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之变: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再探

2019-05-09 00:50付莎莎
今传媒 2019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

摘要:各地都在进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尝试,然而,县级融媒体中心究竟该如何建设,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依旧模糊,各区域间差距较大,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201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向逐渐清晰,本文旨在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对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发展进行探索和分析,为媒体转型和融合提供思路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县级媒体;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4-0023-04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2018年迎來了政策上的关注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强调,打通继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要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然而,县级融媒体中心究竟该如何建设,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依旧模糊,各区域之间差距较大,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201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向逐渐清晰,面临的问题也愈发明显。毫无疑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提出,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地描绘。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问题

(一)资金来源匮乏

如何寻求盈利模式依旧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扶持、财政拨款和在相关政策和业务上的扶持。例如,江西分宜县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财政在保障融媒体中心财政经费的同时将融媒体软硬件建设及技术改造工程列为政府的重点投资项目,安排900万元资金予以支持。云南大关县2011年融媒体中心启动时,获得50万启动经费、50万设备费用以及每年40万运行费、160万的项目资金,共计300万经费。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都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且拥有许多政府项目的直接参与机会。

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使其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传播力、影响力的建设中。但随着县级融媒体的广泛铺开,全国各地融县级媒体数量庞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所需投入也十分庞大。仅仅依靠政府扶持,长期维持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县级融媒体中心自身不寻找获取收益的途径,难免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经过了初期铺开阶段,如何更好地赢得用户青睐,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成了重点和难点。

(二)内容形态较为单一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尽管发展迅速,但其形态主要是传统媒体依托新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输出活动,其具体内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呈现形态的多样化。数据显示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1756个县至少拥有一种新媒体平台并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占比高达93.90%。60%的县级媒体拥有三种及三种以上的新媒体平台类型,45.1%的县还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第三方平台开设了官方账号。这其中,县级微信平台建设情况最好,总计1637个县拥有微信公众平台,覆盖率为87.54%,县级客户端建设情况相对较差,仅有579个县拥有新闻客户端,覆盖率仅为30.96%。有24.08%的县实现了“两微一端一号”的县级融媒体全平台建设[1]。

显然,这样“换汤不换药”的内容生产发布一体化的模式,是当前许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通病。仅仅是形式上的“新”,并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反而会造成内容的重复,读者的审美疲劳等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中提出了对于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思路,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需要按照“媒体+”的理念,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互动性,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将媒体与政务、服务等业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开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业务。形成一个综合型、服务性的多功能媒体平台,以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形态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对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类型进行了大的分类,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包含媒体类服务、党建类服务、政务类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五种形态。媒体类服务作为融媒体中心的基础服务,是其开展其他各项服务的基础,也是其媒体属性的体现,其他四类服务是在媒体类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即我们上文所说的“媒体+”服务类型。按照这五种业务类型,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大多局限于媒体类服务上,其他业务的开发较少,发展空间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业务种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此形成完备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架构。

(三)总体架构不完善

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心应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适应移动互联网,特别是5G的发展,以敏捷的生产和业务弹性部署的能力,提供信息采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内容编辑和格式的配置,具有面向多渠道、多终端的发布能力;同时具有监管能力对接省级平台,形成专用网络。县级媒体作为舆论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地位逐渐突出,做好传播力下沉的同时,强调县级与省级的联系,形成专用网络。该网络区分于县级媒体对外的互联网业务,直接进行省级与县级的沟通、交流,以此保障信息的快速及时和真实可信。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系统由采集和汇聚、内容生产、综合服务、策划指挥、数据分析、内容审核、融合发布、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和监测监管等部分组成,这是总体架构中系统架构部分的组成内容。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多系统架构不完善,不完善的系统架构导致部分功能权责的混杂,工作内容的重复以及缺乏良好的监管调整机制,这是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出现的关键问题。

云南省大关县融媒体中心包括大关新闻、黄连河时讯、民生聚焦、大关手机报、大关党建、微电影、微大关、微乡镇、微部门、今日头条、法治大关、云南通大关县党政客户端、新浪微博、人民微博、腾讯微博15个内容,其特色在于“一个萝卜一个坑”,内容设置较充分和全面,几乎所有的平台大关融媒体中心都有尝试。大关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尽管整体上显示出其自身的特色,有不错的参考价值,但其在整个组织机构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这也就造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果评估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同时整个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把关机制,不能及时的进行评估和改进。系统布局上的不完善,使得其整体工作难以客观的进行考核,因此,完善整体架构,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改变的重点之一。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创新

