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历史底蕴 谱时代新篇

2019-05-07 09:06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盐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制盐中盐盐业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国盐业生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西周始,民间就可以海水煮盐。延至明嘉靖年间(1522年-1556年)部分地区由煎熬改为滩晒,以迄于今。生产方式虽然有所改进,产量也略有增加,但历代封建王朝和旧中国时期均只重盐税、轻生产,致生产方式落后、盐田结构凌乱、规模狭小、设备简陋、工具原始、操作笨重、盐民劳动负荷沉重、生产效率低、盐质次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彻底改变盐行业落后面貌,一方面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一方面以科技进步来促进盐业生产之迅速发展。中央轻工业部和盐务总局决定以塘沽为基地,开展盐业科学研究工作。1955年3月16日,轻工业部盐务总局制盐工业试验研究室(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在塘沽区烟台道11号正式成立。

1958年小新滩试验场

1964年科研队伍

1957年建设的实验楼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活碴盐与死碴盐收盐机组

滩晒饱和卤直接进罐制盐

建院以来,科研工作坚持为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开始研究海盐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加速蒸发问题;到1964年,在海盐生产上逐渐形成的“深、新、长”取代了长期沿用的“老、浅、短”的晒盐工艺;1960年开始研究海盐生产机械设备问题,1966年试制出第一台自行式小型联合收盐机,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为了开发我国湖盐资源,1960年开始,对察尔汗、大柴旦、柯柯、吉兰泰盐湖进行盐田建造及构造、卤水蒸发、除硫酸钙、洗涤加工等课题研究,试验获得成功。

1978年3月,时任制盐研究所所长刘凤池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代表研究院领取了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集体”奖状,与6000名代表一起聆听了邓小平重要讲话,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研究机构和知识分子指明了方向。同年6月制盐研究所收归轻工业部,更名为轻工业部制盐工业科学研究所,从此制盐研究所迎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春天。

改革开放前十年是制盐研究所焕发青春、展现朝气的十年。一是制盐研究所的科研基础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81年开始建设占地180公顷中试试验场,1983年建成面积3170平方米综合实验楼,1989年建成面积2559平方米生物实验楼,二是制盐研究所科研实力开始显现,多项在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三是开创研究新领域,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1986年,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援助项目“盐田卤水生物技术的研究”资助下,制盐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创盐田生物领域研究。

UNDP专家柳文、郑兰娜来院讲学

以色列盐藻专家Amoze来院讲学

盐藻胡罗卜素系列产品

中国-西班牙加碘盐合作项目在人民大会堂签字

试验场

上世纪90年代初到二21世纪初的二十年间是制盐研究所大发展和大变革的二十年。期间不仅是从部属事业性质的研究机构“轻工业部制盐工业科学研究所”到企业性质的“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的转变,更深刻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研体制改革,制盐研究院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从过去等米下锅,到找米做饭。面对经营压力,制盐研究院不断探索创收之路,从西班牙引进粉洗盐项目、与日本公司成立天津中盐海洋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海水晶产品、与比利时英伟集团共同成立天津英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发卤虫卵产品等相继成为制盐研究院的产业化亮点。

宁夏金昱元10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

榆林佳县120万吨真空盐项目

中盐龙祥60万吨MVR制盐项目

中盐云宏5万吨药用盐项目

中盐榆林120万吨真空盐项目

由原机械研究室、化工研究室、海盐研究室、机加工车间等重组为盐化研究所,以工程设计为主导,通过积极承揽国内外设计项目,先后完成国内设计项目34项,国外设计项目8项,工程设计收入成为制盐研究院主营收入。制监研究院设计的《榆能集团佳县盐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为国内单套多效最大生产能力的真空盐生产装置技术服务项目;设计的《河北中盐龙祥盐化有限公司引进消化吸收6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为国内单套最大的MVR制盐装置技术服务项目;设计的《中盐云虹湖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为国内首套和单套MVR产能最大的医用盐装置技术服务项目;设计的《宁夏金昱元化工公司100万吨/年真空盐及7万吨硝项目》为国内最大的盐硝联产装置技术服务项目;自行设计的第一套大型五效真空蒸发石膏晶种法制盐装置应用于中盐榆林公司,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创收基础上制盐研究院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立院之本--科技创新,期间先后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七五”至“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76项,在新产品开发及卤虫、轮虫等相关生物饵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科技成果31项。

标准化和食盐质量检测工作进一步加强,2006年建立国家级盐产品检测中心,制盐研究院成为盐产品标准制定者和行业权威检测机构,先后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27项,主持修订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参与修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盐业与化工》从1993年第六期开始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1994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1993年、1996年、2004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成为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从2009年至今的十年是中盐研究院转型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里,制监研究院成立了健康食品研究所,重组盐化工程研究设计所、海洋生物研究所,从机构和人员上实现中盐集团对中盐研究院的定位,保障中盐研究院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科研管理方面,为了更好地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先后出台与研发目标、管理、考核以及激励相关的制度和办法83个。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十年制盐研究院完成科技项目64项,成为中盐集团科技创新主力军,承担中盐集团项目46项,其中重大和重点项目24项,体现了中盐研究院的自身定位和在中盐集团的价值。近十年制盐研究院获得专利授权47项,是上世纪80年代授权专利总数的近4倍。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吨盐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盐品研发方面,开发新盐品总计42个;在盐田生物研究方面,攻克大面积养殖盐藻技术,盐藻胡萝卜素含量达9mg/L以上,有效地降低盐藻养殖成本。在行业检测方面,先后完成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5项,行业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盐业与化工》改名为《盐科学与化工》,杂志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成为“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重点推介期刊。

1998年10月应邀到埃及EMISAL公司考察

李耀强董事长拜会塞内加尔萨勒总统

与到访的印度尼西亚盐业代表团交流

埃及一期总包与二期盐化交钥匙项目

孟加拉ACI真空盐总包项目

老挝氯化钾光卤石设计项目

2013年,制盐研究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靠自身的盐化研发、设计能力,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完成《埃及EMISAL公司3.5万吨/年真空盐和2.1万吨/年七水硫酸镁联产盐化工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输出总包工程项目》;完成《孟加拉MOLLA公司5万吨/年真空盐技术与装备输出总包工程项目》;完成《老挝万象浮选废液处理5万吨/年氯化钾工程设计》;正在实施《塞内加尔20吨/小时粉洗盐及36万吨/年日晒盐(一期)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中国制盐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持了他们的发展。

新的办公环境

历经六十多年发展,中盐研究院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盐业技术研发中心,天津市科委认定的“天津市盐化技术工程中心”“天津盐化工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国家认监委认定的“国家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批准的“全国盐业科技信息中心”。

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在盐业改革的大潮下,中盐研究院按照中盐集团“创新、变革、竞争、共赢”的战略方针,秉持“科学、严谨、开拓、创新”提出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盐业研发机构和国内最有权威的专业检测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在科技创新方面为盐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制盐中盐盐业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真空制盐两碱净化过程成垢离子的脱除及控制
苏盐井神一分公司节能增效制盐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在水一方
心中的党旗
五彩山谷
雪花
考古所见制盐遗址与遗物的特征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重庆中井坝明清盐业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