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28 23:51赵少花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

赵少花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45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痊愈2例(8.70%),显效10例(43.48%),有效9例(39.13%),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痊愈0例(0.00%),显效8例(36.36%),有效6例(27.27%),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效果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疾病,又称为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是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该病起病急促,一般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急性期的治疗主要以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防治并发症为主。目前,西医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中医中,主要以针灸治疗为主,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纳入45例受试对象进行随机临床试验,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45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1-76岁,平均年龄为(45.21±3.18)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6-79岁,平均年龄为(44.38±3.89)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l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患者可能因疾病产生焦虑、紧张、沮丧的负面心理,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用治疗成功的正面范例鼓励患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面部、眼部护理: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应提醒患者加强对面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可以尝试用热毛巾湿敷。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要提醒患者避免强光照射眼睛,睡觉时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与眼睛患处,可以使用金霉素眼膏,防止感染;③面神经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的锻炼,可以进行一些咀嚼、闭眼、张嘴等训练;④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多高热量而容易消化的食物的摄入,增加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包括艾灸、拔罐、穴位按摩和耳穴贴压。①艾灸:在地仓、印堂、合谷、四目以及颊车等穴位进行艾灸,以皮肤微红为宜,避免烫伤;②拔罐:若患者面部皮肤无破损、水肿、瘢痕,可进行拔罐护理,拔罐时有意识地在患侧面部由下至上推,注意用力适度;③穴位按摩:按摩患者鱼腰、太阳、阳白、四目以及印堂等穴位,力度适中;④耳穴贴压:选择质硬光滑且大小适宜的中药王,利用胶布将其贴压于患者的耳穴上,保持耳廓干燥,冬季留1周。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患者护理疗效作为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4等级:①痊愈:患者面瘫症状完全消失,表情恢复正常;②显效:患者面瘫症状基本消失,表情基本恢复正常;③有效:患者面瘫症状有所缓解,表情功能得到改善;④无效:患者面瘫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2结果

护理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痊愈2例(8.70%),显效10例(43.48%),有效9例(39.13%),无效2例(8.70%),總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痊愈0例(0.00%),显效8例(36.36%),有效6例(27.27%),无效8例(36.36%), 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3讨论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多是由于头面部受凉引起面神经炎症而导致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常见于20-40岁的男性,多为一侧发病。中医理论认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是由于寒热病邪侵犯足阳明之筋导致的“口眼歪斜”和“口僻”。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产生严重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艾灸、拔罐、穴位按摩和穴位贴压可以改善患者面部微循环,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抗炎、行气活血的功效。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其护理有效率高达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提示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4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效果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
腹腔镜在粪石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