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在未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探讨

2019-04-28 23:51柯龙瑞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影响文化

柯龙瑞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融合统一,人要顺应天地四时和气候季节变化,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境界,这也是未医养生的重要理念。本文从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内涵及形成过程入手,对未医养生内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论述“天人合一”思想在未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天人合一”;未医养生;文化;影响

未医养生即“治未病养生”,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的最高目标。养生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养生能够保持人体健康、延年益寿、预防疾病发生。“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涵盖人体外界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更涵盖人体身心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合一的关系是人体生存和生命健康的基础。而在未医养生中,处处渗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未医养生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1“天人合一”思想内涵及形成过程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界、社会和谐统一的内涵,是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学者积极研究的内容,彰显着浓厚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对伦理学、中医学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天人合一”的字面上进行解析,“天”的实质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既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变化规律,又包括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人”是指自我身心协调统一的个体。古代研究学者认为,人是自然物中的一种,人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谷等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质,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对人的作用,社会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下面以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观点进行分析。

“天人合一”思想源起于商代,在《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将有意志的神视为天地万物的主宰,体现了神人关系,这里的神可理解为天,即天人关系,这是我国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史料记载。

在春秋时期,儒家和道家对“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并将“天”从虚幻的神回归到现实社会中,拉近了“天”与“人”之间的距离。儒家孟子从人伦道德的角度解释“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孟子认为人心有“仁义礼智”四端,人性本善,这种善性是上天给予的、与生俱来的,所以人本身与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天与人是合一的关系。道家老子认为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道法上,人与道的合一,即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人要顺应自然万物,顺乎“道”,做到“无为”和“无不为”。道家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偏重于人的精神境界,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是从人的精神境界出发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战国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周易·文言》中提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这里所说的先天指的是天之前导,在未发生自然变化之前进行引导,后天指的是顺应天的变化,遵循自然变化。《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拓展了儒家和道家的理论,认为人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环境,又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上,他从阴阳观念提出“天”的主导为阳,表现为天的恩赐;附属为阴,表现为天的惩罚。同时,他将自然界中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看作为天的喜怒哀乐。董仲舒提出的“人副天数”的命题同样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命题的实质揭示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如人的四肢、五脏与天的四肢、四时对应,人的好恶、喜怒与天的晴暖、寒暑对应。人的道德品质与天的道德本质一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所以人和天有着密切的交集,两者是合一的。

宋明时期,张载在《正蒙·诚明》中对“天人合一”作出了解释,即“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程颢认为“仁”是人至善的本性,来源于天地万物;朱熹、程颐认为“理”是万物的根源,理与人相通;王阳明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天人合一”进行了高度总结,即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的境界。

2未医养生的内涵

未医养生即“治未病养生”,根据《黄帝内经》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这里所说的“治未病”是指不治已经生病的脏腑,在生病之前进行调养,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顺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防止疾病发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玩智能手机,使得年轻人被列入了“鼠标手”、“宅男宅女”、“手机控”一族,部分年轻人出现了大脑反应迟钝、行为退化、身体亚健康等问题。当年轻人进入到中年之后,面临的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若不能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大部分中年人都出现过腰酸背痛、颈椎痛等健康问题。任何疾病都有潜伏期,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就有可能进入了疾病的潜伏期,如果在出现疾病时再进行治疗,则会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对机体造成损伤。所以,治未病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保证疾病防患于未然,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养生”始见于《庄子》,其内涵是指通过养精神、练形体、调饮食、适寒温、慎房事等方法,以达到延长生命、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未医养生涵盖了与人体相关的各个要素,包括衣食住行、心理状态、情绪精神、气候变化等方面。在养生理论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是重要思想,尤其对于四时气候变化而言,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需要人体根据季节变化对机体中的阴阳之气进行调节,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 3“天人合一”思想在未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未医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于未医养生的方方面面,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使人融入到自然界中达到机体内环境的陰阳平衡,以及人体外环境的整体统一,其对未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1“天人合一”思想为未医养生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在中国,养生被人们视作为一种文化,通过对其文化发展史进行分析和解读后发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始终。中国古代很多养生家在对人体中蕴藏的奥秘进行探寻时,全都是以“天人合一”作为理论依据。如,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曾提出过如下观点:“反身而观,日月星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该理论中,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与“天人合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此外,传统养生方法的创立也离不开“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举个例子进行证明:气功是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产生与“天人合一”密切相关。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曾经说过:“夫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二气则运行乎其中……自可与天地同其长久。”

3.2“天人合一”思想揭示未医养生的四时特点

阴阳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一年四季也始终在交替变换,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思想,揭示出未医养生的四时特点,具体如下:

3.2.1肝应春

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详细描述了肝应春的功能及特性,即“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局也……通于春气”。肝在人体的五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该器官能够在一年四季中的春季到来时,使机体对环境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并对一些身体机能进行调整。正所谓肝应春,主生发,肝在春季到来时,其梳理和排泄的功能会随之显著增强,并且会跃居于其它脏器之首。不仅如此,在春季时,肝还能起到对人体内其它脏器进行调控的作用,这种作用只会出现在春季,而在其它的季节,肝则会转为从属地位,这些作用也会随之弱化,主要是协助另外四个脏器,来维持机体,使机体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如果肝不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那么势必会导致春季疾病的发生增多。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

