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方法初探

2019-04-26 10:06阮玲霞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效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

阮玲霞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在思想交流碰撞,逐步培养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学科。这门学科不单是传授简单的学科理论知识,更是将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带给学生。文章通过介绍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引出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如何正确地进行道德与法治课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高效

一、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一)主动性较差,自我学习与实践的能力弱

知识的繁杂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教育过程中对学习力研究的欠缺,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得许多初中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总想着依靠老师,本本分分做一个聆听者,不假思索地吸收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这种只做听众的被动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效果是极差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弱化了自身积极主动性品质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不甚明确,在形成正确价值观时,难免会有退缩,不能够突破自身去实践。

(二)没有系统性的思维,学习计划模糊

对于新知识的接触与学习,要采用系统的学习方式。大部分的初中生刚刚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面对中学高度的学习压力、繁多的作业量,会不自觉地偷懒,对于初中学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自控力薄弱,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遇到难点与重点不自觉地选择逃避。面对新的学习征程,没有一个完整和明确的学习计划,加上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的发展。

(三)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理解不全面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任务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讲解,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使学生产生对社会和世界的正确看法与认识。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相比较,这门学科需要学生亲身体会与理解,从而感悟这门学科真正的内涵,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认识不全面。记憶书本上的内容并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最主要的是要培养辩证思维逻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对待学习,一定要活学活用。现如今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知识性的学习,更要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要通过现在的学习,改变以往不正确和不全面的思维逻辑,并确立正确的目标与想法。初中生现阶段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对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确立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的复杂性给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学生及时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自主学习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

(一)发挥自主积极性,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现阶段众多学科逐步培养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初步形成一个大致的系统框架,或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进行思想碰撞。这样的学习模式更贴合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自由展现自我和释放梦想的重要体现,符合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二)发挥学生的潜力和特质,学会互助式独立思考

长期依赖于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与知识,单纯做一个聆听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将自主学习作为革新学生学习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实际问题。没有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学生就没有机会展示自我,奇思妙想的萌芽也就被扼杀在了襁褓中。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这样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相互分享观点与见解,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为互助式独立思考模式。学生间既能互助,又有独立思考,提出见解共同分享,让学生在团结互助中进步,在进步中更加团结互助,在讨论中逐渐提升自我的思维逻辑与辩证思想,及时改正不正确的想法与观点,不断与时俱进。

三、对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方法的探索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关键且重要的学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之前学习的思想与知识,跟上教师的节奏与步伐,逐渐发掘一套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并对新的知识不断提出疑问,不断思考,要发挥自身的力量,自主学习。课上与同学、教师多讨论,课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工作,加深自我认知,注重思维逻辑的养成,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一)与教材对话,掌握主要知识

教材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知识的重要呈现载体,也是初中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素材。做到熟悉教材,首先要看教材的目录,目录看起来只是一些关键词,实则是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概括,章节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构建整个知识框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能力。在学习新内容前,自主预习是必要准备,这是与知识的第一次接触,对于教材中的疑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与书籍,准备一个本子,随时随地记录下自身的疑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课本内容分为着重点与熟悉点,着重点是要求记忆的,而熟悉点仅需要稍作理解就好。学生应通过自主预习,熟悉课本,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可事先自主大致列出知识框架,这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同时反馈了这段时间个人的学习状况。因此,自主预习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二)与老师和同学对话,拓展思维

自我学习与自我消化总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个人的想法与观点有时过于主观,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最理想的学习方式就是不仅自己明白,也能用自己的话教明白他人。因此,这个过程避免不了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交流以及对话。教师的职能便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置核心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对话。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发挥小伙伴的积极作用,在做一名学习的积极者与主导者的同时,也要做一名安静的聆听者,或许通过他人的讲解和叙述,你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或许在聆听中,他人的观点会点燃你的思维火花。但并不是说,你不能与他人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将想法说出来,找到共同点,针对不同点,互相说出自身的看法,有助于拓展知识和思维。现如今的课堂,完全可以采用创新的小组合作方式,将学生划分为学习讨论小组,展开问题的剖析,小组之间协作完成。这就要求事先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将责任具体到每个人,这个过程也是考验学生能力的一部分。小组成员合作上课、组织课堂,跟同学交流,结束后,大家提出关于本课内容的疑惑点,以及小组上课的亮点和改进建议,上课小组总结反馈,提交给大家共享。这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得到进步,也有利于在观点的交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成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

课堂时间十分宝贵,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状态,要把握每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这不单指认真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要勇敢将自我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对课本的理解更深刻和彻底。这样的锻炼机会,是提升自我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是体现个人逻辑思维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

(三)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复习,做到知识点的升华

人对于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记忆程度会有所减弱,这就说明了“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中专注听讲,课后重点复习,这是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自主复习的三部曲。

1.创新复习,多渠道巩固练习。现如今,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更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来为学习服务。网络的力量非常巨大和深远。网络资源的新颖性与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资源的变幻多样,不仅可以浏览往年的真题与经典题型,而且可以搜索有关的知识框架与知识汇总图,还可以观看教学视频。课上的教学主要是讲授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重点理解与领悟要在课下进行巩固。播放教学视频这一生动新颖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传递,预示着新的时代必将加快前进的步伐,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利用网络资源的新和广,做到全面和精致。

2.自我总结对道德与法治的感悟。相比于许多知识性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科,并不是所谓的记忆和学习课本上的死知识。当然,必要的知识性概念是需要去了解和把握的,但更多的是要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理念与思想,這个过程会提升学生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才是学习这门学科的真正目标。因此,学生要经常在课下去回顾和反思教师在课上讲解的内容,认真思考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将思想真正植根于大脑之中,并付诸行动。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不断进步与不断探索的,在这条求知的路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相互学习的伙伴。而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把握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在众多方法中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方法。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楼江红.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李达轩,刘小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高效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