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2019-05-08 03:36谈文洁
职业·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实施优势

谈文洁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为例,就如何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课前储备知识、课中仿真结合实践、课后拓展延伸的实施中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电子课程 实施 优势

隨着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不断加速,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电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可分为理论和实训两部分,以往的教学采用“2+2”模式,即先进行2学时的理论讲授,再紧跟着2学时的实验实践。而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觉得理论内容抽象枯燥、难懂,对理论课不感兴趣,以致学生到实验实训课时经常会无从下手。另外要保证实验实训的有效开展,则需要学校提供完善的电子实训场地和实训项目,而实训项目越多,在耗材方面所需的成本投入也就更大,这成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课程能有效开展的瓶颈。

目前的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学能力不强,厌烦传统的讲授教学,却喜欢玩手机,喜欢动画、视频等现代教学信息技术,即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较强。中职学校大部分的教室和实训室具备多媒体设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教学场所,根据中职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点,信息化教学模式适合应用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

二、信息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实施

笔者尝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任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前知识储备、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

1.课前科学地设计电子闯关任务书,完成相关知识的储备

教师提前一周将项目学习包(微课视频、电子闯关任务书、PPT等文档资料)上传到班级QQ群。要求学生6个人一组,教师指定组长并对其进行培训。各组学生登录班级QQ群下载任务书,按照任务书中的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包资料进行自学,可通过班级QQ群、微信与老师同学交流,及时解决疑问,完成“闯关”任务书的电子档,并通过网络上交至班级QQ群,老师通过班级QQ群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并进行答疑。课前知识的准备来源于任务书导学、练练看、原理迷宫等形式。如电子闯关任务书中设计了3个任务:一是列举放大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元件作用练练看,三是原理迷宫走一走。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2.课中仿真实验结合实践操作,完成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任务来组织教学,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来,教师寻找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

(1)通过展示交流、在线检测来内化知识。首先,教师展示学生们课前搜集闯关任务一的典型实例,了解放大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小组代表展示闯关三“原理迷宫走一走”,并提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如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通过对各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来引出课题。其次,学生观看微课,将合作互学和教师讲解关键环节相结合,化难为易,形象直观地展示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指导学生打开测评软件,进行独立测评并提交个人成绩,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前储备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仿真实验来提高实训准确性。学生一人一机进行仿真实验,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从元件库中选择元器件,并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把测量数据填入表格;第二步,将原理图转化成接线图,完成后在任务书中绘制布局图;第三步,分别用万用表、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排除故障。通过仿真软件及时纠错可使学生迅速掌握实训步骤,为快速正确地完成实训任务做好准备。同时仿真实验形象直观,还可增强学生对元器件的判别能力和使用万用表的熟练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制作电路,教师先播放一段操作不当的视频,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并总结出正确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通过视频的播放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关注力和表达总结能力。接着,再播放规范的电路装接视频,再次明确电路制作步骤、工艺要求,并强调用电安全和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标准规范学生的操作。学生代表展示设计好的布局图和接线,教师点评,每组学生根据点评过的布局图在多功能板上安装、焊接电路,组内成员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制作。教师在学生焊接的过程中巡回播放优秀作品的视频,学生在焊接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可通过观看视频来解决,这就为学生完成多功能板的焊接降低了难度,从而提高电路安装的成功率。

其次,调试检修,学生制作好电路后,通过学生自查、组间互查,完成调试检修。调试成功的前五名学生作为小老师,协助教师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共同完成调试检修,这样可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个别化指导,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共同提高。

最后,测量分析,老师发放实验报告单,学生按要求完成三个测量任务,测量任务的设计按学生认知规律由简到难。如任务一为用万用表测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检验直流通路能否正常工作;任务二为用双踪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验证,深刻认识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和作用;任务三为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路的影响。老师播放微课,指导学生观察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原因,以及输出波形会产生截止失真或饱和失真,并将测量的数据写入报告单。通过微课助学,让知识更加形象化,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通过三方评价来检验教学成果。评价不仅能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还能检查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從而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对各个组完成的电路进行观摩、比较,通过对比找出各自电路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自评和互评。比如共射放大电路的自评和互评可从元器件的选配、安装工艺与焊接质量、电路调试、电路检测、安全文明操作来考虑。通过自评和互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励学生间互相学习。其次,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对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方面给予指正。最后是总结,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个别小组完成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找出正确和不足的地方,如电阻安装时应采取立式还是卧式,好的焊点应自然成圆锥状、导电良好,焊点出现拉尖易造成桥接等。从而引导学生归纳电路安装的正确操作步骤、布局接线、焊接工艺要领等知识点。这种总结方式会让学生记忆牢固、印象深刻。

3.课后巩固知识,拓展延伸新知识

课后教师将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并在班级QQ群中分享,可以让学生随时进行复习和更新,同时学生还可登录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一一在线测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检测及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教师通过上传声控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等内容至QQ群,提出新任务,让学生自学,思考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激励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加深学生对共射放大电路的理解。

三、信息化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化技术有微课、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在线测评软件等。在课堂教学前把关键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发布给学生预习。由于学生观看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学习,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反复地观看,再把观看时遇到的疑问在课堂上咨询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针对性地解答,这比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的知识(如电路的工作原理、元件的结构)通过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化繁为简、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仿真软件将做与练、讲与评有机结合,学习过程灵活并能体现人机互动,降低了实训的难度,提高了实训的准确性。在线测评软件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多数学生同时存在的问题能够集中讲解,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引导。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多种信息化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深度融合,能让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形象性和直观性,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实施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