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2019-04-27 01:31景红梅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转化措施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

景红梅

【关键词】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42—01

近年来城乡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差距日渐加大,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到初中首次接触英语,对其学习英语来说这个时间段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初中生表现出了厌学、感到学习英语吃力的现象。本文结合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给予了一些转化措施。

一、施以爱心,关爱学生,使其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唤起学情

学困生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础薄弱、方法不当或孤独自卑造成的,他们缺乏自信,违纪惹事,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因而学习无动力、消极应付。教师若能对这种学生给与更多的关爱,动之以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然后晓之以理,使其重新扬起“爱”的风帆,在融入集体的同时,能“爱”上这门课,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改善学法,大多数学困生是能很快进步的。

二、施以偏心,感受成功,激发保护积极性

学困生因为比其他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困难,常常表现为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因此也常被旁人所厌烦,其本人也很难有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也没了兴趣。教师转化这些学困生就得有点偏心,课堂提问多设计些简单基础的问题给他们,小组讨论时让他们分担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业布置时让他们做基础题,一旦他们完成了这些任务,同样也会得到表扬和奖励;课外辅导时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耐心,量分时采用低起点另加进步奖分的办法肯定他们的进步。

三、教学分层策略: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实施教学分层和辅导分层策略

“学生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习,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做到“我要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励他们懂得自觉学习,指导他们主动学会学习。分层教学是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四、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建立零距离师生关系

教师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一切教学组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教学效果是教与学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是学生的交流者,是学生的促进者,通过营造一种消除学生心理到生理恐惧的环境,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障碍,能力差异,性别、性格差异等等的英语学习影响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为学困生转化提供可能。

五、多样的教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困生往往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诱导,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景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困生其兴趣范围是较狭窄、单一的,从兴趣的内容看,学困生的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而对抽象的文字材料不感兴趣。为此,选用他们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实物、简笔画,并适时地利用英文歌曲在课前,课中,课尾进行教学,以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层教学使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分层教学是根据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的理论而采取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自己该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3.丰富课外活动,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学困生由于受心理和知識经验的制约,更希望学习过程形式多样。根据这一点,在课外组织一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有以下几种活动形式:一是趣味性的活动。如蒙眼画五官、单词接龙、谜语竞猜、课文朗读等。二是创造性的活动。如办英语手抄报,改编英语歌曲等。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英语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期望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能一劳永逸。对学困生的情况要“反复抓、抓反复”,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困生的行为出现反复时,转化学困生的信念和决心才不会动摇,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不至于半途而废。再者,要切实改变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偏多的现状,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然更离不开学困生自身的努力。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转化措施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