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灌木林培育与利用工作进程的对策

2019-04-29 01:50陈淑娟
经营者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育规划措施

陈淑娟

摘 要 灌木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备根系发达,冠幅较大,生长期长,抗逆性强等特性特征,在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不但产生了极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培育 规划 措施

为进一步确保灌木林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成效,有效巩固现有的灌木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及成果,现就加强灌木林培育和利用工作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一、灌木林培育及利用工作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灌木林培育及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灌木林培育和利用工作的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

第一,灌木林人工造林面积迅速扩大。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灌木林人工造林面积都在1500万亩以上,灌木林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区,已成为北方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保障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第二,建立了一大批灌木林示范基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快灌木林基地建设,已经形成一大批独具规模和特色的柠条、沙柳、沙棘、杜鹃等灌木林基地,在灌木林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目前,全国灌木林总面积超过50万亩的县有163个,集中连片30万亩以上的灌木林有73片。

第三,灌木为原料的林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以灌木林我原料开发出的人造板、纸浆、饮料、饲料、制药等一大批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不但延长了产业链,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灌木林集中产区的加工、贮藏、包装、运输业正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沙棘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200多家,产品200多种,年产值10多亿元。

第四,促进了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涌现出了一批靠发展灌木林致富的先进典型,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培育灌木林的积极性,不仅为改善生态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灌木林培育及利用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类经营是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基础

首先是统一思想,强化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灌木林是退耕还林工程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提高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主动性。其次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从本地区的自然状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根据治理对象和治理目的,合理布局灌木林重点分布区域,合理布局林种结构,科学规划灌木产业发展。再次是分类经营,分区施策。根据生态区位、主导功能的不同划分灌木公益林、商品林和兼用林,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公益林要突出其生态功能,实行封禁、封育等保护措施,管严管好,禁止人畜破坏。灌木商品林应突出其商品属性,由市场配置资源,进一步放开搞活。灌木兼用林要在保护和增强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但要限制其采伐时间、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采伐后的灌木林地必须及时更新,加强管护,尽快恢复植被。

(二)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是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重要措施

一要搞好灌木造林作业设计。根据宜林地的自然条件和治理目标,科学选择适宜的灌木树种、造林方式、植被配置模式和初植密度。二要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积极推行多种造林模式,发展森林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三要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抚育管理办法。规范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抚育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促进灌木林的可持续经营。四要强化地方管理部门和退耕农户的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和明确责任,使地方管理部门和退耕农户能够及时开展补植补造、森林防火和病虫鼠兔害防治等工作,提高灌木林的经营水平。

(三)促进利用和发挥效益是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强大动力

一是加快灌木原料林基地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逐步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实现灌木资源增加、生态改善、企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多重目标。二是加大培育壮大龍头企业力度。要牢固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想,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灌木林加工利用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灌木加工产品开发。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灌木加工产品的开发水平,实现灌木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实现多次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灌木林的培育与利用。

(四)强化科技,提升水平是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灌木的良种选育工作。加快优良乡土树种和强抗逆性树种的培育,加大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穗圃建设,逐步实现灌木造林良种化。其次要加强对灌木林培育的基础研究。加强对不同灌木树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不同盖度灌木林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并根据自然条件和灌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完善灌木培育技术标准体系。再次要研制高效优质的平茬机械。许多灌木树种经营周期短,萌蘖力强,只有通过及时平茬,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提高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要组织科研、生产部门联合攻关,尽快研制出集割灌、粉碎功能于一体的平茬机械。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灌木林的生物质能利用、人造板加工、饲料加工以及药物提取利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高灌木林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五)加大扶持、推动发展是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重要保障

一是将灌木林抚育管理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纳入专项规划可以从资金投入上推动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的平茬、抚育、病虫鼠兔害防治等经营措施的实施。二是大力扶持灌木林加工利用龙头企业。要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扶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理念,通过贴息贷款等方式,对符合林业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规模并能联结一定数量农户的灌木林加工利用企业进行扶持。三是加强对灌木林培育利用的金融支持。在今后的灌木林培育与利用工作中,建议实行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金融扶持政策。

(作者单位为兴海县林业站)

猜你喜欢
培育规划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