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Res RAW格式带来的新4K体验

2019-05-08 12:12张艺缤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转码调色达芬奇

张艺缤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2018年4月,一种新的编码格式进入了我们的眼帘——ProRes RAW 格式。这是一种打破传统和新潮之间壁垒的格式,正如在ProRes RAW 白皮书上介绍的那样,它既具备ProRes 的灵便,又保证了Raw 格式的质量。所以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影视技术行业各方的关注,而我们团队也趁着新的拍摄任务,在景德镇开启了一次全新的4K 创作体验。

一、拍摄之新

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选择的是松下EVA-1摄影机+Atomos Shogun Inferno 将军烈焰监视器的模式。因为现阶段还无法实现摄影机机内直接录制ProRes RAW 格式,所以我们选择将摄影机的RAW 数据通过SDI 接出到Shogun Inferno 监视器然后监视器内录ProRes RAW 的形式进行制作。这一款监视器的出品方Atomos 是第一批获得ProRes RAW 授权的厂商之一,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应用市场,它可以获得4K 以上的显示级别以及实时录制功能,并且能够载入不同RAW 数据的LUT 文件,实现在现场监看时的色彩转换。这一神器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见图1)

在使用Shogun Inferno 进行采集时,使用的存储设备仅需要采用现在常用的PC 用固态硬盘(SSD)即可。这在保证了拍摄存储速率的同时也为后期转存拷贝素材提供了便利,SSD 平均6Gb/s 的读写速度远远超过了常用的SD 卡或CF 卡的150Mb/s 读写速度,这也大大减少了DI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二、DI 之新

在每天的拍摄任务结束后,我们在晚上便会开始数据的整理和存储任务。在以往这是个需要单独指派人来做的工作,因为一天的拍摄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数据量,在片场有可能就会看到DI 工作人员在不停的拷贝素材和清理存储设备,甚至很少有时间来整理和备份。需要等到了晚上再进行整理标注和备份。这个工作往往会极其考验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和体力,要想在现场完成查看素材或初剪,则需要更多的人手或时间,这会变成一个冗长的过程。并且在拍摄结束后,DI 的工作还包括转码生成适合于剪辑的代理版本,以及确认剪辑视效后的回批套底工作。这个过程贯穿了整个中后期制作过程。在使用ProRes RAW 格式进行拍摄后,DI 的工作变得十分简约,我们在现场使用了一台MAC 和Thunder 3 连接线进行备份,1天拍摄的素材量基本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备份。在存储完成后即可通过Final cut pro X 进行初剪和回放。因为流程被大大简化,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并没有单独设立DI 部门,每天的备份工作都是摄影组在拍摄完成后直接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摄影指导和我们也可以回顾拍摄内容进行总结,十分省时省力。

同时新格式和SSD 存储搭配,为整个DI 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一部90分钟的数字电影,如果考虑到成片比为4:1 的情景下,采用550Mb/s 的RAW 格式拍摄,初始素材量为11.32Tb,而使用ProRes RAW HQ 格式的话,相同时长片比得到的素材量最大仅为6.7Tb 左右。而在后期的过程中,11.32Tb 的素材还要转码为ProRes 422HQ 另存为4.5Tb 进行剪辑和视效制作。ProRes RAW 格式则不需要进一步转码,所以单从数据存储方面来说,新的格式将减少接近10Tb 的数据。再加上转码所需要的时间、劳动成本,新格式带来的是后期流程全方位的成本下降。

图1 Shogun Inferno 监视器工作实景

图2 Final cut Pro X 的Log 转化开关和Lut 选择

三、剪辑之新

进行了一周的拍摄后,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拍摄的任务,总共获取了160 分钟左右的素材,总大小为2.06Tb,大约估算数据速率为225Mb/s,与ProRes 422HQ数据量相当,这对于RAW 格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素材量。而进入剪辑过程后,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在初剪时完成的素材管理工作,在Final Cut Pro X 中进行剪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ProRes RAW 编码的版权问题还并没有完全授权给全部软件,所以现阶段处理ProRes RAW 素材最合适的软件还是Final Cut Pro X。而且由于Final Cut Pro X 对于ProRes 编码有针对性的优化,所以整个剪辑过程对硬件的要求非常之低,甚至可以在Mac Book Pro笔记本电脑上进行流畅的处理。事实上我们在现场进行初剪的时候使用的也是一台13 版的Mac Book Pro 直接剪辑ProRes RAW 素材,它的工作效率完全可以满足流畅的剪辑工作。

还有一点是在现在ProRes RAW 支持的拍摄设备中,都有相应的色彩对照Lut在Final Cut Pro 软件里,在剪辑时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选择是否转化为Log 以及进一步加上Lut 变为Rec.709 的色彩模式。这使得剪辑师不需要再进行优化、生成代理或者其他步骤,也不需要面对着全是灰色的画面进行剪辑。优化了剪辑师的工作流程和对象,提高用户体验也就意味着剪辑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素材处理的环节中。(见图2)

我们拍摄使用的松下EVA-1 摄影机,所以在后期时选用的都是Panasonic 对应的V-Log 转化工具和Lut,套用前后的画面也都展现了高质量的视觉效果。

四、调色流程问题

新格式带来的数据量小和剪辑高效的优点在中期和后期的剪辑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但是在剪辑完成后,现有的一些弊病也展现了出来。我们进行后续的视效和调色工作时,由于Final Cut Pro 在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特别强大,所以在现阶段的流程中我们只能在其他软件进行补充和处理,视效流程还相对简单,将需要制作效果的镜头单独转化为ProRes 4444XQ 素材导出后再使用视效软件进行包装即可。问题出在调色的过程,因为视频的格式无法直接读取,所以现在使用达芬奇调色时没有办法直接导入ProRes RAW 素材,所以常用的导出XML 直接进行回批素材的工作模式不再有效。现在的两种解决思路分别为:

1.导出XML 文件,然后将所有使用过的素材批量转码为ProRes 4444XQ 导出,在达芬奇中导入XML,然后再链接转码素材,进行颜色校正工作。

2.将剪辑完成的视频完整导出为ProRes 4444XQ 文件,然后将导出视频导入到达芬奇,使用达芬奇的场景剪切探测工具进行镜头分离,在达芬奇的时间线中恢复Final Cut Pro X 的剪辑时间线,然后进行调色工作。

当然,如果我们最终需要的颜色模式只是一些颜色校正而不是二级调色过程的话,这一步也可以在Final Cut Pro X 进行,它同样拥有全部的一级校色控件,如果在Final Cut Pro X 中解决大部分的颜色校正工作,少数的镜头再单独调整的话,这一步的工作量也将大大减少。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问题必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这不是由于技术原因产生的问题,而是商业竞争的结果。一旦合作完成权限开放,这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五、小结

现在国家已经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意味着在近几年中将会有大量的4K 平台涌现。这对于所有拥有生产4K 内容的出品方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在丰富产出内容的同时,如何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流程优化到最好,成为了下一代影视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需求。这样在传统的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行标准的现实情况下,采用新的格式、新的流程是要比在现有套路上修修补补更有效率,更加明确需求的做法。ProRes RAW 格式的使用测试只是这片大潮中的冰山一角,我们需要更多的变化和创新来适应新的挑战,打好技术储备的基础,才能奠定艺术创作的爆发。

猜你喜欢
转码调色达芬奇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天津台新闻云系统外来视频文件转码方案
视频转码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研究
两位画家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视频转码软件的需求和框架分析
达芬奇想飞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