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及MRI诊断研究

2019-05-09 01:01李玉博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

李玉博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中CT及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83%(45/49)和85.71%(42/49),其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胃肠道外间质瘤;CT;MRI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239-02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多发于人体的胃肠道中,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这种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发率较低,但是预后非常差[1]。本研究主要分析CT以及MRI检查在腹部胃肠道外间质瘤中的表现以及诊断价值,其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49.52±5.1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部不适28例,腹部包块7例,血便6例,吞咽困难2例,无明显症状者6例。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Spirit公司生产的双层螺旋CT机。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2h,分次口服2%泛影葡胺或者温开水500~1000ml,正式检查时,引导患者采用仰卧的体位,先进行常规平扫然后在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海醇,剂量为100ml,速率为3.0ml/s,延迟时间分别为25、65、120s,层厚为5~8mm,螺距为1.8,其扫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MRI检查:采用SiemensSomatom Spirit公司生产的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进行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患者在接受检查前空腹5~8h。正式检查时,其扫描序列为:T2WI、T1WI+FS、T2WI+FSD、DWI。进行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喷酸葡胺,剂量<30ml,速度为2ml/s25~30s、65~70s后分别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

影像學资料分析方法:由2名副主任医师分别独立阅片,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患者的病变位置、大小、形态、MRI信号表现、CT密度表现、周围结构、增强、转移等。如果两名医师的意见存在分歧,进行讨论后获得一致结果,同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9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胃部38例,小肠7例,盲部3例,胃肠道外1例。肿瘤直径≤5cm14例,直径5~10cm24例,直径10~15cm6例,直径15~20cm的4例,直径>20cm的1例。根据Miettinen等恶性风险分级标准:高度危险20例,中度危险17例,低度危险9例,极低危险3例。

3 讨论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发病率没有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患者者大部分在50岁以上。其病灶可以分布在食道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其中胃部是最为常见的[2]。肿瘤长径<2cm的患者一般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大多是偶然查出的。明确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良恶性,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CT、MRI均在其良恶性的鉴别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行C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病灶的位置、生长方式以及内部情况,对其位移情况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对其与周边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通过CT多平面重建,可以较为精准的显示出患者的病灶位置及形态,准确的显示出胃粘膜面的小溃疡,对其进行增强扫描,通过应用相关的处理软件可以做血管成像,进而更为清晰的显示出肿瘤供血动脉。而MRI检查可以清楚的判定病灶的组织特征、周围结构关系、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等,通过应用多平面进而更为准确的定位病灶。值得注意的是,CT和MRI均在应用中均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综合采用在这两种检查方法。胃肠道外间质瘤最为突出的一个影像学特征是黏膜下软组织肿块,在CT以及MRI中其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形态不规则,边界较为清晰,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可有钙化、囊变、坏死以及出血等,同时还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临近组织侵犯等[4]。在应用CT以及MRI对肠道外间质瘤进行诊断时,需要与以下几种肿瘤进行鉴别:其一为平滑肌源性或者神经源性肿瘤,其CT影像与肠道外间质瘤极为相似,需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其二为胃肠道淋巴瘤,多发于小肠中,其肿瘤强化不如肠道外间质瘤明显,邻近常见肿大淋巴结。

在本次研究中,CT以及MRI的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由此可以证明,在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可以将CT和MRI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艺才, 叶丹枫, 黎骋, et al.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MRI表现及其误诊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8):1439-1443.

[2] 庄玉慧, 高克勇, 宋敏, et al. 探究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6):68-69.

[3] 陈义忠. CT与MRI在诊断直肠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3):112-114.

[4] 蔡伶伶, 杜光烨, 王博成, et al. 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分析[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6(5).