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模型的构建

2019-05-06 09:08周文娟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36期

周文娟

摘   要:就我国现状而言,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与水平整体弱于大型企业。降低财务风险,首先要做到对不确定风险的把控,以及对事后进行风险的分析探讨,然后进行统一反馈,进而建立出一套真正适合公司发展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同时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的模型,找出一套真正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适合企业自身壮大的优化模型和财务系统。

关键词:财务管理系统  预警化系统  模型化建立  预警单元

很多文献显示我国近半数中小企业都无法支撑到第五年。有的企业是因为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致使公司所有者迫于企业的生存压力,选择公司倒闭。有的是因为公司管理层对在企业建立之初,过分追逐公司市场的扩大,对企业的财务调研报告不重视或被忽视,导致短期债务的偿还出现问题,因此而引发破产风险。

中小企业本身在整体实力上就比较弱,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抗打击能力,都要弱于大型的企业公司的该能力,因此,在企业建立之初,公司管理层就应针对各种风险因素的产生根源,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通过风险防范系统的规范,以便于及时发现运行过程当中遇到的风险。通过进行对企业的风险分析,这样便可以对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风险做出预警,以此来保障企业能够及时规避风险,使企业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取得较为理想的利润。针对于小型的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有投资风险、资金流风险。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财务规范指标体系。

1  建立中小企业财务系统和系统模块机制

第一点,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管理模式。财务系统中的风险预警信息,其主要功能是及时为公司领导层与决策者的管理提供预警信息,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对风险竞技进行分析,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应对策略。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营,都需要信息监测的支持,通过建立出的系统监管机制,对财务风险信息进行统一整合。之后将各项收集到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化。主要类别为三类:首先是财务信息,其次是非财务信息,第三是市场运营信息。财务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优化提取,使得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反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第二点,建立风险分析模块。在该模块中,将对所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分类与评估优化。利用系统的规范机制,分析出一系列紧急的信息、有用的信息、非紧急的信息,以及无用的信息。这样便使得企业在运行运营当中得到更大的改善提高。

第三点则是建立出一套机制模块。财务风险在发生之前,财务机制就需要把风险控制在摇篮之中,提示风险发生可能,及时作出风险预警,或开启提示模式。而企业根据风险预警的提示,再结合经营现状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合。根据预警类别,分析出该风险的对应类别是属于无风险、一般性风险、较大风险还是重大风险,然后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预警信号设置。这样便可以对风险分类化。例如严重的风险直接将会在电脑上进行跳跃显示,出现黄色的大感叹号;重要的风险进行红色标注;如果是风险不严重的情况,就可以是温馨提示。这套系统机制的建立,对企业管理层具有警醒作用,一旦出现黄色感叹号,那么企业管理层就应及时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进行反思,第一时间查找问题,深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及时寻找解决对策,制定解决方案;当出现红色字体的提醒时,企业就需要相应的进行重视,采取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而温馨提示则可以帮助小企业防患于未然。

2  对中小企业财务系统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设置

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的指标来选取规划。总的来说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财务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而且在各项财务指标之间,还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风险预警系统的财务指标选择,必须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并确保关键性的财务指标不会遗漏,这样才能够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为此,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考虑指标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使整个指标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反应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2)可操作性原则。财务的各项指标的设计,都需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同时要实现数据的处理更加地简洁化、明了化,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更加地清晰化。最好要从企业公开披露的各项统计信息当中进行筛选。通过一步步分析,得出企业的财务系统关键问题在哪里,为管理者制定解决策略提供指导。

(3)预测性原则。预警系统的设计,应对财务风险因素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财务指标的选择,首先应考虑该指标对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的预测能力与预防能力,这样一旦企业的经济运营出现财务指标不达标的情况,设计的预警系统就需要起到发出指导的作用,以便提示管理者进行规范管理企业财务。

(4)科学性原则。构建财务风险系统的各项风险指标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各项风险的产生原因,然后再根据不同原因类型,来对各项指标进行设计,务必做到每一个指标的设计都准确,以最大程度确保风险系统的建立,能够全面、充分且科学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5)可对比性原则。不同企业,其经营范围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经营的各项生存环境不尽相同,对财务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利润分配方案都不尽相同。所以就要需要系统进行差异化处理,对比化处理。尽可能多的选择对相应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并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对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對比,使得对比结果更有意义。

3  对企业财务系统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1)能力分析。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凸显公司的财务问题。例如账务的提升,成本利用的资金流扩增,存货的金额占总金额比例大升,以及资产负债率上升等等相关的异常现象出现,都属于企业资金流财务风险。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风险预测系统进行相应的预警和处理,但是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运营特点,还有运营能力、流动性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未来发展能力等,综合性地对比进行决策和处理。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一般情况下,流动性能力、盈利能力都是需要尤其关注的;在上升期,就需要特别关注企业的流动性能力和偿债能力;在成熟期间和衰退期间都需要更加的关注未来发展能力。

(2)熵值分析。熵值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量。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其熵值就越小,不确定性也就越小。反之则不确定性越大。所以说熵值越大就可以计算判断财务系统的是否达标。通过判断离散程度,来确定其财务指标的影响力。

熵值法的步骤:首先,选取指标,就是结合每个企业的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数值对比。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数据化处理,模式化处理。其次,则是计算出每一个企业数据在相应的指标当中的比重比例,计算出相应的熵值。从而得到相应的指标性的差异化数据。当熵值差异变得非常大的时候,则对于方案的评估左右的能力就越大,反而熵值就越小。最终得到权值。算出各个企业指标的综合性分数。

4  结语

每一个企业的财务相关风险不仅需要在风险产生之后进行及时的反馈处理,为管理者提供优化解决方案,也需要在产生之前进行风险预估防范。若每一个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管理目标,选择适当的企业财务管控机制,建立出自身的财务多方管控系统体系,则能够有效规避企业财务的风险和资金流断裂的各项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的损失,使企业的运营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利润,由此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勇,王建宁,相瑞.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及其应用研究[J].金融纵横,2018(12):9-14.

[2] 王丽茹.当前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8(23):122-123.

[3] 白燕华.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