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2019-04-28 23:51尹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急性期

尹呖

【摘要】目的: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治疗使用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17年9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研究的所有成员按照随机的方式对其采取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痊愈时间上采取对比。结果:通过实践研究,实验组在治疗效果上要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痊愈的时间上,对照组患者痊愈的时间要比实验组长,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方面,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很明显,不仅让患者能够尽快痊愈,同时在临床上有着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针灸;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疾病就是周围性面瘫,主要的症状就是患者面部一侧的表情或者动作出现丧失的功能,与此同时伴随着嘴角下垂,并且嘴部歪,患者在闭眼的过程中国出现眼球向上转动的症状。另外,出现周围性面瘫的人群,一般不分任何年龄,为此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治疗,防止有后期会有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使用中医针灸方式临床的效果,本文将针对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研究,具体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接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员各100例,实验组的年龄在21到62岁之间,比例是61:39,平均年龄是(43.5±1.6)岁,其中左侧的患者出现病症是36,右侧出现病症的是64.对照组的年龄在19到60岁,比例是53:47,平均年龄是(44.8±1.1)岁,其中左侧出现病症的是4l,右侧出现病症的是59。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患病的部位等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按照面部神经麻痹的评分标准将分为10个指标采取评分,①眼裂的大小;②眼睑有无外翻;③口角下垂;④有无鼻唇沟;⑤皱眉是否正常;⑥吹口哨动作;⑦用力挤眼时眼睑完全闭合;⑧能看见上下犬牙;⑨用力闭眼时眼睑闭合;⑩能见上排第二门齿。按照这些标准进行面瘫的判定。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是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要口服强的松(每天一次,每次30mg),与此同时还要注射联合肌肉每天一次。实验组是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针对急性患者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其穴位使用针刺的形式,在患者的风池穴、地仓穴、穴足三里(双)穴等穴位采取针灸治疗,患者经过急性期,要在原有的穴位上,进行翳风穴、攒竹穴等穴位的针灸。第一步要针对患者的针灸位置采取局部消毒的形式,同时将使用针灸,要确保留针时间30min,与此同时,要用艾条在下关穴、牵正穴位上进行艾灸,时间要控制在3min。

1.3评价标准

显著:在接受完治疗后,患者的面部肌肉、眼睛可以有闭合的状态,面容和运动功能有所好转并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无效:接受完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和眼睛无法进行闭合,面容和运动功没有表情没有好转,或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痊愈:在接受完治疗后,患者的面部肌肉和眼睛能够达到闭合,并且面容和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的软件是SPSS 21.0来对其采取统计学分析;在进行计数上使用)(2检验采取检验;计量资料是“x±s”,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针对总有效率,实验组治疗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痊愈时间对比

针对痊愈时间,试验组患者在痊愈时间上要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從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周围性面瘫是因为风寒、风热、正气亏耗或者外邪导致的经脉气血失,造成的面部肌肉出现局部的瘫痪。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由于病情较轻,利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将病邪从体内引出,起到舒筋活络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能将病情达到控制的范围。其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患者的面部神经性水肿有缓解和减轻的效果,将面部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的进行改善,同时防止后续的并发症。然而,在传统的西药治疗过程中,多数会利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要补充维生素B族。研究证明,稍微年轻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要比老年患者好,因为老年患者经常伴有心肌梗死或者面部痉挛等并发症的出现。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是采用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容易造成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等症状,加大了更年期的女性带来骨质疏松的风险几率,同时服用大量的醋酸泼尼松片会出现糖尿病等症状,为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西药就必须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调整。研究证明,使用中医针灸治疗,不仅可以让水肿得到缓解,同时还能将局部出现的炎症处淋巴的位置起到改善,让患者更好地完成新陈代谢,患者的面部受损神经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另外,中医针灸可以从毛细血管的位置有针对性地缓解炎症或者水肿现状,同时可以使用多穴位治疗的方式,起到通经络,调节身体阴阳等,让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是属于病邪入侵,为此在进行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穴位的位置、数量和针的大小强度等,同时针对面部用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量采取针灸,要保持平补平泻的中医原则。在治疗上要遵循循序渐进,若用针过于刺激就会让病邪不断地加深,同时会给患者造成面部严重的水肿和神经炎症的症状。最近几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过程上,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被大众广泛地应用,因为中医针灸在消费上很低,并且在效果上很显著,同时减少了口服的西药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备受患者的关注。另外,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患者经常会有急性炎症水肿的现象,为此,就需要在前期采取消肿的措施,同时要对神经进行修复等,也是治疗环节中最关键的内容。

目前,伴随着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给周围性面瘫的在治疗上带来了很大进步和突破。现阶段,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中医针灸方式多种多样,在穴位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其中主要有:调神针刺(是在一般的穴位中加入百会、印堂和神庭等穴位进行意识的调节)、针四关穴(选择太冲针刺和合谷穴位)、巨刺法(穴位主要有四百、下关、颊车等,与此同时要加入合谷等),上面提到的这些方式均通过临床的实践,都有显著的效果。此外,在临床上使用针刺治疗过程中,同时要加入电针、推拿、康复功能等。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中医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证明,接受不同方案的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患者在进行完治疗后,所治疗的效果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使用中医针灸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上要高于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针对患者痊愈的周期上,实验组的痊愈时间相比对照组耗时很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在临床上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日后在临床上进行采纳和推广。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