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式风格”,构建专业课堂思政教育语言体系

2019-04-27 01:40杨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要让思政教育在群舞中领舞,就要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内涵,在课堂德育实践中切实转变话风,纠正传统专业课课堂遇到思想政治教育就板起面孔讲理的陋习。以“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风格”为研究和实践方向,构建起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相符合相适应的语言体系,是各学科教学中可以借鉴的教学语言方法。

【关键词】“习式风格” 课堂德育 语言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83-01

“习式风格”简单来讲就是善于用大白话和大实话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用深入浅出的群众语言解疑释惑。相比起华而不实,虚浮佞巧的说教,口语化接地气的实事求是更加能打动人心。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都用有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让听惯了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的普通百姓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深邃的思想有了更为流畅有力的载体,思想的传播和传唱就更加深入人心。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这种可亲可近的语言方式贯穿到我们工作的立场、观点、看法中去,将这种可学可用的好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做好“课堂思政”德育教学工作,就要注重学习习总书记平实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在习总书记在各个场合的论述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他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灌输”和“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阐述。习总书记用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来比喻青年人价值观;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来阐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来提醒青年人惜时如金;用“缺钙”“软骨病”来形容理想信念的缺失;用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来告诫青年人不可做时代的看客和过客,这都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长期基层工作的经验。梁家河岁月让他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常年的心系百姓,使得他充分调研了社情民情,这些都为他生动的语言提供了有效的来源。我们的专业课里也有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在举例的时候紧贴德育教育,达到亲切朴实的教学效果。

二、做好“课堂思政”德育教学工作,就要注重灵活运用习总书记精彩的“金句”

对于大学生而言,“习式金句”是习总书记在各个重要场合引经据典、言简意赅、生动风趣又意蕴深远的表达,由于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学生群体里传播力强说服力高,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同时“习式金句”语义明确,通俗易懂,不但告诉了学生专业学习中如何坚持不懈攻坚克难,而且告诉了学生通过找寻人生坐标探寻人生意义的具体方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传播度最高的金句,这句话原本来源于佛经,但是今天当我们提到这句话首先想到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想到的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和坚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习总书记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提到的“金句”,今天在做学生德育工作时,在团结民族学生、做好特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我们最爱说的就是“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学习习总书记的“金句”、用好习总书记的“金句”就要堅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和运用才能有底气、有担当、有分量。

三、做好“课堂思政”德育教学工作,就要注重用具有青春特点,时代气息的话语展开叙述

研究青年一代的心理特点,讲些贴近青年人的话是我们从习总书记讲话中得到的最大的启示。2013年5月,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指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提到年青人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时他又强调:“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理想和信念是青春最美丽的一抹亮色,也是年青人心底奋斗的源泉,习总书记用青春的语言鼓励青春的一代,把话说到了年青问的心坎上。怎么奋斗呢?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又提到:“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接着他又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对青年人说:“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温和、平实的话语让青年人倍感亲切,一下子就拉近了与青年人之间心的距离,青年人能很轻易感受到字里行间话里话外的真诚和情感。

四、做好“课堂思政”德育教学工作,就要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言论

习总书记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何他在各种场合能够将古今文化优秀成果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原因。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被习总书记用来告诫我们不懈追求理论学习时,显得恰如其分,他提醒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去领悟真谛。”形象生动意味深长。我们能看到习总书记在告诫我们读书的时候自己也身体力行,经典的学习让他的丰富的语言和思辨能力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境界,在讲话的时候往往能一言概之画龙点睛。在鼓励年青人不可因循守旧而要积极创新时,习总书记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阐述时代对年青人的召唤。在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青年学子回信时习总书记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是要告诉年青人要学会从大处、根本处着眼,只有学会了根本的大道理,方可兼顾旁枝末节和其他细微处;只有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个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说话是沟通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素养和具体观点的展现,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和技巧的反映,更加是教育工作者立场、观点、态度、感情和方法的表达。要能够在大德育领域凝聚共识获得同频共振,就要学习习总书记沉稳大气又亲切自然的话风,展示真性情抒发真情感,切实触及心灵触及灵魂,这对纠正和改变德育空洞乏味的积弊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新时代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加强经典著作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学习,边学边用学以致用,构建起属于德育工作者自己的,符合新时代特点,契合新时代思想的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

杨娜(1982.10.14-),女,白族,云南洱源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