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5-08 12:09马丽华谢家元普莉华李华
农家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业蔬菜现状

马丽华 谢家元 普莉华 李华

摘要:2016年以来,峨山县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突飞猛进,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兴县”的发展思路,全面分析总结了峨山县近三年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峨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2016年以来,峨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稳县、产业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的发展思路,结合新时期种植业结构、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农业生产要素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标任务是:从2016年开始,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通过多品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蔬菜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嶍峨”牌蔬菜绿色品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峨山县基本情况简介

峨山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面积1972平方公里,山区占96%,林地面积15.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9.1%,森林覆盖率为76.7%,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55.8%,灌木林地覆盖率为20.9%。总耕地面积18.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5亩。峨山县属于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期、立体气候突出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日照为2159.5小时,日照率为52%。≥10℃年有效积温为2618.9℃,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雨量925.8mm。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蔬菜、水果、花卉等粮、经作物为主的山区农业县。2016年以来,峨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稳县、产业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的发展思路,结合新时期种植业结构、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农业生产要素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标任务是:从2016年开始,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通过多品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蔬菜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嶍峨”牌蔬菜绿色品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峨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蔬菜生产实现了匕跃式发展

据县统计报告和农业部门2018年测算分析,2016至2018三年峨山县共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1706hm2,比前三年增加8775hm2,增长1.68倍;实现总产61.87万t,比前三年增长1.71倍;实现农业产值17.82亿元,比前三年增加8.65亿元。其中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8800hm2,产量26.2万t,产值7.48亿元,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蔬菜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支撑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对蔬菜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关注,使得蔬菜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1)蔬菜技术支撑力得到较大提高。由于县委县政府对蔬菜种植制度创新技术研究和生产环节扶持、整合了大量资金,加大了各品种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大大提高了蔬菜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全县农业科研部门反复试验研究,因地制宜提出了白菜、番茄、花菜、鲜食玉米、马铃薯等丰产栽培技术和有效的配方施肥技术,探索完善并集成了适宜本县生态条件的《峨山县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制作成小册子指导到户,有效提高了菜农的科学种植水平和农产品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了示范区蔬菜的单产水平。

(2)蔬菜产业体系建设辐射带动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三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蔬菜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投入,实现了单产、品质、效益明显提高和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的总体目标,三年来全县完成786hm2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2.6t/hm2,比非示范区增产15.6t/hm2,示范区总训诚少向农田施入农药2358t,减少施用化肥1179t,大幅度降低了农田污染,实现增收节支424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3.蔬菜种植呈现区域化、规模化的布局特征

经过多年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县蔬菜种植已呈现出区域化布局的特征,海拔1500米以下为茄果类种植区域,以化念、塔甸亚尼、岔河、富良棚、大龙潭的低热河谷地带为主;海拔1500米至1800米为叶菜类蔬菜种植区域,以双江、小街、甸中的温带区域为主;海拔1800米以上以塔甸大西、富良棚、大龙潭上片、甸中上片为主的冷凉山区,以夏秋蔬菜为主,主要种植夏季花椰菜、秋后豆类等。种植面积达4558hm2,占全县8148hm2的56%,为合理区域化布局提供了借鉴。

三、峨山县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三年来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和總产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从省内外蔬菜销售现状结合全县蔬菜单产潜力种植比较效益以及产业链中生产、收购和加工销售者的经营期望对比分析,全县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1.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

全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8148hm2,三年来投入资金745万元,主要用于设施建设、举办蔬菜核心示范区等,资金来源为农业部、省、市的项目配套整合资金。由于近年来大面积山区蔬菜的发展种植,蔬菜种植区域点多面广、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缺乏配套的小水窖,管网(喷、滴灌)等农业设施建设覆盖率极低,水利条件较差,成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提质提量的主要障碍因素。

2.蔬菜科技的支撑力还不能满足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全县蔬菜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山区,然而山区由于地形特点所限,绝大多数耕地面积狭小,高低不平,土壤酸、干、瘦、薄特征明显,气候条件恶劣,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基础设施薄弱,耕作制度研究滞后,各品种蔬菜播种时期、种植规格及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技术成熟度不高,导致蔬菜产量产值偏低。

(2)缺乏较全面的蔬菜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县种植业科技人员84人,果蔬、园艺专业毕业的只有12人,仅占14.3%,植保专业毕业1人,占1.2%,农学专业毕业71人,占84.5%。在种植业科技人员中,农学专业占的比重较大,园艺专业占的比重较小,加上多年来重点抓粮油生产的多,抓蔬菜生产的少,蔬菜栽培专业知识严重缺乏,从事蔬菜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少,急需更新种植业利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3)缺乏一套适宜本地的成熟的蔬菜各品种丰产栽培技术

