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理分析

2019-05-06 01:3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性疾病水疱病毒感染

王 娜

东莞东华医院病理科,广东省东莞市 523110

基金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一般项目(201510515000440)

种痘样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儿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与EBV(EB病毒)感染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痘样水疱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该病现已引起病理科、血液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的重视与关注[1-2]。当前临床对于该病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疾病耽误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引发诸多的不良结局。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1例2018年5月28日收治的种植样水痘样皮肤下T淋巴细胞增殖患者展开分析,作出如下汇报,旨在于为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岁,因“面部、躯干及四肢皮疹4年”于2018年5月28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面部开始出现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上覆小水疱,边界清晰,数天后破溃结痂,黑痂脱落后遗留色素减退凹陷性瘢痕,反复发作,逐渐扩展至躯干及四肢,暴露部位多见,伴轻微瘙痒,1年前皮疹突然增多,曾到泗安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给予中药治疗,3d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温度为39℃,现为进一步诊治,遂到我科门诊就诊,门诊拟“1.种植样水痘样皮肤下T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瘤?)”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可,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平素体健康,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体温(T):37.3℃,脉搏(P):117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4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自动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见专科检查;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无畸形,听力佳,无流脓,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鼻腔通畅,无流涕、出血、阻塞,鼻中隔无偏屈,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苍白,无发绀,无溃疡、疱疹等。神经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阴性。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大量红色丘疹上覆褐色痂皮,部分痂皮脱落后遗留色素减退凹陷性瘢痕。临床诊断:种植样水痘样皮肤样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疗计划:(1)皮肤科常规护理,Ⅱ级护理,普食。(2)入院后完善血尿便三大常规,免疫感染8项、生化检验、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10项、凝血4项、D-2聚体、呼吸道病原体、微量元素、抗EB病毒定量、正侧位胸片、肝胆脾胰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血管彩超、心脏彩超、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活检术等相关检查。(3)待检查结果返回后调整用药。骨髓穿刺活检提示无明显肿瘤侵犯表现,全身PET-CT检查示代谢增强不明显,考虑患儿白细胞低、血小板低、肝功能受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结合患儿感染EB病毒情况,予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辅以护肝,中药抗肿瘤等治疗,患者白细胞回升,肝功能好转。

1.2 实验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本经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 Vison法。所用即用型抗体CD20、CD3、CD4、CD5、CD8、CD20、CD56、TIA-1、GramB、 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每张切片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EB原位杂交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1.2.2 EBV原位杂交:切片脱蜡,经无水乙醇后空气干燥,加胃酶处理(37℃30 rain),梯度脱水;室温下空气干燥后加地高辛标记的EBV探针,加盖玻片37℃杂交16h,磷酸缓冲液(PBS)洗;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37℃孵育30min,PBS冲洗,苏木精复染。结果判断:阳性对照片应为阳性结果,阳性部位应与靶RNA所在的核部位一致。EBV原位杂交试剂盒购于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未见异常,EBV 阳性(1.47×103),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增高,总胆红素降低),血清铁蛋白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高, 尿蛋白(1+),乳酸脱氢酶升高。

2.2 临床观察及组织形态学HE检查 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大量红色丘疹,上覆褐色痂皮,部分痂皮脱落后遗留色素减退凹陷性瘢痕。右下肢皮肤上:皮肤组织一块,大小0.9cm×0.8cm×0.4cm,皮肤中央见一灰褐色突起,面积约0.3cm×0.2cm,灰褐色突起质硬,其余组织切面灰白色,质中。右下肢皮肤下: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cm×0.7cm×0.5cm,皮肤中央见一灰褐色区域,面积约0.4cm×0.3cm,切面灰白稍红色,质中。镜检:病变皮肤局部表皮及真皮浅层坏死,真皮浅部及深部血管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核形态稍多样,易见核碎片(如图1 A~C)。

图1镜检样片

注: A.HE 40倍,B.HE 100倍,C.HE,200倍,D.CD3, E.CD4, F.EB病毒原位杂交,G.CD8,H.CD56, I.Ki67。

2.3 免疫组化化学染色结果 浸润的淋巴细胞CD3(+)(图1D),CD4(+)(图1E),CD8少量(+)(图1G),CD56(部分+)(图1H),Ki67约40%(+)(见图1I),CD5(+),TIA-1(+),GramB(+)。

2.4 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 EBER(+) (图1 F)。

2.5 TCR基因重排检测 阴性(结果未显示)。

3 治疗

匹多莫德口服液(国药准字H20150635;生产企业:DOPPEL FARMACEUTICI S.R.L;规格:7ml×10支),7ml,口服,tid。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40628;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公司;规格:50mg×24s),100mg,口服,tid。五酯片(国药准字Z20025766;生产企业:广西方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0.31g×45片),0.62 g,口服,tid。

4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是否与T细胞增殖有关,尚无统一定论[3]。嗜血综合征是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病情往往较重,发展迅速,分布广泛,皮损形式多样化,躯干、四肢、颜面部位皮肤出现了丘疱疹、水疱、丘疹、水肿等症状,逐渐会发生结痂、破溃、坏死,即便是愈合之后,表皮也会留下凹陷的痘创样瘢痕,上述临床症状易反复发作,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和疼痛感,大多数患者均存在肝损害、血象改变、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等症状,预后普遍较差,生存率较低[4-6]。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理学特征为:表皮增生不典型,皮下以及真皮层脂肪被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上述细胞不规则、核深染,皮肤附属器、神经以及皮下小血管常常会被侵袭,发生脂膜炎样改变、血管炎[7]。临床有研究显示,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EBER(EB病毒早期RNA)、Ki-67、Granzyme B、TIA1、CD8、CD7、CD5、 CD3、CD2,部分病灶会表达CD56、CD43、CD30、CD45RO[8]。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认为临床应注意将该病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卟啉病:皮疹往往聚集在日光照射部位,一般日常照射之后会加重,皮疹部位毛较多,实验室检查:卟啉代谢产物异常,存在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2)种痘样水疱病。(3)皮疹与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十分相似,但聚集在日光暴露部位,与日光的照晒并无太大关联,大部分患者均可自愈。(4)淋巴瘤样丘疹病:多见于儿童,红色水肿性丘疹为典型的临床特征,皮损部位一般在1cm以下,存在中央出血性改变,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一般不累及皮下组织,会表达CD30、CD8阴性,CD4、CD3阳性,不存在EBV感染,患者预后良好。种痘

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对于单纯的种痘样水疱病患者,EB病毒感染十分明显,EB病毒阳性率高。

综上所述:种痘样水疱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应将实验室检查、EBER、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临床密切相结合,由于该病具有罕见性和特殊性,误诊和漏诊率极高,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患者预后普遍较差,化疗治疗效果一般,因此临床还需不断深入研究,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性疾病水疱病毒感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