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研究
——以青岛地方戏“柳腔”为例*

2019-04-25 01:18青,宋
关键词:剧种戏曲文化

黎 青,宋 旭

(湘潭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简称非遗。地方小剧种作为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化部在2013年7月公布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1],标志着国家保护和扶助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昆曲、越剧和京剧等知名大剧种,这无疑是为地方小剧种的保护与成长带来了新机遇。“柳腔”作为非遗地方小剧种,戏曲内容具有“以俗为美”的审美特征,强调民俗性、小众性,语言特点更多的是口语化、方言化,题材和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地方文化浓郁。“柳腔”作为青岛地区的小剧种因其所承载的意义结构与人们集体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精神共鸣,所以获得了部分观众的文化认同。但在当今戏剧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地方小剧种的处境也较为困难,“柳腔”受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一、非遗地方小剧种“柳腔”的发展现状

地方小剧种的生存环境因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人际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柳腔”的传承模式与表演性质。表演动机由自发组织表演转变为政府组织表演,表演场地由乡村舞台转为剧场舞台,传承方式由家族传承向校园传承转变。社会的变迁影响到非遗地方小剧种赖以为生的环境,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角度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认为当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旧的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环境,从而导致生活上发生困难。旧的方式方法如果不加以改变以满足新环境人们的需要,必将会失去人们的信奉。在“柳腔”的生存环境改变后,怎样重新培养出适合其生存的有机土壤,建立起人们对“柳腔”文化的认同,是现下当务之急。

地方小剧种的发展更依赖于民间戏曲班社。根据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31日,“柳腔”国营剧团和转企剧团共有2个,不到剧团总数的4%,民营剧团和民间社班共有50个,占剧团总数的96%以上,如表1所示。无法准确统计的民间业余戏班多达200多个。[2]165-167由此可见,“柳腔”的发展与民营剧团和民间业余戏班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民间业余戏班因数量庞大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地位也不容小觑。民间业余戏班多是以村落为单位聚在一起的爱好者,他们不舍放弃祖辈传承下来的戏曲剧种,到农闲年关之时,进行义务演出。这部分传承人以半职业或者业余状态从事戏曲传承活动,更多的时间经商、种地或打工等,不以演出为唯一谋生方式。民间戏班这种贴近民心的传承方式,在“柳腔”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民间戏班也存在极强的不稳定性,传承状况令人担忧。

表1 “柳腔”剧团数量统计

地方小剧种的观众群体急剧缩小,“柳腔”演员向大龄化发展。“戏曲艺术是一种直接面对观众进行现场演出的特定综合艺术,换句话说,失去了观众,就失去了戏曲艺术存在的价值与根基。”[3]5“柳腔”有一批忠实的老年观众群,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观众,这一部分人群对于“柳腔”文化有较为强烈的认同。但是“柳腔”的悲调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有着较大的差别,年轻群体对“柳腔”文化并没有产生强烈的认同。与此同时,“柳腔”演员朝大龄化发展,由2006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可以看出,平度市姚家荆戈庄村“柳腔”剧团的演出场次及演员年龄变化,如表2所示。自1987 年以后,“柳腔”由先前的红火发展转向市场冷淡,演员群体开始趋向大龄化,演出的场次也在急剧减少。[4]44-45

表2 “柳腔”剧团的演出演出场次及演员年龄变化

二、非遗地方小剧种的生存困境

(一)同质化的剧种剧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地方小剧种的生存环境在动态地扩大和改变。部分地方小剧种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没有认识到本剧种的独特性,片面地向京剧、越剧等五大剧种以及知名地方剧种靠拢。不少地方小剧种出现了地方戏改“土”为“普”的趋势,从唱腔到念白一改地方语言的原态。比如:河南地方剧种“怀梆”,因其向河南梆子腔的豫剧学习时,改用了豫剧语言的中州韵,结果出现了“豫不豫,怀不怀”的尴尬局面。还有的地方小剧种认为京剧就是规范的戏曲样式,在表演上自觉地向京剧靠齐。如河北梆子的剧目“龙凤呈祥”与京剧同名剧目对比,会发现两出不同剧种的剧目,除了唱腔有差别外,念白、鼓点和身段动作几乎相同,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地方小剧种的辨识度较低。

(二)高龄化的观众群体。地方小剧种因缺乏对现代年轻群体的喜好及习惯的研究,导致出现戏剧观众“后继无人”的局面。由于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也导致地方小剧种的观众锐减。观众的断层与缩少会直接对演出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观众的减少引起演出场次的缩减,导致优秀演员转行离开剧团,进而影响到演出的质量,部分业余剧团因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面临解散,生存环境堪忧。与此同时,地方剧种为了尽可能地保留观众,剧团不断选择能够吸引观众的新的演出形式,并没有考虑剧种自身的文化属性,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地方特色”,从而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三)单一化的保护模式。目前对于地方小剧种保护模式大多为生产性保护与博物馆保护,多是针对于剧本创新、演员培养、史料整理等层面进行保护,对剧种活态传承认识不深刻。在戏剧市场的推广、剧种品牌的塑造、目标受众人群的扩大等方面不甚了解,没有清楚意识到年轻人和戏曲艺术之间的隔阂,不太注重剧种的包装和宣传,传播手段和途径较为单一,从而导致了地方小剧种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史料的记载中、专家的理论中,没有真正让地方小剧种走进我们的生活。

