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路的历史蕴涵与当代意义

2019-04-28 12:28韩洪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长征中国梦改革开放

韩洪泉

[摘 要]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长征胜利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长征”不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象征,而且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引申,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特别是近40年来,“新长征”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生成、传播、发展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代指和缩影。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目标,也赋予“新长征”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红军长征;新长征;改革开放;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4-0018-05

1934年至1936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谱写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长征胜利80多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长征”已成为一个具有特殊象征意味和特定文化内涵的历史概念。概念话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行为形式”,其意义在于“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建构世界”。[1]概念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生动缩影与鲜活呈示。本文试从概念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长征”的历史流变和现实意蕴作一考察。

一、新长征概念的滥觞与初萌

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等文献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及并从不同角度论述长征。[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3]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比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实际上把党和国家的全部革命与建设事业作为一次完整的长征看待,也是把新时期的革命任务比喻为继续进行的新的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奋斗目标、制定的一系列任务规划,都可以看作是新的长征的具体展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在所致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要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把一个经济上文化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4]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按两步走的设想。[5]在1975年1月13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重申了“两步设想”,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6]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描绘与设计,也是新长征这一概念的滥觞和酝酿。

这一时期,在一些公开发表的报道和文章中也开始出现“新的‘长征”这样的提法。如《在新的“长征”中当一名新兵》[7]、《紧跟毛主席进行新的“长征”》[8]、《老红军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9]、《在新的长征路上》[10]、《在新的“长征”路上——记红军老战士卢从发同志》[11]、《长征路上新的长征》[12]、《新的长征》[13]等。不过这类文章数量不多,也没有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1975年10月纪念长征胜利40周年之际,关于“新的长征”的提法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团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在这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新的长征”的内涵:“这个新的长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毛主席号召我们的,要求我们的,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14]胡耀邦这次讲话的录音和记录稿,在中央各部门以及部分省市广为流传,在当时产生很大反响。

二、新长征语汇的流行与传播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也是新长征的元年。正是在这一年前后,“新长征”的概念得到了权威认定、广泛传播和全面运用。

(一)“新长征”得到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和重要领导人的权威认定。1978年2月26日到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明确把20世纪内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称为新时期的新长征。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仍采用《义勇军进行曲》曲谱,但歌词进行了修改,开头即为:“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邓小平在这一年的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新长征。10月11日至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致词中,号召“全国职工群众用丰硕的成果来迎接新长征中第一次盛大的群英会”[15]。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长征中,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16]其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历史新时期,也揭开了新长征的全新一页。

1978年里,许多重要领导人都发表讲话或文章,从多个角度强调了新长征的历史意义,对走好新长征路提出明确要求。比如邓颖超在北京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会的讲话[17],韩英在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18]等。

(二)“新长征”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传播。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即1978年3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八亿人民的新长征》一文,按人大会议精神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称为“新长征”,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争取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而团结奋斗。其后,全国各地陆续举行游行等活动,庆祝五届人大闭幕,鼓舞和号召人民为祖国现代化开始新长征。[19]以此为标志和开端,全国各地的媒体掀起了报道、宣传的热潮,“新长征”成为当之无愧的1978年度热词,其影响直到今天。

中国的新长征很快在国际上引起关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第二天,外国媒体就已出现相关报道。如法国《费加罗报》在1978年2月27日刊登的题为《第五届人大,北京:华建议进行一次新的“长征”》的报道中指出:“华号召他的同胞们为走向发展和繁荣而进行新的‘长征”。[20]又如日本媒体也指出,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开始新的长征,一定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21]几十年来,外国媒体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和新长征内涵的演变始终高度关注,作为其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扇窗口,并出版了多语种的《中国——长征》《中国——新长征》大型画册等,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

