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综述

2019-04-29 06:23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计量责任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一、研究背景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国家与企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便于企业自身监管。另一方面,它能实现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完整规范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企业缺乏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识,造成现阶段我国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情况还达不到国家监管与企业自律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来满足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会计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一)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由比姆斯最早提出的,虽经过多年发展,但在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的定义看法不一,未能形成统一的定义。

日本环境省发布的《环境会计指南》中对环境会计的定义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事业等不同的单位树立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以及维持与社会良好关系的目标,努力识别环境保护活动产生的效益和环境成本,尽量对其进行计量和传递的体系。

孟凡利(1999)[1]对环境会计的定义为,环境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作的反映和控制。

肖序(2010)[2]对环境会计的定义为,环境会计是指通过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或基本手段,使用包括计量在内的种种方法,使得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展现出的经济活动和现象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反映。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环境会计就是为了反映企业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并对其进行管理。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环境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对环境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反映的过程[3]。环境会计研究包括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建立在环境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之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分为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两种。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初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并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该理论,其引申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能保证下一代人的发展需求”,此概念被广泛认可与使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也为会计体系融入环境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4]。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为前者实施提供新方法。

2.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也要考虑其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责任包含:满足消费者需求、节约自然资源、参与慈善活动、保护自然环境等。其中,保护自然环境是社会责任中重要构成部分,也称之为环境责任。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履行的环境责任,另一部分是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对其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进行治理。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需要通过一种方法向外界进行披露,同时也需要外界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5]-[9]。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是一种企业向外披露环境责任的方法。企业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向外界披露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表明了企业为治理环境污染所采用的方法与投入的精力。企业积极使用这种方法能够让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企业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外界投资,增加企业的价值。

3.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双方因为所在位置不同,掌握的交易信息数量也不相同。这一理论认为掌握信息数量多的卖方追求更多的利润会倾向于和掌握信息少的买方进行沟通,并传播消息,而作为买方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取更多交易信息。这一理论通过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两方面来反映。

综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在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积极披露此项信息,从而投资者与企业之间通过该信息进行联系,这样便能促进企业投资分配的合理化,降低道德风险,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

(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本文认为环境会计是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冲突的背景下出现的,是为了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资源的使用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对环境会计的概念为:采用会计学、经济学、环境保护等诸多学科的理念与方法,使用货币计量、实物计量等多种计量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从而方便利益相关者获取所需信息进行相关决策。

环境会计如图2.1所示,其内涵分为三点。第一,环境会计同时拥有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宏观角度来看,环境会计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是一种与人造资产和自然资产增减有关的会计,把国家和社会作为会计主体。微观角度来看,环境会计以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主体,反映出主体经营活动对生态造成的损害。第二,满足内外部的信息需求。第三,具备多重计量的特点。

图2.1 环境会计

依照本文对环境会计的定义的思路,环境会计信息能够分成财务类信息与非财务类信息,如图2.2所示。

图2.2 环境会计信息

财务类信息就是可以通过以货币为单位计量的传统会计信息,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支出和保护环境取得的收益等。非财务类信息就是不能使用货币计量而用实物计量等方法计量的信息,表现为国家环境政策、企业环境目标、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效果和废弃物利用等。

综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是一种反映企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当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程度相同时,就可以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那么,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企业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程度与负面影响程度达到平衡,即“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将我国自然环境的失衡状态调节到平衡状态,既能满足国家宏观管理要求也能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计量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