三、文化认同与非遗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的关系

(一)文化认同始终是非遗地方小剧种保护的内在脉理。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保护,应以文化认同作为内在脉络来展开其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本位性,属于公共产品,对其保护是基于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完善人类内在精神信仰等人本主义思想。[5]97地方小剧种流布地域、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具有鲜明的家族传承、村内传承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文化对社群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地方小剧种的文化认同,是通过对戏剧文化的对象化实践来建构意义、表达意义或再现意义的精神生产实践,是人们进行自我表达、文化生产与生活空间构建的动态性过程。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进行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保护,是一种主动接受型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地方小剧种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认同对于非遗地方小剧种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6]31地方小剧种的产生有赖于区域性生活中精神上的共鸣,以及在感情交流、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内在文化凝聚力,即文化认同。“柳腔”作为山东地方小剧种主要流布在胶东半岛一带,其产生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方言民歌等有密切关系,是在人们生活习惯、区域风俗和社会交流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凝聚力,是群众的主要精神文化食粮,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文化认同是非遗地方小剧种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孙昊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中提出,非遗是“文化”的从属概念,“文化”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又是其本质属性和价值体现。“文化”存在的意义表现为对社会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柳腔”的唱词大多歌颂的是“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观,并且人们通过“柳腔”的表演及艺术的形式展示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柳腔”文化与“柳腔”所在的区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在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中,文化属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属性,失去了文化属性也就失去小剧种的灵魂。

随着文化群体的发展,文化认同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发展成熟需要群体与文化之间不断磨合,是一个与人类文化发展相伴相随的动态概念。“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或者更大的社会情境因素,个体会和所处的环境不断磨合、碰撞,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认同状态。”[7]72“柳腔”等地方小剧种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性,社会群体对地方小剧种文化所产生的认同,也就是对其所在区域文化的认同。反之加强对本区域文化的认同,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地方小剧种文化的认同。

四、以尊重文化本位性为基础构建非遗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对策

非遗地方小剧种作为以精神形态表现人类创造的活态文明,其文化本位性与传承时间的延续性要求我们要以一种活态的形式进行保护。“活态保护”就是要将“有形保护”和“无形保护”相结合,尊重地方小剧种的内在文化属性,加强文化认同,建立“可持续的”保护模式。同时要注重年轻观众群体开发,在观众层面上保证“后续有人”,从而保护与发展地方小剧种。

(一)加强方言纽带作用深植地方文化环境

地方小剧种的语言表征、文化内涵、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都与戏剧本土的地方特色相协调,从而使地方戏剧成了一种身份认同的载体,在某种意义上深化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进而又会影响到文化持有者对地方小剧种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最集中地反映在“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文化持有者身上。或许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戏曲不甚熟悉,但只要在家乡有较长时间的生活,必然对方言有深厚的感情。当融合了方言魅力和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在耳边响起时,那种强烈的认同感会立刻涌上心头。刘文峰在《山陕商人与梆子戏》中将梆子戏与山陕商人的关系进行了这样的论述:“许多商人为了消除远离故乡和亲人的寂寞情怀,常不惜重金约聘家乡戏班和伶人到他们经商的地方去演出。”[8]175实际上,山陕商人身在异乡邀请家乡地方戏班来表演,并非只为了自己的娱乐,更是对家乡文化认同的体现。

地方小剧种的产生,与该地域独特方言、地域文化有紧密的关系,一旦这些被改变,它的存在就是无根的。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地方小剧种的重要语言形式,是联系地方小剧种、地方文化和文化持有者的重要纽带。所以在地方小剧种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剧种的根深植于文化中,重视方言在地方戏剧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地方剧中的特色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磨灭。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可通过出台政策和通过媒体宣传,以唤起大众对方言的重视,从而推动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小剧种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二)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剧种地方特色

对于京剧、越剧等大剧种来说,它们发展历史长,艺术底蕴深厚,剧种覆盖地域广,艺术人才资源丰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无从被同化,而且还会随着地方小剧种向它们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同化地方小剧种。丹纳说:“任何一种艺术,一朝放弃它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方法而借用别的艺术方法,必然降低自己的价值。”[9]400地方小剧种要想在当代立足,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也就是打造一部具有自身特色、艺术价值高、具有强烈影响力的时代“精品”。从戏剧发展的角度上讲,正是这些精品构成了发展的主流,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的音乐精品作为时代的象征而流传下来。

