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自己的劳动力供给侧改革

2019-04-30 03:14谭保罗
南风窗 2019年9期
关键词:就业机会人机劳动力

谭保罗

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是人机分离(PC)和人机合一(移动)。在PC时代,你不可能逛商场还抱着一台计算机,但在移动时代,计算机(手机)可以放在兜里,握在掌心。装上一个APP,可以随时随地寻找附近的美食、店铺和朋友,这等于把我们周围的环境全部数字化,而且即时更新。

人机合一和即时数字化,彻底颠覆了互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此外,还有工作机会产生的途径。

3月份,由腾讯微信、中国信通院、数字中国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份《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带动的就业机会已经达到2235万个,同比增长10%。其中,带动直接就业机会527万个,小程序带动就业机会182万个。

数字惊人,也在情理之中。在上期《南风窗》一篇名为《企业的终极形态到来了吗?》的文章里,我提出一个观点,现在脱离企业组织的个体职业者越来越多,但要成为个体职业者,所处行业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没有巨额的固定成本,二是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三是分散办公不影响协作。

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微信这种“国民工具”,的确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和职业人开始满足这三个条件。

一百多年前,电话刚开始应用的时代,通讯设备是一家公司实力的标志,就像老板必须买豪车一样。你要让别人相信你的资信,那么就要给办公室配上装潢精美的有线电话,以及一位声音甜美的接线员。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老板差不多人手一台大哥大,也是这个逻辑。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个体的要生存发展,做好自己的“劳动力供给侧改革”,永远都是前提。

但到了微信时代,这种办公相关的固定成本变得毫无必要,投资可以放在另外的重要之处。此外,微信的朋友圈等功能也让交往更加透明,大家互相了解对方的爱好、性格乃至对社会现象的倾向,交流成本降低,一定程度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面对面沟通依然不可或缺,但微信的确创造了一种越来越近似于面对面的办公室场景。实际上,在特定场景下,微信那种简洁的文字交流更能减少给交易对手的压迫感,给其转圜空间,增加了双方决策的理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总之,地理空间上分散办公的信息损耗,正逐渐被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所弥补。

数字化技术为个体职业者带来了更多可能,也降低了创业成本。中小企业创业,管销成本是个大问题。它们无法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因为一套信息化系统的成本的确太高了,而且营销投入也并非所有人可以承受之重。但通过小程序、公众号这样的应用,管销两项重度投入都可以变得更轻。

一项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用户主体占比在小程序、公众平台和企业微信中分别占69%、47%和53%,小微企业分别有73%、70%和23%。可见,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已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降成本”功效。

數字化降成本,更带来了一个越发扁平的商业世界。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扁平的世界,往往更加“集权”,只有头部的人才能生存,这就要求无论是个体职业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质以及产品服务的竞争力。

2019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到一个说法,要加强数字人才教育,深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小马哥说到了点子上:无论技术如何迭代,个体的要生存发展,做好自己的“劳动力供给侧改革”,永远都是前提。

猜你喜欢
就业机会人机劳动力
人机“翻译员”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
创业就业机会更多了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杜绝学历歧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