(一)移动优先,實时监控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以移动端作为主要阵营进行广泛铺开。互联网快速发展,5G网络的步步趋近,移动端成为网民使用率超高的端口,媒体提供内容更为快速实时,且根据个人阅读习惯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此外,移动端媒体服务更为多样化,个人生活习惯和需要牢牢结合,形成个人综合服务平台具有针对性和敏捷性,更能增加用户使用时间和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牢牢抓住移动端,贴近用户的生活进行及时的内容推送和服务。

融媒体中心移动端优先强调的是给用户更沉浸的服务享受和参与感,在移动端的信息服务中更注重每个端口使用者的个性化。在这样的特点和要求之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特色需要更好的体现出来。例如提供针对本地用户的GPS服务,和定制化乡土服务等。当前大部分融媒体均设有大屏,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总览,但是,大屏花费较高,即使实时进行监控,也缺乏人员和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地修改和发布。这也使得融媒体中心最具特色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未能体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服务人群较小,定制化和特色化更容易实现,同时,实时性和互动性的要求也需更好地体现。实时性和互动性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落实,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之间以融媒体进行互动,融媒体的互动性特征愈发明显。融媒体中心的互动性和实时性是加强受众参与感,增强人际关系的重要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除开新闻传播的能力,更多的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依靠实时性和互动性而来的,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牢牢掌握的技巧,也是今后发展中促进群众凝聚力的关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因其自身地位的“接地气”,能更好地深入到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生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内容产品,结合好实时性和互动性,无疑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传播力,真正地做到“融”而不同。

(二)完善服务,保障安全

县级融媒体中心关键在“融”,融合的不仅仅是媒体自身业务,更是各种业务的大融合,在完善自身媒体服务的同时,衍生出各项新的服务类型,以此形成综合服务系统。在完善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内容的审核制度,审核不仅包括发布前的审核,发布后支持对已发布内容进行“一键撤稿”功能,有效的保障多级的稿件审核和完善制度,对于信息内容做到更精准有力的把控。通过融合发布,多端口进行内容服务,特别注意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喇叭”服务,落实到其他媒体难以渗透的基层进行宣传,同时大喇叭服务通基层党建宣传服务结合,形成以“应急+党建+宣传”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层融媒体宣传模式,保障融媒体中心功能落实到地。

除此之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这也是纳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2]的一条审核标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因自身的服务属性,涉及各方面内容的传播,同时专用网络和公开网络的双网并行,内容的特殊属性和个性化内容,需要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电子化时代,个人对于信息的掌握俨然也成为个人财富的一类,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损害,会因个性的身份背景造成大小不一的损害。县级融媒体中心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应同步规划和设计安全方案,建设安全设施,保障网络安全。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及时维护个人信息系统传输的安全信和保密信,在信息安全日益严峻的当下,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信息作为个人隐私的一种重视和保护。

(三)技术支撑,多层检验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技术作为支撑,基础设施、技术人才、定期维护资金等都是技术得以成立的基础。因为技术的保障,使得各项内容和服务得以融合发布和运行。多功能的信息采集,一体化的信息整合发布,和多渠道的信息传输功能,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处理都离不开技术作为支撑,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对技术设施进行创新和维护,引进技术人才都是县级融媒体中心保障技术的必修课。

技术是根本,必须保障整体运行机制中,技术环节不出错不落后。对于技术设施建设的技术用房和配套设备需全力建立,并及时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和系统进行检测,定时、定期进行系统测试,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前进行多次的技术测试,包含初验、试运行、终验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测验之后进行反馈和修改,保障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信息受损和服务搁置等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是核心环节,同时技术需要财政进行支持和补贴,更需要人才的引进,依靠新技术为平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技术需要更好地把控,着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前期财政可投入到基础建设中来,完善技术体系,保障后续工作的平稳进行。

三、结语

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各地均有一定的尝试,也取得较好成绩。《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了更为权威的考核和评估内容,不再是各县级媒体自我评估报告以及以收入作为评判标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框架有了更好地界定,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长远发展提出了参考方向。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要求和指引,分辨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误区,使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走向更为清晰的发展路径。明确已考核和监管促进的方法,根据各项指标完善考核机制,使得当前遍地开花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统一考核,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传播力“下沉”环节,需要更好地落地和接近用户群体,补全当前舆论宣传工作的“盲点”,更好地使得文化宣传和信息服务落实到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担负着重要的期望和责任,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指引下需要更好地落实和改善,其发展过程迅速,但问题也逐步显现,需要更好地调整,和稳步横向的发展,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自身的独特属性,使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立足县,链接省市,发散辐射,发挥其“最后一公里”建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权,付莎莎.传播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J].2018(11):24-27.

[2]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S].2019-01-15.

猜你喜欢
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
北京市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与重点方向
文化育人视野下对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统管新闻阵地 统战新闻媒体 统领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为县级传统媒体带来的改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