1.打造戏剧精品首先要加强编剧队伍建设。剧作者既要深知剧团舞台呈现的整体风格和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又要勇于实践,在创作过程中要有意承袭民间传统,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奉献出能够引起广大观众情感共鸣的艺术精品。比如越剧的《红楼梦》、黄梅戏的《天仙配》等,以及早在1954年8月,青岛市金星柳腔剧团李川、秋潮改编的《寻工夫》也曾在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优秀剧本奖。2.要注意优秀演员的培养。在表演过程中对于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处理,需要演员用自身的艺术涵养加以完善和丰富。因此,优秀的戏曲演员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较高的情感、文学、生活等艺术涵养。早在1959年,青岛市金星柳腔剧团被邀请进京,剧团的优秀演员们于中南海怀仁堂倾情演出了《赵美蓉观灯》等精品曲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美和各方媒体的报道。3.要加强政府对地方小剧种精品剧作的关注度。从2002年开始,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一起执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广泛选拔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作为地方政府更应该提高精品意识,帮助地方小剧种力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精品剧目的影响力比数十部甚至数百部普通作品更大。

(三)立足现代影视环境借力名人效应拓展市场

当代年轻人对地方小剧种的认知还是在老一辈人的带领下建立的,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息获取方式和审美趣味更为多样化,更多的年轻观众喜欢通过影视作品如田华主演的《白毛女》、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林黛主演的《宝莲灯》、京剧名角梅兰芳、豫剧名角常香玉、越剧名角王文娟等艺术风格来识别不同的剧种,现代影视及名人名角,对戏曲传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于地方小剧种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以学习的传播模式。

从拓展市场而言,东北“二人转”作为地方剧种,其传播模式是比较成功的。由赵本山、宋丹丹、黄宏等一批老艺术家,对地方剧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时,演变成为具有现代批判意识的小品,扩大了目标受众人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从而将“二人转”推向了全国。“山东梆子”请邵峰主演由同名戏曲改编而来的电影《跑旱船》,利用人们对电影的关注,传播了“山东梆子”的文化信息,在保留“山东梆子”“老腔老调”的同时进行了传播方式的创新,不仅吸引一批粉丝关注“山东梆子”,也是影星了解与学习戏曲的途径。邵峰也曾表示,表演的过程使他深深爱上了“山东梆子”和孕育它的土地。像“柳腔”一类的地方小剧种暂时没有令人熟知的名角,所以地方小剧种要立足于当下市场环境和自己传统特色,可以利用影视名人的号召力或打造戏曲名角的方式来开发自己的市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四)融媒体环境下打造戏曲跨界传播

为了实现戏曲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有必要在坚持剧种本体文化自觉的同时,结合当下融媒体环境,从商品营销策略上找一些方法,比如加强重视包装和宣传,在传播手段和途径上做一番努力。为支持戏曲能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10]传统剧种与现代综艺、名人名角的跨界结合也为戏曲增添了很多现代性。浙江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你好!生活家》中,歌手霍尊现场演唱传统京剧《梨花颂》,在其演唱京剧后,其粉丝群也开始自愿自发地了解戏曲。霍尊的演唱将流行音乐与戏曲跨界结合,将文化传统与当代流行时尚结合,扩大了戏曲的听众群体。广东粤剧院推出的《梦·红船》等,以高规格的演出质量和新颖的演出形式吸引了观众,主要演员彭庆华甚至成为一众粉丝追捧的偶像,忠实的观众因喜欢演员而去主动搜索其之前演出的传统剧目,主动学习经典唱段,从而真正地喜欢上戏曲,形成一种良性的顺势传播。

再者,戏剧人为了推广戏剧,将自身包装成为一个名人,然后进行剧种的推广传播。京剧老生王珮瑜通过综艺、微博、抖音等培养了大批年轻粉丝群,然后进行国粹京剧的推广。她提出的理想逻辑是:希望大家通过喜欢王珮瑜而喜欢京剧。尽管其饰演的角色是老生,但她却用时尚偶像派风格推广自己,这种新的推广形式为国粹京剧圈了一大波粉丝。很多人坦言,是因为喜欢王珮瑜才了解甚至喜欢上了京剧。融媒体环境对大剧种的发展是一种考验,同样对地方小剧种发展也是一种考验,但是如果将其加以利用,无疑会成为地方小剧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结语

作为非遗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小剧种在我国已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唯有深深扎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加强方言的纽带作用,以地方文化认同带动戏剧文化认同,才是地方小剧种的发展正道。在具体措施上,只有以尊重文化属性为前提,扎实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自身特色,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使地方小剧种充满新的活力,大力开展地方小剧种的跨界传播,为地方小剧种开辟出一条新的传播道路,方能使地方小剧种特立于剧种同质化的环境之中。地方小剧种在发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是凝固的、僵硬的,而是处于不断创新、突破、融合的动态发展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其本质的、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地方小剧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