围绕新长征这一新的使命任务,文艺工作者也迅速做出反应,很快推出一大批作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的范围和影响。1978年,《长征组歌》的作者萧华创作了诗歌《把青春献给新的长征》,国内许多报刊均发表了大量以新长征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上海《文汇报》副刊则以“新长征”冠名,并于8月11日发表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据统计,仅1978年至1979年,国内就相继出版了《做新长征的先锋战士》[22]、《新长征美术作品展览(1978)》[23]、《我们是新长征的小红军:献给少先队员的歌》[24]、《把青春献给新长征:献给共青团员们的歌》[25]、《青春与理想:寄语新长征的年轻战士》[26]等几十种相关图书,并拍摄了纪录片《新的长征》。40多年来,流风所及,形成了持续传播的热潮,涌现了一批经典文艺作品,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三)“新长征”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全面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新长征”既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象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相关事物和活动的一种代指。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就是一个集中体现。自1979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开展这一活动的决定后,就成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舉措。[27]新长征突击手和新长征突击队分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相当的企业、局)四级命名表彰。这项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在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生产发展、激发学习热潮、振奋创造精神、树立良好风尚、推动团的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新长征”这一词语在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举凡经济改革、企业转型、单位发展、作风建设、品牌命名以至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奋斗目标和努力过程,都习惯以“新长征”之名冠之。综观这些林林总总的“新长征”,虽不乏泛化应用和过度类比者,但相对而言大都具备了红军长征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基本特质和精神内核的要素,如任务艰巨、困难众多、距离遥远、时间漫长以及攻坚克难、突围蜕变、远程跋涉、关键转折、生死抉择等等。这一现象,既反映了红军长征的深远历史影响,也折射了“新长征”作为一种特定涵义代名词的社会文化意蕴。

三、改革开放与新长征路的延展

改革开放以来,新长征概念被赋予特定的历史内涵,反映了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从实现“四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两个阶段安排”,新长征路的时代内涵和战略部署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拓展演变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根据邓小平的战略设想,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到世纪末分两步走的战略规划,即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其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共十三大据此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进入90年代,中国在新长征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系统总结改革开放14年实践经验,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28]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在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即将实现之际,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9]

进入21世纪,新长征事业迎来更大的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着眼新“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2006年10月,胡锦涛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30]从而赋予新长征以新的内涵和要求。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长征也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为高远的目标。2016年10月,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1]。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2]大会号召,“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3]。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他在讲话中引用毛泽东“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论述,强调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34]四十载惊涛拍岸,新长征未有穷期。新长征路上,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参考文献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9-60.

[2]姜思毅.长征大事典[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386-1389.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M]//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4]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M]//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69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691.

[7]邓德海.在新的“长征”中当一名新兵[N].人民日报,1969-07-04.

[8]兰心.紧跟毛主席进行新的“长征”[N].人民日报,1969-08-09

[9]昆明部队后勤部直供部.老红军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J].后勤通讯,1971(1).

[10]宁松勋.在新的长征路上[J].四川文艺,1973(11).

[11]在新的“长征”路上——记红军老战士卢从发同志[N].人民日报,1975-06-19.

[12]长征路上新的长征[N].人民日报,1975-10-18.

[13]俞兆平.新的长征[J].福建文艺,1975(5).

[14]胡耀邦.胡耀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中国科学院.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45-146.

[15]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7.

[1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0-153.

[17]邓颖超.跟随华主席进行新的长征——在首都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1978(6).

[18]韩英.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中国青年,1978(3).

[19]全国各族人民举行盛大游行欢庆五届人大胜利闭幕紧跟华主席为祖国现代化开始新长征[N].人民日报,1978-03-08.

[20]华建议进行一次新的“长征”[N].参考消息,1978-03-01.

[21]一些马列政党和组织祝贺我五届人大[N].人民日报,1978-04-07.

[22]中共湖北省委組织部.做新长征的先锋战士[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

[23]新长征美术作品展览(1978)[Z].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79.

[24]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我们是新长征的小红军:献给少先队员的歌[Z].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

[25]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把青春献给新长征:献给共青团员们的歌[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26]赵政民.青春与理想:寄语新长征的年轻战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27]继承“五四”光荣传统争当新长征突击手[N].人民日报,1979-04-06.

[28]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3.

[2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811.

[30]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0-23.

[3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32][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新长征中国梦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梦想铸就飞天路 开启航天新长征
联想超融合的“新长征”
南海局势与中国的“新长征”
1936—2016“新长征”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