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从众,还是自主发声?

2019-04-30 00:24王吴菲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命力新风信息化

王吴菲

信息化带来丰富产品,这值得人们欣赏赞美,但眼下拼凑忽悠之风也值得有识之士警惕。刷手机时,突然有一条“看点”消息被推送过来,大标题是“白嘉轩的惊人大秘密”。好奇地点开来一看,却全是几年前的书评。“秘密”是有,不过却是大家都熟知的。苦笑之际,手机又推送过来几篇文章,一看,又大都有“似曾相识”之感,鲜有新见。

现在网络上的文章多得很,但读完了,要么感觉这个观点好像在哪儿见过,要么感觉像一群蛤蟆在乱叫。很大一部分网文无非是把别人所写剪剪贴贴,美其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看谁会抄不会抄”,再就是无病呻吟几句“明媚的眼泪”和“45度角的仰望”,受众的宝贵时间就在这无效的“交流”中白白流失。

我们必须抨击拼凑忽悠之恶俗,倡导自主发声之新风。

当然,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不是毫无目的地呼喊。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无用的言辞和乌鸦的聒噪没有什么区别。”空洞的,没有自己思想感情的歌唱从来不能真正俘获自己的听众。你看那些空喊口号的“老母鸡汤”,哪个不被遗忘在角落里发馊?还有多少人沉浸于千篇一律的玛丽苏情节?纵使这些文艺作品的数量再多,其生命力肯定不会持久的;即使暂时登上了高枝成了凤凰,一阵大雨过后,仍会成为“落汤鸡”。

反之,那些真正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才是时间的宠儿,从而获得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那些言论就像黑色天空上划过的烟火,耀眼而夺目;那些观点就像早晨清亮的鸟啼,将人们从沉睡中唤醒。印度独立领导人甘地高唱“非暴力不合作”,引领印度人民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法国作家伏尔泰振臂高呼“人权思想”,掀起了法国大革命的浪潮;鲁迅先生更是以他的文字为匕首,为投枪,呐喊着刺破黑暗,唤醒彷徨在铁屋中的国人。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要吟诗就要吟自己的诗,要唱歌就要唱自己的歌,因为只有那样才是最响亮的。”吟自己的诗,唱自己的歌,就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主见。

只有源于灵魂深处的声音才是掷地有声的,只有冲出陈旧的声音才能真正地一鸣惊人。

而现实中,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同样存在着“从众”现象:写作文时,一写到端午节,屈原就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跳入汨罗江中;一写到爱国情怀,岳飞、文天祥等人就排着号等待出场……鲜有独到的见解,鲜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而“4”字打头的分数,难道还不能使我们警醒吗?我們为什么不努力发出专属于自己的声音呢?

与其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如像雄鸡一样,发出自己嘹亮的声音,唤出一个清朗的世界。

(江苏如东中学)

点拨与启示

小作者在认可信息化带来丰富产品的同时,转换新的视角,提出中心论点——警惕拼凑忽悠之风,倡导自主发声新风。论述时,当代信息交流中的典型例子和很多同学写作实践中的“从众”现象被小作者信手拈来,不仅在正反对比中增强了说服力,也使作文更有针对性,充满当代气息;恰当引用中外名言,为作文增添了文化韵味。

猜你喜欢
生命力新风信息化
站在“TOD”新风口
贸易生命力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夏日清新风
夏日清新风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