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自由”背后,不是真“贫穷”

2019-04-29 14:07
东西南北 2019年5期
关键词:车厘子光鲜亮丽小资

“车厘子自由”源于爆款文章《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

之后网上掀起了晒车厘子价格接力和“朋友圈杯”车厘子摄影大赛;“我终于知道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了!”成了微博热门话题;“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一语也风行一时。

那些嚷着自己没有“车厘子自由”、只有“喝水自由”的网民,很多都是哭穷界“惯犯”,但哭穷的未必就是真穷。无论是车厘子还是咖啡,价格都没那么亲民,还经常被看做小资情调、小布尔乔亚式享受。将这些相对“高级”的食物当成穷富度量衡,表明网友们对于跟穷对应的消费能力认知“水位线”在上升。

而真穷的未必会在网上哭穷。对那些扶贫意义上的“贫穷”人口来说,他们的消费需求清单里,可能压根就没有“吃车厘子”这一项。马斯洛需求理论里的第一梯度需求都还没满足,哪还会想到更高阶段的享受性需求?

相较于這些贫困户,很多网友的哭穷更像是一种傲娇。他们对低保线以下的穷是缺乏亲身感知的。所以说,有无“车厘子自由”,对扶贫箭头所指没有参考价值,只能说明,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中,很多人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正日趋旺盛。

———佘宗明(媒体人)

猜你喜欢
车厘子光鲜亮丽小资
今年你实现车厘子财务自由了吗?
疫情下的“车厘子自由”
车厘子补血效果被夸大
车厘子补铁,效果不一定好
干啥都千万不要得罪造型师
斜杠是一种态度
魏大勋:活力妖娆
和“小资”一起私奔
小资情怀
小资情调/省钱三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