蔬菜产业经过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种植品种呈现多样化,通过市场经济的引领,蔬菜种植品种在不断调整、优化,因此缺乏一套适宜本地的成熟的蔬菜各菜种丰产栽培技术来支撑当地蔬菜产业的科技种植需求。

3.优势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多年来蔬菜产品主要以鲜食产品为主,大部分是在省内销售,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2017年注册了“熠峨”农产品系列商标,但未能集成优化利用,未能利用品牌优势打人省外市场。

4.规模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引领

蔬菜产业发展涉及千家万户,山区主要以夏秋种植为主,因种植区域零星散落,难于形成规模化发展,加之没有龙头企业和種植大户引领,无法实现产业规模化和市场集约化发展。

5.菜农经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及市场风险能力弱。

大部分蔬菜产区产业结构单一,菜农小农意识强,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导致菜农容易在市场波动中受价格冲击而受伤。

四、峨山县发展蔬菜产业的条件

1.自然资源优势

峨山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面积1972平方公里,山区占96%,林地面积15.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9.1%,森林覆盖率为76.7%,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55.8%,灌木林地覆盖率为20.9%。总耕地面积18.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5亩。峨山县属于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期、立体气候突出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日照为2159.5小时,日照率为52%。≥10℃年有效积温为2618.9℃,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雨量925.8mm。冬春季节性干旱现象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热量充足,境内海拔从900米至1800米、立体气候明显,不同区域分别具有发展茄果类、叶菜类和山区冷凉蔬菜的优越气候条件。

2.区位优势

峨山县东连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南接红河州石屏县,西南毗连新平县,西北与楚雄州双柏县隔绿汁江相望,北连易门县和昆明市晋宁县。国道213线、玉元高速公路、易门一峨山一高仓二级公路线穿境而过,所辖两街道三镇三乡,村村通公路,便于农产品的运输。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峨山发展蔬菜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3.政策导向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玉溪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以来,峨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稳县、产业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的发展思路,结合新时期种植业结构、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农业生产要素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目标任务是:从2016年开始,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通过多品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蔬菜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嶍峨”蔬菜绿色食品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对策建议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念。

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小商品经济向市场化、高效化转变,单一种植业向种植、加工、旅游一体化转变,家庭生产向基地化转变的必然选择,峨山农业企业散、小、弱;高原特色农业总体上表现为“大资源”“小产业”“弱效益”,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资源依托、市场导向、产业开发、科技引领、环境友好和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带动、信息服务、参观学习、交流互动等途径(方式),宣传到位、技术培训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进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重点扶持合作社、专业户和示范户,用5~10年的时间使峨山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注重与国家产业发展相结合,整合中央、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多方筹措,改善蔬菜种植区域水利条件,采取开挖小水窖、修沟渠、架管引水、铺设喷滴灌等方法,千方百训保证蔬菜主产区的用水,提高蔬菜种植产量、产值和比较效益。

3.进一步强化蔬菜产业发展的田间技术支撑体系

(1)加快蔬菜各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的集成。蔬菜种植成本的居高不下,除单价的原因外,主要是蔬菜种植中亩劳动力成本支出占了整个亩产值的30%--50%以上,因此要提高蔬菜生产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户收入,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蔬菜各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继续加大对蔬菜产业体系建设和高产创建活动的扶持力度。近三年蔬菜产业体系建设活动有效提高了各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技术产出效率,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示范区农民得到了有效培训,近三年比非示范区平均增产15.6t/hm2,每公顷增收3300元。

(3)科技人员知识的更新和优化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专业知识和种植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蔬菜产业各品种种植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使得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迫在眉睫。只有科技人员的技术先行,才能抓好科技示范户的田间技术培训,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4)开展蔬菜各品种丰产栽培、生防技术研究及示范。为有效摸索蔬菜各品种的种植规律、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针对技术难关提出攻关课题,主要研究茄果类、叶菜类主栽品种的技术难题,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水平。

加强蔬菜产品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工作,提高和优化“嶍峨”蔬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三农通等渠道和方式,为蔬菜产品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蔬菜产业应用信息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的市场和加工支撑体系

为有效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开发及加工企业,建立蔬菜冷链仓储物流,解决蔬菜产品储藏难、交易难的问题,通过新鲜蔬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工业链,形成全产业链,提高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提高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为菜农增收致富保驾护航,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峨山县统计局.峨山县统计年鉴[J]2016.37.

[2]峨山县统计局.峨山县统计年鉴[J]2017.42.

[3]玉溪市农业局.中国蔬菜产业大会[J]2017.5.

猜你喜欢
产业蔬菜现状
蔬菜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