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材料在大班沙画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2019-05-05 02:45张引江王丹丹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辅助材料沙画沙子

张引江 王丹丹

大班沙画活动是幼儿以沙子为主要媒介进行造型表达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将积木、瓶盖等各类辅助材料与沙子结合,进行平面或立体创作,使得沙画作品更富有新意与创造性。为此,我们就辅助材料在大班沙画活动中有效运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沙画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在沙画创作中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一、适宜·适变:辅助材料适应幼儿的心智发展

(一)关注辅助材料的适宜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尊重幼儿自发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创造。遵循这样的理念,在进行辅助材料投放中,教师应立足沙画的特点,挑选适宜幼儿创作兴趣与创作特点的素材,如报纸、卫生纸芯、瓶罐等,这些材料不仅获取方便,而且能满足幼儿自发的、个性化的创作需求。

1. 适宜幼儿的创作兴趣。在沙画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运用辅助材料时的兴趣点,适时投放辅助材料,以更好地支持幼儿进行创作。如在“快乐城市”沙画创作中,幼儿热衷于用插塑玩具拼搭房子、汽车等作品。此时,教师选择相关“插塑玩具”作为沙画辅助材料,引导幼儿用沙子为拼搭好的物品添加情景画面。这就满足了幼儿创作表达的兴趣,材料也发挥了支持幼儿创造表现的作用。

2. 适宜沙画的创作特点。一方面,流动性大、易

变性强是沙画创作的最大特点,这种特点能充分满足幼儿随心所欲的创作需求。另一方面,大班幼儿的沙画已进入“图示期”阶段,他们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经验。此时,光靠单一的沙子似乎无法诠释作品,需要各种能够代替其中某一内容的材料来辅助装饰,让沙画作品“活”起来。由此,辅助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沙子的易变性与画面的装饰性这两个特点。

(二)关注辅助材料的适变性

1. 材料形态的可变性。生活中有很多材料的形态是灵活多变的,能够极大地满足幼儿多元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应选择具有可变性的辅助材料,如陶泥、黏土等材料,幼儿先随手抓握一个形状,然后与沙子混合,进行依形想象。又如插塑玩具、拼搭玩具等材料,幼儿先自由组合,再以组合成的新形态为主体进行沙子的创意添画。

2. 材料象征的可变性。在沙画创作中,不同的材料会被幼儿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同一材料也会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种表达特点,选择相应的辅助材料。如在自由沙画创作时间,兮兮见静静拿了一根小木条,在用沙子围起来的“水池”中央立着,并用丝带与小木条结合做了“喷泉”,完成后的作品活灵活现。于是兮兮也拿了一个木条,静静说:“你要和我一样吗?我帮你做吧!”兮兮:“不要,我不做喷泉,但是我看到你的喷泉后,想用木条做几棵树,放在我画的小兔旁,这样更像森林。”静静:“那还不是跟我的一样?”兮兮:“不一样呀,木条一样,但是你用丝带做了喷泉,我用彩纸做了一棵树,这就不一样了呀。”

材料的多元运用能使幼儿的作品千姿百态,能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新奇的构思与大胆的表现使呈现的作品活泼而富有生气。在一次次与材料的经验链接中,幼儿增加了对沙画活动的创作兴趣。

二、重塑·重组:辅助材料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

(一)注重辅助材料沙子的重塑

沙子的可塑性较强,干沙可着色,湿沙能造型。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幼儿用多种染色方式改变沙子的色彩,还可以引导幼儿巧妙地利用工具材料改变沙子的形态。

1. 重塑沙子颜色。当幼儿运用色彩单调的“黄沙”多次作画后,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于是将黄沙变为多彩沙子的需求越发强烈。此时,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幼儿開展讨论,让幼儿设想改造的方法,支持幼开展重塑沙子颜色的活动。如在“给黄沙穿件彩色衣服”的活动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用颜料刷、用颜料水浸泡、用水彩笔涂色、喷漆等方法重塑沙子颜色,最终他们发现用颜料水浸泡沙子和将沙子固定后用颜料刷色是两种重塑沙子颜色的好办法。

2. 重塑沙子形态。在创作立体沙画作品时,幼儿会面临如何将零散沙子聚合成立体固态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利用辅助材料的特性,或借助立体物,或借助凝固物对沙子进行立体化的塑造。

