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径探析

2019-04-29 03:53陈雪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区

陈雪

【摘 要】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中的娱乐文艺型社团、理论研究型社团、爱心公益型社团、中华文化传承型社团等以不同的形式能够走进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因此,学校应积极地鼓励社团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使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社区应该积极承担与学校联系、与社团合作的任务,使更多种类的社团走进社区,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民族团结与进步。

【关键词】 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社区;民族团结进步;路径

高校社团的形成与发展源于社团的流行与发展,在《辞海》中将社团定义为“它是按照一定的章程,由社员自愿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1]高校社团是学生以兴趣为基础而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学生组织。从社团的起源到高校社团的成立,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社团本身就具有公益性的特点。除此之外,高校社团的社员是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族学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这也是高校社团的优势之一。高校志愿服务社团利用其特有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进入社区,以达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目的。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和重要保障,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因此,我们要自觉的增进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使民族团结之花常盛长开。

一、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与社区建设结合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社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课外兴趣、全面发展自我的主要学生组织。高校学生需要社团这个平台充实自我,并在社团中结交各地英才拓展自己的朋友圈。高校社团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学生以兴趣为基础成立社团。高校社团种类日趋丰富化、多样化,每个社团中都蕴含其独特的趣味与魅力。基于此,任何一个社团都有可能成为服务型社团,将所在社团包含的趣味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每个社团的独特魅力,达到因社团而结识、因兴趣而结交、因了解而团结的效果。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已经进入了各民族大流动的活跃期,大量来自民族地区的群众进入其他省份进行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方面与当地居民存在差异,少数民族流动到城市后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存在差异,在短期内难以与当地居民较好相处。由此,城市社区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为促进各族居民彼此间的了解、增进各族居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各族居民在交往交流中逐渐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高校社团丰富化、多样化的特点与社区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特征相吻合。高校社团以此为契机,利用其优势积极开展各项合作。在合作中,高校社团的社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自我的实践能力,拓展了自己的交际范围。社区也因社团的加入而使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区的服务,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渐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氛围,最終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应采取的主要形式

社区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利民性和创新性,高校社团种类丰富多样的特点可以满足社区的需求,不仅帮助社区开展各类活动还能提升社区的服务,维护和促进社区的民族团结,各类型社团在与社区相结合时通常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1、娱乐文艺型社团

娱乐文艺型社团是最常见的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其内容也是最容易使人参与到其中的社团。在每年民族团结月时,娱乐文艺型社团都会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起编排节目,社区居民会来到学校进行彩排。在节日当天,社员和有节目的居民会穿着准备好的服装进入社区进行表演,没有节目的社员也会穿着本民族的服饰走进社区。一部分节目是由社员表演、一部分是由居民表演、还有一部分是由社员与居民联合表演。部分人表演本民族的特色歌舞,讲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尊重民族间的差异,不仅增加了对不同民族的了解,还加强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整个活动的策划、准备、彩排和演出中,居民与社员分工协作,在这样和谐温馨的画面中洋溢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幸福感。

2、理论研究型社团

理论研究型社团是由专业知识较强的学生组成的社团,社员运用自己的所学进入社区,达到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百分百融入的目的。

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民族情”社团为例,该社团致力于与社区的合作,现在已经覆盖了学校周边的八个社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再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积极地走进社区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讲。使社区居民了解我国的新变化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宣讲中社员与社区居民交流心得体会,了解各民族儿女对中国成立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回顾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

3、爱心公益型社团

爱心公益型社团是由部分充满爱心的学生组成的社团,该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区的服务,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爱心公益型社团定期在学校举办捐赠活动,也会和社区合作在社区举办捐赠活动。社团会将在学校捐赠的物品拿到社区,社区居民也会将各自的闲余物品捐赠出来,再从其他的物品中找出自己需要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享的观念。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居民节俭的品质也帮助了社区的困难群众,更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和谐共处,彼此间展现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该社团在与社区合作中,社区反映由于父母上班,家中的孩子放学无人看管成为居民和社区的难题。社团为帮助解决这一难题,成立了“五点半课堂”,社员在孩子放学后在社区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增加了各族社员与各民族孩子的交往与交流,他们每天在接触中成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彼此。

4、中华文化传承型社团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中华文化传承型社团下又分为众多小社团,如国学社、书法社、茶社、剪纸社等。

在九九重阳敬老日时,社团为弥补子女因工作无法陪伴在老人身旁的遗憾,中华文化传承型社团走进社区与老人们共度佳节。老人们对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情感,该社团走进社区陪伴老人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其中国学社是较受人们欢迎的。国学社社员讲述国学经典小故事,和老人们一起观看有关国学知识的视频,大家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虽然这些居民是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都为自己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深感自豪,也加深了对伟大祖国的文化自信。

三、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径与对策

上述提到的“星火民族情”社团在与社区相合作的四年中,得到了社区、学院、学校与银川市的一致好评。该社团在2016年曾荣获“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团结集体奖”、“银川市优秀志愿项目”等荣誉。实践证明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与社区相结合是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之一。但高校社团与社区的合作,需要学校和社区双方共同的努力。

学校作为社团的管理组织,应该积极地鼓励社团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学校管理人员有责任向社员解释与社区相结合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发展自我、充实自我的同时还在做一件公益事业并在其过程中贯彻我国民族团结的大政方针,使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社区作为广大居民的家园,致力于服务居民,“社区的服务对象为社区全体居民,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覆盖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3]在促进社区服务和居民间的团结时,高校志愿服务社团也发挥着重要的中间作用。社区负责人应该积极承担与学校联系、与社团合作的任务,使更多种类的社团走进社区,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民族团结与进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4]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各族人民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保证。高校社团利用其优势与社区相结合进行合作,利于居民将民族团结精神内化为各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使民族团结之花常盛长开。

【参考文献】

[1] 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15.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

[3]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學文献出版社,2010.

[4] 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陈 雪,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社区
Battle for Bohemia
影像社区
社区团购大战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镇江万科社区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荣誉称号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