活成眼前的太平角。

站在悬崖一樣的海礁凭海临风,脚下的大海异常深邃、清澈、开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越,竟然让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岛人,对每日最熟悉的大海产生出怪异的陌生感和如临“天涯海角”的异乡情愫。夕阳西下,云霞卷舒,对面岛子上的灯火影影绰绰,夜幕就像海潮一样悄悄袭来,梦境般的遥远气息从心底层层叠叠地缓缓滑出,瞬间的幻觉完全忘记了时空的真实所在,完全忘记了身后的不远处就是钢筋水泥筑造的都市丛林。想起许巍沙哑着唱道的: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此景此时,恰如其分。

静默的太平角虽然与汇泉湾、浮山湾一脉相承,但一直以来因为深藏未露而彰显了难得的淳朴天然,远离喧嚣纷扰的清逸,悠远,仿佛停留在时光深处。这种游离于紫陌红尘之外的至真至纯,与其他不断物化的海景所保持的一段距离,使得这里散发出一种旖旎的熹光和幽秘的气息。这种味道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就像太平角景区那些风情款款的老房子。

之于八大关景区有故事的老房子,太平角这带疗养院比较多,因此近代的新房子也不少。这些掩映在绿树丛荫中的部队疗养院沿袭了八大关别墅的优雅气质,多为独体小楼院,庭院是一片碧绿宽阔的草坪,四周树木环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占据天时地利优势的疗养院,成为外地名人在岛城度假休闲的“后花园”。对于特定年代下,能来此疗养的普通人而言,那是一种逍遥似神仙的日子,住在童话一样的欧式小楼,尤其穿着泳装外面披条大浴巾,徒步几十米即可到达海边的悠然潇洒,每每接受路人羡慕又暧昧眼光检阅时便心潮澎湃,这种感觉足以让很多人回味一辈子。

文艺情调,是今天青岛的追求。酒吧与特色酒店在太平角景区婉转的海岸线上,星星点点地散落着。依偎着旖旎的海边,看得见海景的老房子包装过的酒吧和酒店还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独门院落。这些时尚的元素交织出炫目的声色,在这里无论喝点什么或者吃点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腔调和风情。冬曰暖阳里,在酒吧选一个靠窗的座位,泡杯茶,发个呆,透过落地的玻璃窗看窗外的景致,让路人成为自己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路人的风景。现在,在这样的地方举行户外的婚礼,成为一种极其潮流的浪漫之举。当然,在这里也是最适宜发生邂逅甚至艳遇。如此的气氛铺垫下,最是不露痕迹。

历史上的太平角公园临海而建,远离尘嚣,曾带给苏雪林这样的过客几多回忆。如今的太平角公园易址在临近香港西路主干道上重生和鲜活,雾溪、大草坪、小花园、台地园、密林情致不同,适合游人取景拍照,任何居民休闲散步,很贴切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也很迎合太平角景区一贯的闲逸与雅致。公园内的的风景式园林,曲径通幽,递进缓冲地连接起滨海步行道与公交车站。从公交车站和地铁下台阶,就能闻到太平角景区海边的味道,很亲民的那种。

猜你喜欢
太平青岛
太平老街
没关系,我们等他
黑白
喇叭花
太平街
太平街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
东游Q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