(1)借助立体物重塑。沙子体积小、易装载,且能黏贴在大部分物体上,故将沙子装入或黏附于立体物体中,便能根据物体的形态进行重塑。如在一次“建造童话城堡”为主题的立体沙画创作中,幼儿不仅将水桶装满沙子,倒过来塑成一个城堡造型,还用三角体塑料玩具将沙子塑造成城堡的屋顶。

(2)借助凝固物重塑。沙子的流动性强,不易稳固,故运用凝固物这样的辅助材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立体沙画创作中,双面胶、固体胶能重塑沙子的流线形态,而液体胶、乳胶能将沙子与水、干草等物混合,重塑沙子的立体形态。如迦迦在“让沙子站起来”的实验中,与爸爸一起选择用沙子、水、干草、胶水混合,剪碎干草制作更多纤维骨架,用鞋盒做了宝塔的地基,最终完成七层的金色宝塔。迦迦:“看我们的金色宝塔,一共有七层哦!每一层都是我和爸爸亲手做的,里面有干草,你们知道为什么加干草吗?因为沙子加上水之后,水少了它就干,水多了容易化,所以加了干草,这样它就可以站起来了。”

(二)注重辅助材料与沙画的重组

1. 辅助材料作沙画主体。辅助材料作沙画主体是指在沙画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利用辅助材料进行组合,形成沙画作品的主体部分,然后幼儿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在主体上运用沙子进行后续创作。如在“热闹的大街”沙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小积木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建筑商店,再运用漏沙的方式在“商店”周边画出大街上热闹的景象。这种辅助材料先做主体,沙子后续添画的重组方式,能让绘画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富有想法的幼儿轻松地将自己所思所想表现出来。

2. 辅助材料作沙画修饰。辅助材料作沙画修饰是指在沙画活动中,幼儿先用沙子进行绘画,再根据作品所需,选择相应的辅助材料对沙画作品进行组合修饰,从而使作品更生动、丰富,更有创意。

(1)巧制沙材游戏。所谓沙材游戏是指利用辅助材料与沙子组合,制作成一个新的游戏道具。如在“盒子世界”活动中,幼儿拿起盒子欣赏沙与胶水融合后流成的线条,一会儿说像是蜘蛛网,一会儿说像是迷宫。又如在“我们的迷宫游戏”创作中,两个幼儿先利用水浆流出的线条,将沙子撒在水浆,形成一幅流线的沙画,然后进行迷宫设计,还利用雪花片作为迷宫道路的隔断,完成后两人便玩起了迷宫游戏。

(2)巧饰沙画画面。巧饰沙画画面是指在沙画创作中,当幼儿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沙画原型后,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辅助材料对造型与沙子重组装饰。如“百变手型”的沙画活动中,幼儿发现原来沙画不止可以用工具进行绘画,还可以用手的各个部位在沙画台上拓印。然后幼儿对沙画台上形成的空白手型进行畅想,并用积木、羽毛等材料进行添加组合,形成了小鸟、树、孔雀等形态各异的沙画作品。

三、延思·延材:辅助材料拓展幼儿的表现思路

(一)延思:延伸材料表现的深度

在沙画活动中,幼儿能够运用各种辅助性的材料塑造沙子的创意造型,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师也能观察到不同的幼儿在同一种材料运用中的不同思考。评价时,教师可以延展材料表现的广度,引发幼儿思考材料的多用性,思考该材料是否可运用到其他的创作中。

如上图所示,幼儿能用橡皮泥罐子进行多种形式的沙画创作,且罐子在每个创作中的用途、用法皆不相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从材料表现的广度引导幼儿一物多用,力争创作出更多创新、有趣的作品。

(二)延材:延展材料应用的宽度

沙画活动中的辅助材料是多元的。在评价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材料在作品中的巧妙构思基础上,思考该作品是否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如在“别让沙子溜出去”的沙画活动中,幼儿用一个鞋盒巧妙解决了胶水不受控制的问题,且在方法介绍后得到了其他幼儿的认同,说明这种方式是被大家所接受的。另一方面,当教师抛出其他材料是否可替代的话题后,幼儿能够提出多种材料、多种替代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延展了幼儿对辅助材料应用的思路。

猜你喜欢
辅助材料沙画沙子
贺春丽沙画作品
一粒沙子的历史
辅助材料定额精细化管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浅谈沙画在中国的现状
幼儿园球类游戏辅助材料的运用
一粒沙子
让适合幼儿的区域活动绽现光彩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