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戏与古装戏的表演区别与舞台程式动作的表现

2019-05-08 03:42殷金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现戏曲

殷金龙

摘要: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程式”最初是戏曲舞台艺术表演上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戏曲最主要的表演特征之一,而程式化的动作又是诸多程式中最重要的一种肢体语言、舞台上表现的程式化动作大多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演员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离不开唱、念、做、表,然而程式化动作中的基本要素“形、神、劲、律”非常重要,它是戏曲艺术表现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熟的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戏曲动作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

关键词:戏曲;表演区别;舞台程式动作;表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101-01

近几年来,在江苏戏剧舞台上,呈现出不少非常经典的大型现代戏曲,能让观众看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好戏,比喻说江苏省淮剧团创作的现代淮剧《小镇》、《小城》,盐城市淮剧团原创的现代戏《半车老师》、《菜籽花开》、涟水县淮剧团创作的《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等一系列获得国家的大奖的剧目。这些节目、剧本构思新颖独特,有时代性,像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2017年创作的大型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一剧,弘扬了我国的一些农村基层小人物的光辉形象,村官的朴实形象被编剧、导演们与演员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把这些人物搬上舞台,专家爱看,观众喜欢。

就拿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2017年创作这部大型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来说吧,剧中有这段非常经典的唱段,这段唱配上舞台朴实而又简洁的动作,把整个剧的高潮转到了前点,剧中有一段核心唱段叫着:“当官就要能吃亏”,整个台词是这样的:陆二黑三十多年把亏吃,我明吃亏,暗吃亏,人吃亏,钱吃亏,这几句,我的形体动作是这样设计的:四个吃字开始向前迈步,而且唱得较轻松……吃成习惯,吃成自然,吃的上瘾,吃的舒适,当官就要能吃亏,莫计较个人得与失,这几句我,我身体站得很直,双手一前一后,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村官的光辉形象……“我吃亏出名才能不委屈,我吃亏村民才能有收入,我吃亏村民才能跟着走,我吃亏村民才有幸福日,吃亏才能出素质,吃亏才能出人格,吃亏才能出威信,吃亏才能腰杆直”……,这几句我唱得的很坚定,用有声有色的肢体语言,打动下面所有观众。看似吃亏我亏没吃,赢得民心是获得,有钱难买百姓赞,亏吃半寸赚一尺,我大半辈子把亏吃,好不容易才吃出个,不被人怨,不被人恨,不被人怒,不被人骂,坦坦然然,堂堂正正,快快活活的陆二黑……最后这几句经典唱腔配上本人在表演时的诚恳、无私、大爱、坚定等肢体动作,让观众拍手叫絕。

现代戏中的人物与古装戏中的人物刻画区别很大,我们演员都知道,古装戏中的人物表演程式在比较多,有些人物在这个剧当中的举手投足与某些相似的人物可以套用一点,但在现代戏中,人物的表演基本上只是一个角色一个造型,一个角色一个表演手法。每个角色有他的基本动作程式化。提到程式化的动作,我们不能不说至“程式”二字,程式最初是中国戏曲舞台艺术表演上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戏曲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之一,而程式化的动作又是诸多程式中最重要的一种肢体语言、舞台上表现的程式化动作大多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演员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演员为了增强舞台视觉效果及广大观众审美的需求,把普通生活中的千姿百态,通过浓缩提炼,整理创造,通过舞台艺术加工,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表演模式,这种表演模式就叫程式动作,演员运用程式化动作在舞台上表演人物、场景、地点,在表演过程中能让观众理解其表现的意思,并引起下面观众的相应反应,引起共鸣,从而达到舞台上的戏剧效果,现在这种程式动作已不仅仅在戏剧舞台运用了,包括话剧、哑剧、小品等一系列的表演形式都在运用

2017年3月我团创作了一部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我很荣幸地担任剧中的一号人物,一个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甘愿吃亏的农民村官形象,剧中通过打官司、卖婚房等一系列的剧情发展,把陆二黑这一个角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离不开唱念做表,然而程式化动作中的基本要素“形、神、劲、律”非常重要,它是戏曲艺术表现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熟的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戏曲动作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华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都是长期艺术实践得到的精辟与提炼。

1.“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用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舞台形象创造传达的媒介。

2.“神烈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舞台中塑造人体的运动方向,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3.“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的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戏曲表演中“脆”、“力”就会含在“劲”之中,其运行节奏往往是有规则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双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即要有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无一例外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唱尤是体态、角度、方位均己准备好,动作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就是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就是一切均己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用之“形己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钢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戏曲表演程式化动作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云手亮相”等,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怕勺“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运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即“逢冲心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亦正即反”的运动规律,这都是“韵”和“律咭艺美结合的表现,这在戏曲“走边”“走霸”“马趟”等程式化动作表演中屡见不鲜。这种戏曲特有的“反律”动作,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正是这些特殊的“程式动作“规律在舞台表演中构成了特殊的效果,使观众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从而让观众感受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表现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