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呼应

2019-04-26 12:37张艳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尾处语意首尾呼应

张艳

(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媽,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选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先说

作者通过对父亲李大钊遇难时的回忆,展现出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交代了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在结尾处母亲叮嘱作者要记住父亲的被难日,这里作者以重复时间的方式表达了母女并没有在悲痛的情况中倒下,而是牢记这个日子,永远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

对比阅读

(开头)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

(结尾)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小小提示

上文是《阳台上的小麻雀》中的片段。请你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从文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复杂的心情?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呢?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教你一招

如何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呢?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几种常见的首尾呼应的方法:

(1)问答式照应:在文章的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处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简要的回答。

(2)重复照应:以重复的方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可以完全使用同一个句子或者相同的词语。

(3)语意重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虽然文字各不相同,但是所要表达的语意必须一致,能够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试一试

同学们,读下面的段落,判断其使用了哪种首尾照应的方法。

片段一:()

(首)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尾)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片段二:()

(首)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时时处处留着我的足迹,里面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烦恼,其中充满着快乐、感慨、怨恨和愤怒,然而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那一个尴尬的早晨。

(尾)我应该感谢那个尴尬的早晨,是它让我不再毛手毛脚;但是我也要和那个尴尬的早晨说“再见”,因为尴尬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猜你喜欢
结尾处语意首尾呼应
蛋炒饭的哲学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首尾呼应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