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尺寸变化测试选样方式的研究

2019-04-30 02:36张珍竹
山东纺织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吸湿性变化率双层

张珍竹

(佛山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11)

1 引言

织物尺寸变化率是织物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经水洗涤或浸润后经纬向尺寸相对于原始尺寸的变化率[1]。自GB/T 8628—2013[2]标准变更明确了筒状针织物宜裁开并使用平坦的单层状态后,对于针织面料一直采用单层状态测试。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样品在洗涤过程中容易变形,洗涤前后各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出现明显的差异,即面料各个部位尺寸变化率不同步,需重新取样复核;样品洗涤后容易卷边,导致不方便测量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合适、有效的选样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厚薄、成分、组织结构、单或双层针织面料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合适的取样方式。

2 试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国际标准洗衣机、秤、钢直尺;ECE洗涤剂、陪洗布。

2.2 试样准备预处理

单层试样:将试验样品裁剪为70 cm×50 cm(样品详细参数见表1),试验要求为50 cm×50 cm,多出的长度为悬挂晾干准备。将样品放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在自然松弛状态下至少调湿4 h。

表1 单、双层试样参数

双层试样:将试验样品裁剪为120 cm×50 cm(样品详细参数见表1),把试样对折包边,试验要求为50 cm×50 cm,多出的长度沿着对折边剪开两个孔,以便悬挂晾干。将样品放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在自然松弛状态下至少调湿4 h。

标记:将试样放在平滑测量台上,在试样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做三对标记点。标记点距离为35 cm。

2.3 洗涤程序

洗涤方法按GB/T 8629—2001 5A程序,洗涤一次,悬挂晾干,即将试样加陪洗布共2 kg,加入20 g ECE洗涤剂,按5A程序洗涤。洗涤后,轻轻抖平试样折皱,并且穿过竹竿使经向垂直晾干。

2.4 测量和计算

将晾干后的试样放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并且按照GB/T 8628—2013和GB/T 8630—2013进行测量和计算。

2.5 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2.6 分析

2.6.1测试结果偏差统计

从以上19个试样可知,单、双层结果偏差在1%以内的占94.74%,只有两块面料的偏差为1.4%和1.2%,超出1%的偏差范围,说明两种制样方式,所得到的结果不会出现明显的偏差;另外,结果偏差≤0.5%的占68.42%,即大部分结果的偏差都集中在0.5%以内,说明同一面料单、双层试样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一致性比较高,单、双层的取样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性不大。所以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统计偏差在0.5%以内(包括0.5%)的数据,计算尺寸变化率。

2.6.2单位面积质量对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将单位面积质量X分为三个范围:X≤200 g/m2,200 g/m2

表2 各试样测试结果

2.6.3纤维成分对尺寸变化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浸水后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尺寸变化率就大。棉、粘胶纤维的吸湿性比较好,所以棉、粘胶面料的尺寸变化率比较大;化学纤维的吸湿性差,其尺寸变化率就小。样品4#、5#、8#、10#、13#、14#、15#、16#、18#、19#是纯棉或纯粘纤(氨纶除外),单、双层面料偏差大于0.5%的占50%,整体结果偏差相对较大;样品1#、2#、3#、6#、7#、9#、11#、12#、17#是棉或粘胶与化学纤维混纺的面料,单、双层面料偏差大于0.5%的样品占11.1%,整体结果偏差相对较小。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单、双层试样尺寸变化率偏差比较大的是4#、8#、16#,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是样品既是纯棉面料,单位面积质量又小于200 g/m2,因此在检测工作中要对类似试样特别注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结论

通过对多种样品的单、双层试样进行尺寸变化率测试发现,同一面料单、双层试样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一致性较高,取样方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吸湿性大或单位面积质量小的样品尺寸变化率偏差较大。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吸湿性大或单位面积质量小的样品,应适当增加取样数量和试验次数,以减小试验数据的偏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吸湿性变化率双层
双层最值问题的解法探秘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交流滤波器失谐元件在线辨识方法
例谈中考题中的变化率问题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双层巴士”开动啦
添加不同辅料牛膝浸膏粉体表面特征与吸湿性的相关性
流化工艺对益母草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黄芪多糖防潮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吸湿性
相位差变化率的快速高精度测量及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