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

2019-05-06 09:08黄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施工方法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黄杰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建设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道路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大大舒缓日益膨胀的交通压力,同样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进步。然而,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施工质量仍旧存在不少缺陷,这引起了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下降,造成了一定的交通隐患。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了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便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工程  施工方法  质量控制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已经作为评定一个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指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方法、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市政道路建设活动中,相关单位很难在事先对周围环境影响因素、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充分分析判断(施工地质条件、不可预料环境因素、城市规划政策等),这便对建设活动的完成质量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面貌、周围环境,同样能大大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

1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当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其主要可分为预算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三个主要方面。

1.1 设计缺陷

就设计阶段而言,其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设计单位提供的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图纸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设计图纸的工程设计为施工单位道路工程的现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果设计图纸存在着内部的尺寸标注不明、结构界面划分不清晰、设计速度不符合技术标准等问题,就会造成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道路工程设计还需要与当地政府的土地规划有关,并且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匹配。为此,设计院人员需要建立必要的设计方案,继而进行环境、技术方面的评估,减少设计图纸上出现的常见错误,避免道路工程设计缺陷的发生。

1.2 造价预算不合理

在造价预算阶段,也常会发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我国建设市场通常采取招标模式进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选择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招投标阶段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少建设施工企业通常采取降低报价的形式来获得项目更高的利益,这就会造成相关中标单位自身的施工预算偏低,在设备材料等方面支出的成本偏大,为此,中标单位需要对事先的造价预算进行严格分析,避免后续风险发生时成本失控,招投标阶段合理报价的提出有助于项目实施的顺利完成[1]。

1.3 施工现场缺陷

同样,施工阶段现场环境的缺陷也会导致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发生。相对于其余建设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可操作区域较为狭窄,且涉及到交通导流问题,对周围环境要求限制较高、施工工期较短、城市规划限制等,这些施工现场缺陷对道路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市政道路工程的道路设计宽度一般为20m左右,而道路规划路段的房屋建筑数量较多,为满足设计宽度就需要进行房屋拆迁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市规划上的困难;除此之外,现场自然环境缺陷,如施工塌方、路基沉降不均匀、土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在现场实际当中,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地层的土质、承载力等情况进行计算对比,并且需要根据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以便充分发挥流水化施工的技术要求,继而控制施工质量。同样,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责,在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规范化施工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主要前提,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监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进度、成本方面协调,对于道路工程设计关键部位的施工,则要加强对于隐蔽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避免返修返工等现象的发生[2]。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

上述主要分析了当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这里就相关施工方法、质量优化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理论依据。

2.1 测量质量控制

就测量控制而言,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实施中经常会遇见管线布置复杂情况,如燃气、排水、电力管线,为此,测量工作的开展就显得极其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对地下管线布置情况进行精密测量,以此避免路基施工过程中土体扰动对周围管线造成一定的破坏,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测量报告进行逐级审核签字,尽量避免对重要关系按部位进行道路施工。

2.2 原材料质量

对于原材料控制而言,其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支撑基础,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当前建设市场上的道路建设材料多种多样,如不同级别的混凝土、沥青砼等,施工单位采购部门主要针对材料的性能质量、价格两方面确定主要生產商,其中,材料的质量往往是首要地位,其次考虑材料的价格,在原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人员需要对材料的外观尺寸、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并且对材料的实验报告单、生产合格证、产品鉴定报告等进行查看。并且,原材料的保存需要避免材料受到环境影响而丧失使用功能,一般材料保存要注意防水防潮、避免与危险腐蚀性材料接触、注意防火措施[3]。

2.3 路基施工质量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路基施工占据了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工程量,路基作为承担道路行车荷载的主要结构,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当前的路基主要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两种,在进行路基填土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取施工摊铺设备、碾压设备,并且根据试验确定路基碾压的含水量、摊铺的层厚,继而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同样,对于施工环境较差的道路工程,则需要对一些荒土进行必要的地表清理工作,继而进行压实整平,对于一些污染性质程度高的土质,则要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适当提高土质承载力,如清除地表的杂草、垃圾,对地表进行翻晒处理,降低地表的含水量。倘若施工中存在地表软性土质较多、地下空隙很大,则需要进行地表土层的换填、压实处理,以此避免后续的路基沉降不均匀情况的发生;对于路基填筑而言,其填筑的厚度需要进行必要控制,根据相关技术规范,一般路基采取分层分段填筑,厚度一般为100~200mm,填筑后采取压式设备进行压实,设备要先轻后重,由低到高碾压,达到技术规准要求的平整度。

2.4 路面施工质量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35MPa;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腐蚀性,在材料的混合上,要注意水泥的用量一般不小于300kg。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按材料种类、最大粒径、掺用外加剂等来确定。

3  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建设道路工程需要根据诸多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如城市规划、地下管线分布、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等。其中,相关参与单位需要加强项目概预算阶段、设计阶段的图纸供应,施工单位则要加强测量工作的开展,改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采购应用保管意识,这样才能确保道路建设高质量的顺利完成,最终促进城建建设的高速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勇,李吉,张正阳.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难点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17).

[2] 张彤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566(5):115-116.

[3] 谢晓刚.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A].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

猜你喜欢
施工方法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