“肝病者,两肋下痛引少腹……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3.2.2夏应心脾

我国的中医学将一年四季中的夏天细分为夏和长夏两种情况,它们分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和脾相对应。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提出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通于夏气”。心是人体五脏之中阳气最为旺盛的一个器官,它与脾在五行中均属火。心的各项生理機能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果署湿,则会对心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即是中医常说的“暑易伤心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人体五脏之脾脏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描述,即“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口”。如果人的脾脏出现疾病,体重会急剧下降,肌肉也会出现萎缩。所以,在夏季时,应当调养阳气,对心脾进行保护。

3.2.3肺应秋

人体中的肺主要负责呼吸。所以,中医认为肺主气,与四时中的秋相对应。在五行中,肺和秋全部属金,这与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极为相似,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描述的“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主鼻”。在秋季时,借助清肃和明润之气,可以使肺病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秋季的肃杀和燥邪,会使肺宣发卫气津液的功能有所下降,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3.2.4肾应冬

中医认为肾与冬季封藏的特点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在冬季,人体肾脏藏精和纳气的功能会显著增强,并且在该季节,肾脏会发挥出主导作用。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肾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即“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成,咸生肾……肾主耳”。若是肾应冬与常态不符,则会引起各种疾病。

3.3“天人合一”思想指导未医养生实践方法

3.3.1食养(食疗养生)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如,春季时,可以通过食用以下食物,来达到养肝健脾的目的:如,兔、鱼、鸡、木耳、冬瓜、荷叶、桂圆等等;在夏季时,则通过以下食物,来达到保肝护肝的功效如鸡、猪肝、枸杞等等。同时,还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来消暑解渴;在秋季时,可通过以下食物,来滋阴润肺:如,山药、犁、百合、甲鱼、芹菜、白果、莲藕等;在冬季时,则可通过食用羊肉、核桃、黑芝麻、虫草、韭菜等,来益气温肾,滋补肾阳,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3.3.2动养(运动养生)

运动在未医养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能够使人体充分接触到自然环境,感受时节变化,又能够畅通气血,起到保健作用。春季,人们可外出散步,或打太极拳,疏泄机体的肝气,助长阳气;夏季,人们可利用天长夜短的规律进行晨跑,或在炎热的天气下游泳降暑、夜间乘凉,夏季运动要适量,避免大汗淋漓;秋季,人们要多选择户外运动,秋高气爽的环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运动项目,如爬山、耐力跑等;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所以要以室内运动为主,利用室内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在外出锻炼过程中,注意防寒保暖,忌在寒冷天气下锻炼时间过长,避免出现冻伤或感冒。

3.3.3情养(情智养生)

未医养生要遵循四时的变化调节精神状态,促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人们要保持精神舒畅,避免忧郁、动怒,以免使肝气郁结,埋下疾病隐患。为了保证机体的阳气生长,应做到早睡早起;在万物华实的夏季,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晚睡早起,使自身保持充沛的精力,但忌大喜,大喜易损伤血脉,所以夏季也是重点预防心脏疾病的季节;在天气以急的秋季,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做到早睡早起,舒张阳气,收敛阴精。忌大怒,以免秋季的肃杀之气影响脏腑之气;在水冰地坼的冬季,要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保暖,保存机体阳气,忌运动过量,做到晚睡晚起,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

3.3.4静养(呼吸养生)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且又实用的养生方法,在一呼一吸之间可以达到养生的功效。在进行呼吸养生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仰头吸气。这种方法能够拉长并扩张气管,同时还能吸进比正常呼吸多数倍的空气,有助于锻炼颈部、胸腔和腰椎,可有效预防这些部位的疾病发生。二是屏气呼吸。在吸气之后,可做短暂的停止呼吸,这是一种过渡性的运气状态,在该过程中,空气不再从人的体内进出,并且也未进入到肺泡之中,此时人们会感觉到胸腔和腹腔内空空如也。在进行屏气呼吸时,不宜持续过长的时间,以免因缺氧引起头晕、恶心的不良反应;三是头正沉气。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呼吸,可将人体内的肺泡全部打开,胸腔的内部压力会随之增大,进而促使横膈肌下移,挤压五脏六腑下移,从而达到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净化血液的目的。

3.3.5术养(技术手法养生)

目前,很多养生馆和治未病中心,全都采用了技法养生,如推、按、揉、搓等技法以及蒸砭石艾灸等养生方法。由此使得技法养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在推法中,效果较为显著的是一指禅推法,即以拇指的指端着力于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或是穴位,利用指关节的屈伸及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需要治疗的部位上。揉法的种类较多,如指揉法、掌揉法、肘揉法等等。按法,则是用指、掌、肘着力,由轻到重地按压在各个部位或是穴位上。通过不同的技法,作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或是穴位,可以达到缓解疲劳,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变化,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增长寿元的目的,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养生方法。此外,通过砭石与艾火的交互作用,可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这样可以使热力从身体外部逐渐渗透至体内,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平衡阴阳的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于未医养生的诸多方面,对完善未医养生理论、揭示未医养生特点以及指导未医养生方法起着重要作用。未医养生要以“天人合一”作为基本原则,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考察病因、保健预防,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调节阴阳之气和生理机能,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影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