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0亿用户的重托

2019-04-29 01:47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交监管微信

闫肖锋

小微信里乾坤大。微信这款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今天汇聚着人类史上最宏大的信息洪流。

自2011年1月推出以来,微信从一个简单的通讯程序,逐步成长成集中支付、购物、社交、媒体、小游戏于一身的平台。最新发布的《2018微信数据报告》表明,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用户达到10.82亿,突破10亿人次关口。社交方面,2018年相比2015年,人均加好友數量增长110%,朋友圈日发布视频数量增长480%。每天使用视频通话的数量,比2015年增长了5.7倍。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任何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运用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既会为人们带来便利,也会带来麻烦甚至危险。微信在为人们带来工作和生活便利之余,也带来信息泛滥、不辨真伪的公信力问题,带来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也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可乘之机——例如为一些不法之徒以各种隐蔽手段欺诈消费者、谋取不当利益提供了便利,目前的微信小程序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一些非法现金贷经过伪装后以小程序的形式上线,继续违规从事贷款业务,如个人无抵押贷款、黑户新贷款、秒借贷款等,都号称“放款简单、快速”,让不少人落入高利贷陷阱;再如一些社交软件和平台成了招嫖的有效通道,直接为黄色产业泛滥推波助澜。

出现上述严重问题,与微信平台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存在很大关系,甚至无法逃脱主观上的故意放纵之嫌:微信小程序运行一年多了,作为微信监管平台至今尚没出台一套完整的监管运行规则。

当然,一件新生事物的出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更需要法律方面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它行稳走远。微信监管不力和滞后的问题,与“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有关系——假如对微信这个新生物种从一开始就严加监管,必然会延缓甚至扼杀它的发展,那么有中国“新四大发明”美誉的微信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但另一方面,如果始终放松监管,让微信陷入野蛮生长状态,就必然会出现监管黑洞。

因而,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微信成为腾讯公司作为负责任社会企业必须完成的一道严峻考题;如何扶持好又监管好微信则成为信息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首先,微信开发平台应消除小团体获利思想,将规范和监管纳入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其次,平台要积极构建行业监管机制,完善各项自我纠错机制,提高准入门槛的监管,做到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填补漏洞。

而监管方面,首先要建立起工信、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协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而精准打击。其次是广开便捷举报通道,让消费者和用户共同监督,将一切违法行为曝光于亿万用户的火眼金睛之下。三是通过舆论媒体宣传,提高民众对不法应用的识辨能力,让民众提高自控意识。

微信开发平台已获取了巨大行业发展红利,利益越大责任越重。全国人大代表、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得好,“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才是我们的目的。”那么,就让全社会一起帮助微信这个科技新物种发展壮大、正向前行吧。

猜你喜欢
社交监管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微信
微信
微信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