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飘红,是因为电影都很好吗?

2019-04-29 01:41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影票房佩奇票价

闫肖锋

2019春节档(2月4日至10日)电影票房全面飘红!初步估算,总票房报收58.18亿元,成绩超去年,成史上最强春节档。春节档八部影片票房最终排序如右图所示。

看得出,即便那些评分不高的片子也能“不叫好却叫座”,足见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红火。但是,且慢!今年的票房佳绩与“疯狂”票价有关,平均票价涨幅达到9.52%,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票价更是涨幅惊人,达15%以上。“老家四线城市,一张2D电影票竟然要七八十”“一张电影票六七十,过年看电影都快看不起了”“请亲戚朋友看电影花了小1000块”……网上满是关于票价高的吐槽。苏州某影城,晚上10点某特殊影厅一张《疯狂的外星人》,票价居然高达200元!

高票价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带来的是观影人次的大幅下滑,今年春节档前六天比去年同期不增反减,共减少了2069万人次,同比下滑16.54%。所以有评价称“今年春节档票房主要靠票价上涨支撑着”。

今年春节档,二三四线城市成为了票仓。这些城市的文化消费非常旺盛,看电影成为二三四线城市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他们也不去看小剧场,也不去看歌剧,那就看电影吧。几十来块钱一张票,虽然还比一线城市票价贵,也能接受。

显然,这是个有待开发的巨大的市场。但是,电影市场要下沉,不能靠涨价来“竭泽而渔”。看电影成为三四线城市的一个新“年俗”,但不意味着无论票价涨得有多高,消费者就一定会买单。涨出来的票房飘红与去年开始的电影产业资本寒冬颇为类似,热闹背后也有隐忧。

决定票房的最终因素还是内容,即电影故事。我们注意到,本次票房冠亚军都有阿里影业的影子。阿里不只投资电影,还用大数据算出什么样的电影会最受欢迎,什么样的人设会最受人推崇。数据主义者甚至认为,未来人类的情感也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测算出来的。

但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内容创作才是立身之本。机器还创造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也不懂选取什么样的价值观。

居于票房首位的《流浪地球》除了特效一流之外,关键还在于科幻和家庭亲情的话题击中春节期间的观众。说到底,观众想看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电影,特效、明星等流水线式的惯常操作,已经无法再骗观众走进影院花冤枉钱了。

回归人类情感的最基本的面,代表什么样的价值观,讲述什么动人的故事,你才能打动观众,打开他们的钱包。

顺便说说《小猪佩奇过大年》,其实片子的预告片非常好,非常扣人心扉,这是中国人恒常不变的回家过年的故事,预告片《啥是佩奇》定位很准,电影应该把它拉长变成一个加长版就好了。

从长远看,中国电影票房还是一片蓝海。目前,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每百万人人均银幕数为60多块,而北美每百万人人均银幕约120块,差距很明显。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要素还在释放,未来的电影市场空间仍可期。但问題就来了:影片的内容和质量能否满足日益提高和挑剔的观众需求?

No.1

《流浪地球》20.00亿元

No.2

《疯狂的外星人》14.43亿元

No.3

《飞驰人生》10.39亿元

No.4

《新喜剧之王》5.30亿元

No.5

《熊出没·原始时代》4.19亿元

No.6

《神探蒲松龄》1.28亿元

No.7

《小猪佩奇过大年》1.12亿元

No.8

《廉政风云》0.95亿元

猜你喜欢
电影票房佩奇票价
我家有一只佩奇
7月全国电影票房32.21亿元
演唱会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天津:京津城际延长线票价“公交化”
一季度3省市票房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