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课堂的有效提问

2019-04-29 03:53董瑜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有效提问教学活动

董瑜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富有启发性的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促进思维的积极性;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我在备课中特别注意的一方面,也是和其他组员重点探究的一方面。

关键词:有效提问;教学活动;思考问题

一、以教学目标为主设计问题

我在执教《什么是周长》一课中,是这么思考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建构抽象的周长概念呢?针对这一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1.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你能沿边线完整地指一指,并说一说从哪开始,到哪結束吗?”让学生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初步感知一周的长度后,接着通过认一认和说一说,知道什么是树叶的周长,进而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再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等活动,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获得更多、更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直观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重视实际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测量各种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

在本课中,还安排了测量树叶周长和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活动,在测量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等问题。“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其中,树叶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测量它的周长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小组合作尝试用“围一圈”、“在直尺上滚动”等方法进行测量。数学书是规则图形,测量过程可以体会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为探索后续内容--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奠定基础。“如果图形的里边也有线,那是不是图形的周长呢?为什么?”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只有深刻理解周长概念,在后续学习中才不会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

在“长方形周长”一课中,第一个问题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探究“怎么计算长方形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于一些特殊不规则图形,我会问:“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比划比划吗?”“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呢?”“它和之前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启示,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后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感知“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周长是不变的”这一条规律。

二、围绕教学上的难点设计问题

在执教“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一知识点时,考虑到孩子们还没有接触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甚至四位数除以三位数,例如:在计算2013÷4和2000÷400时,“怎样把2013平均分成4份呢?你是怎么想的?”在解决第一道除法时,有学生说出了借助模型的方法,即把2013看成20个百和13个一,分别与4相除再把结果合起来。转变两位数除以4,这样就容易多了。紧接着我问“2000除以400,如果平均分成400份,求每一份,这样麻烦不?还可以怎么解释这道算式呢?”一些孩子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有学生这样想:我可以把400看成一个单位,看2000里面有几个400?我就可以从2000里不断地减400,直到不能再减为止,数数减了5个400,即2000里就有5个400。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弥补了没有学习相关除法的漏洞,同样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突出!

三、以“课堂中有趣的动态生成”设计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提出预设外的问题,提的问题更多是课堂生成的。

我在执教《里程表》一课时,虽然不要求学生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些数学术语,但是学生必须读懂这些已知信息。在引导理解数学信息时,一部分学生已经说出了“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些术语,甚至有些学生说出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面对突发状况,我把问题抛给了他们,我问:“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的学生就问:“速度是什么意思?”其他学生补充:“速度就是每小时跑的路程。”有人补充:“在其他题目里,可能是每分跑的或每秒跑的路程。”在这个时候,我肯定并表扬他们的观点,最后小结: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这样让学生之间的差异将问题逐渐解决。

在之前执教的《什么是面积》一课中,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数学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中思,悟中得,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在后期教学中,我会把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备好每节课,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疑惑处、思维升级的转折处深入研究,进行启发式提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参考文献:

[1]杨玉东.《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2]林碧珍.《数学思维养成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6

[3]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4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有效提问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按图索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思考问题要全面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